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的不僅是產品、行業,還包括商業模式和企業的經營思維。
2017年,從埃隆·馬斯克到馬克·扎克伯格,幾乎每一個商界大佬都在談論人工智能(AI)。微軟亞洲總裁拉爾夫·哈普特公開表示,2018年,人工智能將繼續成為主流,并以一種無處不在的方式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國,人工智能的確正加速從一種炫酷的黑科技走進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它不僅成為許多科技企業愿意為自己標榜的標簽,也成為眾多媒體樂于追蹤的熱詞。
與AI技術的大熱相伴而來的是重塑。許多行業,正在人工智能的高歌猛進中推翻以往秩序,在摸索中構建新的體系,尋找新的平衡。自然,行業的重塑也帶來了用戶生活、工作習慣的改變。而這種改變,已是必然。
AI為誰賦能
在近期召開的WISE·2017大會上,2018年人工智能將繼續為行業賦能成為行業、技術專家的共識。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新機會應運而生,有人認為,AI技術會在智能家電領域有廣泛應用、普及,有人特別看好AI技術與新零售結合的機會,有人分析了AI技術在生物領域發展的趨勢。
看上去,AI技術的應用范圍廣泛而無邊界。
涂鴉智能總裁陳燎罕樂觀地將2018年視作“AI企業將會非常幸福”的一年。他依據自身所在行業與AI技術的結合對前景作出預判,認為2018年AI技術將在智能家電領域有廣泛應用和普及,同時語音交互會成為主流家電的標配。
他所在的企業到2017年底已累計服務了超過一萬個家電客戶,覆蓋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顯然,在他的判斷中,2018年、2019年這一領域還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市場上花樣翻新的AI音箱等家居產品,從側面印證了上述判斷,而隨著智能語音服務的提升,有更多家用電器將被AI激發出新能量。
同樣認為AI技術將在自己關注領域大放異彩的還有碼隆科技聯合創始人黃鼎隆。他關注的是人工智能與新零售之間可能產生的化學效應。
寒武紀時代,生物界的進化讓三葉蟲最早擁有了眼睛,生物進化出了視覺。黃鼎隆以此來比喻AI技術與新零售行業結合將產生的“新物種”。“新物種的條件就是新的人工智能技術突破,使得現在零售界也具備了眼睛。”他說。
AI系統讓人們可以像這個行業的專家一樣看懂各種各樣的商品。商品識別,帶來的是零售業從導購到店上、生產、原材料采購、設計等各個環節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最終使得消費者可以更便利地買到更好的商品。
從AI變成AI服務
當然,AI技術將發揮作用的并不止于這兩個行業。
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大背景下,AI在商業中的應用路徑日趨寬廣,新形態層出不窮。特別是AI技術在單一領域的應用正在不斷突破人們想象力的圍欄。產業鏈不斷被重塑,新的科技企業帶著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創新不斷涌現。不過,人們更樂于看到的,是AI技術在更多垂直領域中得以應用。
“因為我們現在越來越了解什么樣的算法及策略,在什么應用場景會更有效果。”阿里巴巴創新投資總監高健凱說。
平臺化的發展趨勢,硬件越來越精進,算法不斷進步,在高健凱看來,這三大因素將推動AI技術應用范圍更廣,也將帶來AI在不同行業的應用成本更低。
以AlphaGo為例,AlphaGo原來需要20多片TPU(張量處理器),而新升級的AlphaGo Zero只需要4片TPU就能達到比原來更好、更快的結果。
技術的進步,將AI變成了更好、更便宜的技術,在為與其他行業的結合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正逐步將AI技術向著作為服務輸出的方向推進。也就是說未來企業服務公司不一定自己做AI技術,而只需要在團隊中配備一兩位AI專家,就可以將云服務提供的AI技術“為我所用”。
“未來每家企業服務公司我相信都會是AI+的服務提供商, 各種機器學習應用及框架集成會更方便、 更廣、 更便宜。因此, 各種新AI+企業服務的應用一定會跑出來。”高健凱說。
這意味著,或許隨著AI服務的發展,不僅僅企業可以更便捷、低價地獲得AI技術,也意味著普通百姓將更便利地獲得AI服務。
不難想象,未來普通人在工作中也將擁有虛擬助手,在家庭中可以使用與人交互的家居家電產品,出門購物可以通過面部識別消費,沒事刷新聞獲得專門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信息,甚至去醫院也將獲得AI支持的診斷治療。
AI將在可期待的未來,成為各行各業可用、可嵌入的技術,從而讓大眾獲得更具智慧的生活、工作支撐。
打造AI企業核心競爭力
大熱的AI技術引得無數資本、企業在這一戰場角力,在推動AI技術在不同領域遍地開花的同時,也將AI企業的競爭推向白熱化。
同質化模式、低水平應用都將在角逐中逐漸敗下陣來,企業洗牌的速度和曾經傳統行業企業間競爭、淘汰的速率已不可同日而語。
“每個階段我們發現賽道上的競爭對手、我們的友商不太一樣。”陳燎罕說,國內創新企業間并不僅僅是技術、團隊、資本的競爭,更是和時間的競爭,是如何快速建立行業領先優勢的競爭。
AI企業的更新迭代,讓這些企業時刻處于焦慮狀態,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是為自己貼上AI的標簽,也不僅僅是簡單地尋找到AI技術與某一領域的接口,而是需要更迫切地尋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好搶先抓住塑造用戶使用習慣的第一落腳點。
“今天你在國內生產一款智能產品,可以賣到全球任何一個主流國家和地區,可以非常穩定地使用,這就是我們通過技術積累實現的產品競爭力。”陳燎罕說。
不過僅有技術和產品壁壘已不足以保障企業在AI領域的競爭中高枕無憂,下一步企業應當思考的是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升級。
黃鼎隆也表示,過去5年AI行業的焦點在于技術突破,而接下來的5年,其焦點將向商業落地轉移。“商業落地的核心在于工程,工程才能保證你的產品被高效地使用。”他說。
與工程能力密切相關的是產品能力,而這背后是如何定義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企業可以用AI“解決什么問題”這一本質問題。
此外,AI企業的激烈競爭,讓更多創新創業企業開始抱團取暖。特別是對于這一賽道上的創業者而言,許多人因擔憂遭到互聯網巨頭的無情碾壓,而選擇與同行互相合作,把蛋糕做大。
由此看來,AI重塑的不僅僅是產品、行業,更將商業模式和企業的經營思維進行了重塑。“人工智能將越來越是一個殘酷競爭的行業,也將是個緊密合作的行業。競爭還是合作,最終都由AI企業在相關領域的核心實力所爭得的話語權決定。”一位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未來,誰決定了AI的企業話語權,誰就將決定引領用戶使用方式的能力。”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746瀏覽量
26889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0瀏覽量
238268
原文標題:展望2018:人工智能將重塑哪些行業
文章出處:【微信號:iawbs2016,微信公眾號:寬禁帶半導體技術創新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