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是上海更好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昨日上午,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鳴波出現在“上海四大品牌發展戰略系列講座”的首講現場,為大家介紹“上海制造”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上海是中國近代重要的民族工業發祥地、民族品牌發源地和集聚地,“上海制造”曾以經典、優質享譽海內外。陳鳴波表示,新時代背景下,“上海制造”需要再出發的戰略思維,并賦予“上海制造”擁有核心技術、掌控產業鏈關鍵環節、占據價值鏈高端、引領業態模式創新的新使命和新內涵,加快建設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上海最近獲批兩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講座現場陳鳴波提到,今年5月份,上海國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兩個中心分別由復旦大學和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牽頭建造,這是上海首次獲批建設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此前全國已有五個,而上海一個都沒有,直到上個月,上海終于生了個‘雙黃蛋’,這就是位于浦東的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和位于嘉定的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陳鳴波表示,上海的兩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含金量非常高,有排他性和唯一性。“集成電路和智能傳感器是高技術含量的關鍵部件,如果不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將會被人在核心技術方面‘卡脖子’,因此建設國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對上海乃至全國意義重大。”
集成電路是工業的“糧食”,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該產業如何通過創新來實現轉型升級很關鍵。
在陳鳴波看來,上海在全國集成電路發展是最早的,在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材料、工藝都是全國最先進的。所以研發“中國芯”的責任,上海責無旁貸。
據悉,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由復旦大學牽頭,聯合中芯國際和華虹微電子兩家國內知名集成電路制造企業,聯手進行集成電路的共性技術研發。主要聚焦5納米及以下集成電路,聚焦新器件研發、先進仿真和模擬技術、EUV光刻工藝及OPC技術、先進集成工藝等四大共性技術。
而傳感器廣泛應用于冶金、石油、化工、電力、交通、水利、新能源、電子、環保、家電、航天、航空、軍工武器裝備等國民經濟及國防、科研等各個領域。如果把計算機比喻為人的大腦,通信比喻為人的神經系統,那么傳感器就是“五官”和“皮膚”,承擔著感知并獲取自然環境中的一切信息數據的功能。
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坐落在嘉定區,致力于先進傳感器技術創新。中心將聯合傳感器上下游及產業鏈龍頭企業開展共性技術研發,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打造世界級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
陳鳴波在最后總結時說,全力打響上海制造品牌,最緊要的是抓牢關鍵核心技術、高端產業集群、過硬質量品質這三個環節,叫響“四名六創”;要以“四名”為引領,帶動上海制造優勢更優、特色更強、強項更強,以“六創”為支撐,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最終實現四個更加,即上海制造技術更先進、生產更智能、產品更高端、品牌更響亮。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1文章
11606瀏覽量
362753 -
智能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6文章
602瀏覽量
553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