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推動媒體進步的動力。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動新聞業直接從手工業階段跨越到流水線大工業時代,從內容生產、渠道分發、用戶信息反饋,新聞業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為震撼的大變革。
2017年,人工智能技術再一次成為傳媒行業呼聲最高的關鍵詞之一。寫稿機器人一遍遍刷新著采寫新聞的速度。
寫稿機器人最快1秒出新聞
1月17日,《南方都市報》寫稿機器人“小南”首篇春運報道作品共300余字,報道生成用時不到一秒,還寫出了“車次主要是K字頭和普列,基本都是無座票,一站到底,路途會比較辛苦”之類的語句;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21時37分15秒,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機器人自動編寫稿件,25秒出稿540字并配發4張圖片,內容包括速報參數、震中地形、熱力人口、周邊村鎮、周邊縣區、歷史地震、震中簡介、震中天氣八大項;
8月19日,封面“小冰”在《華西都市報》首開報紙詩歌專欄,獨家發布它的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引發讀者熱議;
12月26日,在成都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新華社發布了首條MGC(機器生產內容)視頻新聞,這條時長2分08秒的視頻由“媒體大腦”中的“2410(智能媒體生產平臺)”系統制作,計算耗時只有10.3秒。
無論是25秒,還是10秒,都是傳統新聞從業人員無法企及的速度,而之于瞬間成稿的“快”,我們傳統采編人員的“慢”又有什么價值呢?2018年,傳媒人又該如何定位呢?
采編人員更要“慢工出細活兒”
機器人寫作等新技術帶來的快節奏,曾經讓媒體人彷徨,但經過2017年的認知與探討,媒體人的定位和方向已經越來越清晰。去現場、近距離、采訪盡可能多的人、強調盡可能多的細節……這都是目前人工智能等無法代替的手工活兒。
新聞從來都是一種極富“專業性、創造性”的智力活動。人工智能跟記者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趨向于分工協作的關系,在人工智能顛覆傳統媒體的同時,更凸顯了人類思考與實踐的重要性,也更加要求記者的角色不應是簡單的新聞事實記錄者,而應該是一個社會的觀察者、思考者。在新聞寫作過程中,記者們唯有創作出更具專業性、思想性的新聞內容,才不至于被人工智能技術所替代。
新技術變革催生新興崗位
技術對于新聞的變革,已經從生產端蔓延到分發端。傳統的新聞崗位被淘汰,但新的新聞崗位也逐漸涌現出來。
當今美國10個新興新聞崗位:受眾分析員、參與編輯、應用技術創新引領員、社交媒體和社區編輯、社會發現總監、移動項目經理、消費體驗總監、直播編輯、創新實驗室主任、虛擬現實編輯和拼接員。
從這10個新興崗位不難發現,傳統媒體對于技術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即使是最傳統的編輯崗位,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洞察力、內部協調的職責。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381瀏覽量
20691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193瀏覽量
238268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VS傳統采編: 機器再快,人也要慢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博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