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JAVA 是世界上最好用的語言;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由內向外的是新生,由外向內的是打破。
一:西安與華為
我叫秦風(筆名)。從學生時代接觸 Java 寫第一行 “hello world” 至今已有十多年了,2011年正式加入華為西安研究院先后負責接入網、做自動化測試工具、分布式調度系統等項目。這里要吹噓一下:能進入華為的人都是牛人,這樣說是有依據的,當時我們接手的這個系統主要是用于分布式執行自動化測試腳本,起初只有十幾臺PC機,界面極其簡陋,每次只能跑一個項目組的幾千個測試腳本,和預期的要求差太多甚至不能支持部門的調度執行,這其中的原因和前人留下的坑至今想起都不禁哀嘆。同年7月趕上JavaSE7發布, 我們六個人決定放棄 PC 機測試的方式,采取了云虛擬機的方式部署,從50臺虛擬機到500臺虛擬機的調試運維,經過近2年的探索嘗試,最終我們的分布式自動化測試腳本,支持了整個部門超10w個測試腳本的調度執行。原先需要一晚上時間才出來結果,后面優化到2個小時跑完。這種效率的提升就是編程的力量, 這種改變就是JAVA 輕部署易調用帶來的改變,JAVA 是世界上最好用的語言!
項目的成功讓我憧憬著,照此下去,很快我就可以晉升到更高級的職位:高級軟件工程師。多拉風頭銜啊!從此以后,談論起職業生涯我就可以說,“是的,我是高級軟件工程師,在華為工作。”全村之光有沒有。當我又在同一崗位工作了兩年依然沒有晉升,我才認清了現實。
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一個舊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它已經處于維護模式很多年了,但是由于負載的增加,已超出了負荷。它會經常悄無聲息的死掉,或輸出錯誤的信息。我需要花好幾天的時間分析并找到原因,因為除了原始需求外,沒人寫過任何文檔。我所做的所有工作中沒有任何一項可以用數字度量。或者說所做的事沒有直觀的展示體現。
在華為工作了4年后,我選擇了離開,當時很多人不理解,華為當時正在快速發展階段,大把的晉升機會和優厚的福利待遇。不過這些都不能給我帶來安全感,也許印證了那句話——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給人帶來不是安全感。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顛覆性變革的周期越來越短。安穩是個危險信號,總會帶給人莫名的焦慮。如何突破自己,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成為了幾乎每天都會不由自主的問自己的問題。
二,北京與智能一點
有一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則關于AI的推文《用人工智能代替重復的工作》,第一反應是這不就是我想要找的方向嗎(我居然想用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自己的工作/笑哭)。欣喜一陣之后,很快冷靜下來,30歲,程序員都覺得大齡了,何況要轉型到一個陌生的領域。
更何況已有妻小,所有的因素都不準許我再做近似瘋狂的決定。那段時是我自我審視最多的一段時間,一度對人生有些沮喪,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問題要克服、要解決,面對困境我們是選擇放棄,還是迎難而上取決于我們自己。沮喪解決不了問題,擔心受怕也不能改變現狀,只有積極努力向前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在家休整的那段時間開始學習算法接觸人工智能,一邊找回快要荒廢的數學、英語,另一邊努力補充新知。就這樣堅持了5個月的時間,利用可以利用的時間補充了很多“能量”。新的問題又來了,繼續這樣沒頭沒腦的學,不可能成功,又不是搞科研,也沒這機會。只有運用到實際的場景中才是正確的出路。
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胡博士(智能一點創始人胡云華,通常我稱呼“胡博”,他當時在西安做人工智能講座),經過幾次交談,決定給我個機會試一試。自此我才正式接觸到了智能一點,進入了這家進入了這家 AI 技術驅動的創新企業,來公司第一天就聽胡博分享了《人工智能時代算法工程師如何成長》,收獲還是挺多的,掌握一門甚至幾門編程語言、數學、英語是基礎。然后自學占10%,交流討論占20%,工作中實踐占70%。體會最深的就是滿以為學了機器學習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有時在實際工作中還是腦袋一片空白。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計算語義相似度,看過很多計算錯誤的情況,也許發現是錯別字的問題,也許是分詞的問題,還有可能是少了領域關鍵詞。模型有很多為什么選擇線性模型,不選擇決策樹,深度模型一定就適合你當前的項目嗎?所以算法在結合實踐才有意義。
天道酬勤。最初是跟著視頻課程學習,從簡單基礎開始,有些技術可能需要不只一遍的學習。第一遍可能清楚了幾個概念,第二遍搞懂了其中原理,第三遍就可以上手做幾個簡單的實驗。在講究快速學習的時候,一定不要忽略將其內化成為自己的,不然看再多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是一句什么時候都不過時的話。周邊入行好幾年的同事、CTO莫瑜(這里要著重介紹下,我們都親切的叫他“莫大”,因為他不僅是 《編程之美》的作者,還是深度學習與Tense flow框架主編,之前在必應后來還做了哼唱識別歌曲的算法)、胡博他們看過的書和paper都不在一個數量級上,而且還在持續在努力。覺得能跟他們一起共事,并能在這一領域精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胡博從創立公司起,就一直在想如何帶人和培養人,大家都說他“好為人師”。其實不然,這和他當年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帶實習生、阿里帶團隊培養技術人才的經歷息息相關。所以他提出了 Touch AI 人才培養計劃,借助之前學術界的資源請來北大、清華、中科院大牛來講課,讓大家理論聯系實際,埋頭苦干也抬頭看路。當然,還有CTO為我量身打造學習計劃,點點滴滴,無比感動。雖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確實讓我在往專業的方向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我也時常思考人生,如若有一天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為夢想而努力奮斗過,即便最終不如你所愿,但享受了這一過程,也不虛此行。
這就是一個十年JAVA 工程師轉型的故事,我并不擅長抒情,所以也沒奢望它精彩,但我想把我轉型的故事分享給大家,我知道有一群和我一樣的人,或許此時此刻他們也在思考我曾經思考或糾結過的問題。如果我的轉型歷程對你有幫助和借鑒意義,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34瀏覽量
251704 -
工程師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570瀏覽量
68516 -
JAVA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967瀏覽量
1047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