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拿到STM32時,你只編寫一個死循環
編譯后,就會發現這么個程序已用了1600多的RAM,這要是在51單片機上,會心疼死了,這1600多的RAM跑哪兒去了,分析.map文件,你會發現是堆和棧占用的
在startup_stm32f10x_md.s文件中,它的前面幾行就有以下定義:
這下明白了吧,STM32在啟動的時候,RAM首先分配給使用到的全局變量,還有調用庫占用的一些數據(不太清楚是什么數據),然后再將剩余的空間分配給Heap和Stack。由于內存空間是啟動時實現分配好的,所以當動態分配內存的需求過多的時候,就會產生堆棧空間不足的問題。
查閱網上的資料,理解堆和棧的區別:
- (1)棧區(stack):由編譯器自動分配和釋放,存放函數的參數值、局部變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類似于數據結構中的棧。
- (2)堆區(heap):一般由程序員分配和釋放,若程序員不釋放,程序結束時可能由操作系統回收。分配方式類似于數據結構中的鏈表。
- (3)全局區(靜態區)(static):全局變量和靜態變量的存儲是放在一塊的,初始化的全局變量和靜態變量在一塊區域,未初始化的全局變量和未初始化的靜態變量在相鄰的另一塊區域。程序結束后由系統自動釋放。
- (4)文字常量區:常量字符串就是存放在這里的。
- (5)程序代碼區:存放函數體的二進制代碼。
例如:
所以堆和棧的區別:
- stack的空間由操作系統自動分配/釋放,heap上的空間手動分配/釋放。
- stack的空間有限,heap是很大的自由存儲區。
- 程序在編譯期和函數分配內存都是在棧上進行,且程序運行中函數調用時參數的傳遞也是在棧上進行。
顯然 Cortex-m3資料可知:__initial_sp是堆棧指針,它就是FLASH的0x8000000地址前面4個字節(它根據堆棧大小,由編譯器自動生成)顯然堆和棧是相鄰的。
堆和棧空間分配:
- 棧:向低地址擴展- 堆:向高地址擴展
顯然如果依次定義變量,先定義的棧變量的內存地址比后定義的棧變量的內存地址要大,先定義的堆變量的內存地址比后定義的堆變量的內存地址要小。
堆和棧變量:
- 棧:臨時變量,退出該作用域就會自動釋放- 堆:malloc變量,通過free函數釋放
寫程序時應該注意:
1. 所以最好是不要調用太深。2. 局部變量不要太大太多,如局部數組,超過某個數量需定義為全局數組,因為局部數組同樣儲存在堆棧中。
-
STM32
+關注
關注
2270文章
10895瀏覽量
355743 -
堆棧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2瀏覽量
19753
原文標題:再次理解STM32中的堆棧機制,通俗易懂~
文章出處:【微信號:Mouser-Community,微信公眾號:貿澤電子設計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