“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訓練出來的”,我想這句話用在任何一個成功人士的身上都適用。任何一份付出和努力只要堅持不懈,經過量的積累總有一天會達到質的飛躍。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IQ極高的人也沒有關系,只要你敢于找準一個方向堅持死磕10000個小時,你一定會在這個方面創造一個奇跡。
夢想不打折,堅持不放棄
我覺得人的性格分為兩種:一種是剛直的,就是所謂的“直腸子”,一種是柔軟的,就是所謂的“圓滑”。而我自己是前者,為什么這么定義自己呢?這個要從我求學的經歷說起。高中考大學時我的目標是東北大學計算機專業,恰巧當年非師范類專業開始收費了,迫于家庭條件的原因我只好放棄,最后轉向東北師范大學計算機與科學技術。然而正因為當年只有師范類專業不收費,那年的分數很高,最終我還是沒有去成。最后我選擇了省內的一所師范院校。
沒有進入如愿的大學是我的一大遺憾,但是人生總是有些殘缺,幸好還可以找個補丁補上,因為我聽說我們學校還有一個專業叫電子信息工程。為了繼續我的工科夢想,我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去蹭課,直到大三下學期,我比本專業的學生還上課守時,及時完成作業。經過兩年的學習,對于計算機軟件編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大四那年,懷著計算機程序員的夢想,我又報考了東北大學的計算機軟件專業研究生,結果英語沒過,我的研究生夢想就此打住,我打起行囊,回到了養育我十八年的小山村當起了人民教師。
其實當一名人民教師也沒有什么不好,可以深入實踐我在大學里學到的至理名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但是我在教書之余還會時時惦記自己最初的夢想,總覺得心有不甘,加上當時教師的工資經常拖欠,溫飽經常出現短缺,最后我毅然決定再次報考研究生。也許是壓力作怪,也許是夢想的推動,最終我以英語67分的成績考入了西北一所大學,選擇了無線通信專業,走上了天線設計之路。
對準天線,死磕超寬帶
如果說從小學到高中是老師教,那么大學是在老師的幫助下自主地學,研究生就是導師的只言片語的指點下的自學了。正如一句話說的那樣;教會不如學會、學會不如偷著學會。其間的心理活動及注意力是很不一樣的。記得當時,導師讓師兄們做一些天線,我在旁邊學習其計算、設計過程。時間長了我就發現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從而加快了自己做天線的這個過程。
我的導師很注重動手能力,他說:SCI論文好寫,但是一個好的天線設計、加工、測試、安裝流程是很多在讀期間的研究生不能一個人完成的。研二開學,導師給一個月的時間,讓我自己選方向、包括選課題,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天線。那時為了完成論文要求,一年中獨立設計一種微帶天線、一種螺旋天線、一種背射天線以及合作完成了一種夾角反射天線。由于在學校那個地方,這個專業與當地的通信部門合作的很好,在研三上學期,自己找了一家小靈通公司給他們設計、加工、測試、安裝基站天線。
畢業后一直從事天線設計工作,從最初的定向螺旋天線到后來的短背射天線,從設計、制作、測試,全方位全身心投入,在天線實際應用測試中,一個人爬五十米的高塔,掌握了很多第一手資料,期間也算小有成就,但是年復一年的重復性工作總覺得少了些什么?直到有一次出差見到當年的導師,他提醒我說:“把當年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用到工作上吧”,于是我想起了自己最初的定位是超寬帶。
適逢當時單位正好有一個相關研發項目,于是我極積爭取加入事如所愿,開始了研究征途,由于當時心氣高,從天線仿真到現場測試全程參加,這也給后來的工作打下基礎。有了方向,有了動力、有了他人的支持,努力不停息。從查資料入手,綜合多方資源,經過一年的努力,結果不是不理想是相當不理想,帶寬提不上去。分析原因,找問題所在,想思路找辦法,這樣又過去了大半年,模型成功了。思路對頭了,什么事都好辦了,從此多個模型相繼成功。找相關的人加工、測試、分析結果,相當不錯。綜合大家的各種思路,超寬帶的峰值達到了50倍。
經過幾年的努力,各種結果出來了,經過測試效果不錯。開始各種總結、匯總,忙了幾天,回頭在看各種資料及心得,三分鐘的事,可就是這180秒,花費了我幾百天的時間研究、仿真、測試。積累是死磕的基礎,死磕是積累的延續。帶寬達到了一定程度,那么小型化、高增益的方向正在研究中,至少說有些思路了。路在延續,死磕有理。
-
工程師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570瀏覽量
685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