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穿牛仔褲、黑襯衫的陸奇一字一頓地用英文說“這就是中國速度”時,現場的外國記者會心一笑。中國IT巨頭和初創企業在今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強勢亮相,成為中國企業在世界創新產品大秀上最新的“打開方式”。
這位百度公司首席運營官口中的“中國速度”,是無人駕駛技術在這家公司落地的速度。北京時間9日早上6點半,搭載了百度計算平臺的無人車隊在百度總部附近與拉斯維加斯發布會現場連線,其間專門向美國觀眾展示了被百度無人駕駛技術“加持”的一輛林肯運動型多功能車(SUV)方向盤如何自動打轉。
包括來自香港和***在內的約1500家中國企業成為本屆CES最龐大的“外國軍團”,包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展位,他們展示的無人駕駛、人工智能、數字打印、高清電視等一大波“科幻式”產品表明,中國企業正努力成為下一場技術革命的主角。
從跟跑到并跑
過去,中國參展企業一直被詬病“核心技術少、跟風產品多、主要刷存在”,“‘中國數量’還未從根本上轉變成‘中國質量’”,如今這一狀況正悄然發生改變。
今年CES年度創新獎中有不少“中國制造”,創新獎是CES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評出的年度優質創新產品,其中一家首次參展的中國陜西初創公司的“黑科技”尤其引人注目。華拓科技公司研發制造的“數字曲面微滴噴射設備”,實現了在大曲率凹面底材上對多種流體進行微滴噴射表面打印。
華拓科技總經理石毅對新華社記者說:“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明珠,是工業4.0的基礎,但獲獎的曲面打印設備更技高一籌,為個性化定制消費品、電路板和藥物等各種工業品打開無限可能空間,目前這一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主攻語音人工智能的科大訊飛在中國已經大名鼎鼎,今年同樣第一次亮相CES。公司掌門人劉慶峰對記者說,人工智能有三個層次,運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科大訊飛一開始就瞄準最困難的認知智能。
“三到五年內,人工智能紅利就會顯現,教育、健康、智慧城市等各個領域的產業格局都會確定下來,所以科大訊飛要緊抓源頭創新,并加速產業生態延伸,”劉慶峰說。
加入人工智能平臺“卡位”戰
CES上的智能設備五花八門,但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誰首先擁有構建統一、兼容的人工智能平臺,誰就擁有控制權。
芯片巨頭英特爾和英偉達都搶在CES開幕前一天發布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希望在人工智能時代繼續保持行業壟斷地位。如何擠進這個“尖端俱樂部”成為中國產業升級需要面對的問題。
事實上,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算法領域正在形成競爭力。陸奇演示的無人駕駛技術就基于百度自主開發的自動駕駛開放軟件平臺“阿波羅2.0”。
“人工智能需要結構性的支柱,美國依舊領先,但中國和美國的差距正在拉近,并且中國是成長快速的市場,”陸奇認為,中國巨大的市場和政府政策支持是能夠迅速構建人工智能生態圈的兩大優勢。
預計到2018年,百度自動駕駛汽車將全面支持英特爾和英偉達等計算平臺。百度副總裁鄔學斌對記者說:“‘阿波羅2.0’是一個開放的生態,同英特爾的合作,不妨礙企業發展各自獨特的商業模式和核心技術。”
科大訊飛的劉慶峰也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必然要求全球合作,“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壟斷各個環節的技術”,中國企業只要“踏實下苦功”,一定能在某個領域內實現領跑。
初創企業“小而美”
在產業洗牌時代,小公司亦不乏“出人頭地”的機會。地平線是一家擁有400多人團隊的初創公司,致力于開發物聯網時代的“大腦”——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嵌入式芯片。
該公司芯片產品首席架構師周峰對記者說:“雖然嵌入式芯片和英偉達等通用性芯片的計算能力沒法比,但其優勢是功耗低,功率為1.5瓦的芯片可以對高清視頻中200個目標進行識別,在戶外攝像頭等場景下尤其適用,市場前景很大。”
“中國創造北美高峰論壇”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期間舉行。論壇發布的《中國消費電子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終端設備將達到380億臺,中國正成為全球最大物聯網市場。
專注增強現實領域的初創公司亮風臺擁有150人的團隊,其創始人廖春元是入選中國“***”的特聘專家,中國的人才政策正吸引越來越多像廖春元這樣在海外學成的人才回國創業。
“底層是人工智能,但在增強現實這個垂直領域中鉆研下去,就開發出不少獨特的優化算法,比方說專用于鏡頭對焦的算法,”廖春元對記者說。
開發高級輔助駕駛技術的深圳星行科技團隊更小,目前只有30多人,但對產品有獨特思路,將攝像頭、激光雷達和GPS傳感器三個信道的數據在前端融合計算,直接對壘為特斯拉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Mobileye公司產品。據星行科技研發總監潘堅偉介紹,公司目前正在與上汽、奧迪、博世等大企業談合作。
-
CES
+關注
關注
4文章
1026瀏覽量
7076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8瀏覽量
238292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55瀏覽量
120456
原文標題:從CES看2018年中國科技企業的三大變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d42961685f16,微信公眾號:中國可穿戴產業推進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