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在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部署2018年經濟工作時,對制造業提出了這樣明確的要求。
事實上,自從21世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席卷全球,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已經給很多產業都帶來了深刻的變化,而制造業無疑是受影響最大的產業之一。
有人認為,物聯網+就是能夠為中國制造企業帶來增長新動能的有力的技術手段。
近日發布的《物聯網+:制造業向智能服務轉型的新引擎》報告,基于來自農業、汽車、鋼鐵、航空、造船、航運、電信、電力、電氣、云服務等行業領先企業的調研,以及案例研究,探討了中國制造業如何利用物聯網,結合各自所在的產業和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開發出基于數據的創新服務,從而推動業務的增長。
物聯網給制造企業轉型開辟新空間
報告指出,隨著傳統工業巨頭的衰落和新興“數字原生”企業的崛起,企業的競爭力正在被重新定義。對制造企業來說,硬件產品和實體資產已經不再是企業競爭力的必然保證:一方面,重資產的多少已經不等同于企業優勢和實力;另一方面,硬件產品的價值正在不斷向服務和軟件遷移。制造企業必須重新審視和定義自身的競爭力,尋找新的增長動能。
為了應對傳統制造業面臨的挑戰,世界上的制造業強國,如德國、美國都提出過振興計劃,如工業4.0、工業互聯網等戰略規劃,中國也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和“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都把向服務轉型作為制造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方向。
雖然現在已經有不少制造企業開始為客戶提供服務,但多數還是基于產品的售后服務、租賃服務等等,這些傳統服務給客戶帶來的價值有限,也常常跟不上客戶需求變化的節奏,很難讓企業實現服務轉型。
“物聯網給制造企業向服務轉型開辟了新的空間。”俞毅表示,變革是基于數據的驅動,物聯網可以通過各種傳感器抓取物理世界的數據,再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幫助企業優化生產流程,提高運營效率,而且,還可以持續感知客戶的需求,創造新的服務模式,推動業務增長,這才是物聯網對企業最大的價值。“從數字化運營到以開辟新收入為核心的全新客戶體驗商業模式創新中間,物聯網扮演了一個橋梁的作用。”。
以B集團為例,作為全球領先的木材加工設備提供商,B集團希望通過數字化技術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開拓新的收入來源,為此,B集團設計了一系列可以幫助客戶提高設備性能和提升整體生產力的服務,并設計了物聯網的運營模型、使用場景、解決方案和路線圖。通過試點項目,B集團改善了客戶服務,降低了保修和維護的成本,可以對獲得的設備數據進行分析,用來改進產品,并向客戶提出如何充分利用設備的建議,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客戶也將B集團視為能夠幫助自己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合作伙伴。
如何用好物聯網?給企業建個“朋友圈”
盡管很多行業的領先企業已經擁抱物聯網并取得了成功,但物聯網并沒有在制造企業中被大規模部署。一份來自世界經濟論壇的研究顯示,有72%的受訪高管中確信產業物聯網能夠改變其所在的行業,但是只有20%制定了產業物聯網的應用戰略。
通過對中國企業的調研,發現阻礙中國企業開展智能服務的因素來自于以下四個方面:
一、需求的不確定性;
二、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
三、與外部伙伴的合作亟待改善;
四、企業的能力準備不足。
但是,談到未來物聯網能否在中國制造企業中實現規模化應用時,還是非常樂觀的:因為,要克服上述問題,單靠企業自身的能力和資源是不夠的。物聯網+的智能服務將跨越企業價值鏈和傳統行業邊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改變現有的競爭格局。關鍵點是要基于服務場景,建立企業的“朋友圈”。
以農業機械公司為例,該公司為農場主提供安裝了傳感器的設備,可以將收集到的設備數據和氣象、土壤、種子等數據結合在一起,利用分析技術,幫助農場主做出更科學的農耕決策。在這個過程中,整合了不同產業的數據和知識,為了更好的利用這些數據,他還向提供了API接口,便于外部開發者使用這些數據。如果說過去是以產品的質量、功能和成本為導向,目標是生產出更好的農業機械,現在則是以連接、合作、生態的應用場景為導向,目標是更好地為農場主提供服務。
報告中還指出,物聯網+產業的“朋友圈”包含了五大角色:
一、應用者:指利用物聯網對內提升效率,對外提供服務的企業;
二、系統部署使能者:包括物聯網系統集成商、咨詢服務商、軟硬件提供商和部署實施服務商,如電信運營商、傳感器提供商、芯片提供商等;
三、數據制造者:通過傳感器、網絡從物理世界中收集數據的企業;
四、物聯網平臺提供者:包括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連接管理平臺、應用交易平臺提供商;
五、應用開發使能者:物聯網應用開發商、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商等。
這些角色需要相互協作,共同進化,推動物聯網+產業的進步。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角色在“物聯網+”的發展中會承擔不同的職責,企業承擔的角色也將會發生變化、疊加、融合,企業需要找準定位,動態調整自己的戰略。俞毅建議,企業要立足于現有業務,同時探索新的業務,在不斷的嘗試--反饋--改進的螺旋中探索智能服務的價值。
外部環境利好,企業仍需練內功
現在正是國內制造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的好時機。因為,經過前幾年的逐步調整,很多制造業的價值鏈已經越來越集約化,這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步驟;產能過剩的情況也在好轉,供給側改革使得制造企業能夠騰出手來實施變革;還有政策的引領、消費端市場的紅利日趨飽和、資本的充裕,都在引領企業和資金從消費端往生產端轉移,有望在制造行業形成新的風口。
當然,大環境利好是一方面,打鐵還需自身硬,企業自身也要加強自身條件,練好內功:
首先,為了便于和外部生態伙伴合作,企業需要搭建好能支撐合作的技術基礎設施。如基于SaaS和PaaS的云服務、相應的API開發工具,在做好數據的互聯互通的同時,對敏感數據采取安全措施。
其次,為與生態系統中不同伙伴合作,滿足不同的服務場景,企業要儲備多樣化的人才,如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業務與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還要善于利用眾包平臺和合作伙伴共同協作。
第三,要加強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因為物聯網應用服務中最大的價值來源是應用于服務場景中的產業知識和數據,生態系統的整合會使公司獲得更多的數據和知識來源,但必須將數據分析能力與產業知識和數據結合起來才能挖掘出有價值的洞察。
第四,與生態系統伙伴密切合作,進行知識與數據的分享、收益與風險的共享、企業內外人才的配合等等,都需要更為開放和協作的企業文化。
-
中國制造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65瀏覽量
26570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57瀏覽量
372779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35瀏覽量
5358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183瀏覽量
238255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1文章
15562瀏覽量
105923
原文標題:為什么說物聯網是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文章出處:【微信號:scinaniot,微信公眾號:司南物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