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伊斯坦布爾的地標性建筑博斯普魯斯大橋(Bo?azi?i K?prüsü)正式建成通車。
博斯普魯斯大橋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是全球第一座橫跨亞洲與歐洲大陸的跨海大橋,它的建成,讓兩片大陸有了陸上通道,讓兩大文明聚落有了更緊密的聯接。
時間來到2024年,今年似乎所有科技大勢都與AI息息相關,各個科技領域都想獲得AI的船票,搭上時代的順風車。其中,電信運營商自然也不例外。
對于運營商來說,AI帶來了全新的流量增長與網絡質量需求,同時也成為強化網絡能力的新工具。尤其在運營商業務的版圖中,超寬帶聯接著無數家庭與企業的網絡需求。如何在超寬帶事業與AI時代之間建起一座“博斯普魯斯大橋”,已經成為全球通信產業最為關注的話題。
同樣在伊斯坦布爾,在橫跨歐亞大陸的“七座山丘之城”,超寬帶事業與AI時代之間的大橋拔地而起。

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十屆全球超寬帶高峰論壇(UBBF 2024)在伊斯坦布爾舉辦。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發表了“AI加速超寬帶產業創新,共贏商業新增長”主題演講,分享了對AI行業的最新洞察并闡釋華為公司All Intelligence戰略,提出了超寬帶(UBB)和AI協同發展的產業方向,通過技術創新和商業孵化加速邁向智能世界。
在AI引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面前,超寬帶事業應該如何走向未來?為了找到這個答案,華為與全球伙伴共同建起了新的“博斯普魯斯大橋”。

目前階段,AI大模型呈現持續的爆發式增長,僅僅在2024年,就涌現出了文生視頻、推理大模型等全新的技術熱點。與此同時,AI技術還在通過與終端、汽車的結合,乃至千行萬業的智能化來推動落地。
根據IDC預測,企業在AI方面的投資不僅可以產生直接的經濟收益,還可以帶來明顯的邊際溢出效益,企業在AI上每投入一美元,將創造4.6美元的收入。到2030年,AI將為全球帶來20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值。而從技術進步到應用落地,AI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以網絡能力作為前提和支撐。
所以可以說,AI時代也是超寬帶事業的爆發時代,巨大的歷史性機遇已在眼前。具體來看,AI時代帶給超寬帶事業與全球運營商三項核心機遇:
1.AI推進流量增長。
AIGC能夠大幅提升內容、提升效率,從而帶來流量需求的巨量增長。按照預測,AI流量的CAGR將超過36%,2030年全網的流量相比2023年增長5.2倍。超寬帶基礎設施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2.AI對網絡時延提出考驗。
AI帶來了一系列有著苛刻網絡時延需求的全新應用,比如AI實時交互類應用、自動駕駛、工業智能化等。網絡的低時延與確定性成為AI時代的剛需。
3.AI推動網絡架構更新迭代。
AI推訓的業務邏輯,需要重構網絡架構,比如數據中心網絡能力,決定著AI大模型的訓練效果,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網絡基礎設施升級需求。
這些機遇,將推動超寬帶事業走向新的發展奇點。重點是如何在AI紀元與超寬帶之間建起一座大橋,讓全球運營商實現通信新時代。

長期以來,華為始終堅持推動超寬帶事業前進,實現這一產業與最新技術、最新機遇間的聯接。
在2022年,華為提出了UBB5.5G發展目標,與客戶、產業伙伴一起,促進F5G-A和Net5.5G代際演進。2023年,華為提出了“以生產力為中心”的UBB目標網絡升級,夯實了超寬帶事業與智能化時代的結合路徑。
面向如何進一步推進超寬帶事業與AI風潮的結合,華為又帶來了新的助力,那就是全面智能化。

2023年,華為提出了 All intelligence戰略,目標在未來智能世界,讓所有對象可聯接,讓所有應用可模型,讓所有決策可計算。而實現全面智能化,離不開算力、存力、運力的底座。在運力所代表的網絡升級維度上,華為進行了長足的智能化探索。在UBBF 2024,華為順勢將全面智能化的成果帶到通信產業,帶給全球運營商。
汪濤表示:“面向智能時代,華為UBB5.5G創新聚焦在‘UBB for AI’和‘AI for UBB’兩大方向。一方面將在超大帶寬、確定性低時延和網絡架構上進行創新,通過網絡能力提升支持AI業務高質量發展,幫助運營商實現商業新增長;另一方面將AI引入網絡,提升網絡用戶體驗,業務提供速度和網絡運維效率,幫助運營商網絡走向高階自治。”
華為通過UBB for AI 和 AI for UBB所建造的新橋,能夠確保超寬帶網絡與AI機遇間雙向通行,讓時代奔流暢通無阻。

首先來看運營商把握AI技術紅利的機遇之橋。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UBB5.5G將在DCN(Datacenter Network)、DCI(Datacenter Interconnect)、DCA(Datacenter Access)上匹配AI新需求,實現UBB for AI。具體而言,華為已經探索了如下網絡演進路徑:
1.DCN 網絡方面,AI大模型發展需要超萬卡級別的算力資源池,華為通過星織架構和DC OXC創新支撐大規模算力中心建設,助力實現優質的AI大模型訓練效果。
2.DCI 網絡方面,實現大帶寬和大吞吐率是關鍵,為此華為帶來了800G IP+光組網的創新方案,能夠實現數據中心之間算力高效協同。
3.DCA 網絡方面,華為OXC全光交換Mesh組網可以極大降低網絡時延,Wi-Fi 7和 50G PON能夠提供泛在萬兆接入能力,從而推動實現普惠AI。端到端網絡中,華為安全網關和hybrid ASON能夠為AI應用聯接提供更強的韌性。
這些技術與解決方案創新,能夠構筑強大可靠的網絡能力,從而讓運營商在AI時代構筑差異化競爭力,贏得時代先機。

接下來是運營商利用AI技術工具的能力之橋。
為了實現超寬帶網絡更加智能化的運維運營,華為開創性引入了通信大模型,打造了面向用戶角色的Copilot和面向場景的Agent,支撐網絡現場作業自助化、遠程維優自閉環,加速邁向ADN L4高階自治。
目前,在ADN網絡升級領域,華為已經聯合全球運營商進行了商用實踐。在家庭寬帶業務中,ADN網絡能夠實現用戶體驗驅動的網絡自優化,使離網率降低57%;在網絡傳送場景,ADN能夠實現從人工規劃到SLA驅動的業務自規劃和部署,使得TTM從1個月降低到1天;對于IP網絡維護,ADN能夠實現從人工排障到數字員工排障的轉變,網絡故障處理時長降低50%。
AI for UBB的有效落地,可以幫助全球運營商實現降本、提質、增效,完成業務體系的優化升級。
UBB5.5G正在成為全球運營商擁抱智能時代,把握AI機遇的核心機會。
借助UBB5.5G這座“博斯普魯斯大橋”,運營商可以有效融合超寬帶與AI,在二者的聯接中拓展一系列戰略空間。比如拓展AI應用的全新場景,孵化智能業務,實現向AI全業務服務的目標轉型,獲得歷史性的增長空間。
在AI技術的爆發面前,眾多領域都將進入全新時代。終端、汽車、計算等領域如此,通信產業也是如此。只有順應時代需求,合理加速網絡與業務的創新部署,才能踏入AI時代的快車道,迎來未來十年的產業繁榮。
由于聯接了歐亞大陸,成為商業與文化的橋梁,伊斯坦布爾保持了千年的繁榮,今天依舊在全球城市中熠熠生輝。
以此為鏡,也只有不斷在通信產業基座與全新技術機遇間建起橋梁,完成聯接,運營商才能不斷獲得發展機會,完成跨時代的躍遷。
擁抱全面智能化,擁抱UBB5.5G,對于全球運營商來說就是這樣一座跨越時代海峽的大橋。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2969瀏覽量
272694 -
超寬帶
+關注
關注
1文章
203瀏覽量
23740 -
wifi7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6瀏覽量
57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