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導體存儲器企業鎧俠控股(原名東芝存儲器)近期在北上工廠隆重舉行了第二廠房大樓的竣工儀式。然而,由于公司業績的惡化,新廠房的投產時間不得不從原定計劃推遲了一年零九個月,預計將在2025年9月正式投產。
此次推遲投產的決定,也反映了鎧俠在開發投資上的戰略調整。公司決定將資源更加集中地投入到最先進存儲器的研發上,以期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自2025年起,鎧俠將正式把其最先進的“第8代”存儲器量產設備搬入新竣工的廠房,這無疑將為公司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鎧俠的這一舉措能否成功趕上人工智能(AI)用數據中心的投資需求,將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日益擴大,數據中心對于高性能存儲器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鎧俠能否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將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286瀏覽量
218081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484瀏覽量
163763 -
鎧俠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2瀏覽量
77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鎧俠預測2028年NAND Flash需求將激增2.7倍
存儲芯片大廠鎧俠近日發表了一項令人矚目的預測,稱在人工智能需求的強勁推動下,到2028年,全球對NAND Flash的需求將增加2.7倍。這一預測不僅展示了存儲市場的巨大潛力,也預示著鎧
鎧俠將開發新型CXL接口存儲器
近日,鎧俠公司宣布其“創新型存儲制造技術開發”提案已被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加強后5G信息和通信系統基礎設施研究開發項目/先進半導體制造技術開發”計劃采納。這一消息標志著鎧
鎧俠計劃2025年6月前完成IPO
近日,日本知名半導體企業鎧俠被曝出正積極籌備首次公開募股(IPO)的重大計劃。根據鎧俠向日本金融服務廳提交的正式文件,公司計劃在2024年1
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預計2025年初投產
全球領先的芯片代工商臺積電(TSMC)近日宣布,其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首家新工廠預計將于2025年初正式投產。這家新廠的建設始于2021年,
鎧俠擱置10月IPO計劃
日本存儲芯片巨頭鎧俠(Kioxia)近日宣布,已決定將原定于10月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暫時擱置。這一決定背后,是鎧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面臨的諸多挑戰。
鎧俠北上市NAND閃存新工廠竣工,預計2025年秋投產
存儲芯片巨頭鎧俠(Kioxia)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進展:其位于日本巖手縣北上市的第二家NAND閃存制造工廠(Fab 2,簡稱K2)已圓滿竣工。此次竣工標志著
三星電子美國芯片工廠推遲至2026年投產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三星電子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泰勒市投資的芯片工廠項目遭遇投產延期。這座備受矚目的新工廠原計劃于2024年投入運營,為全球芯片產業增添重要力量。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該項目現在預計要推遲
鎧俠NAND閃存生產恢復
近日,據日本媒體報道,知名半導體企業鎧俠(Kioxia)已成功將其位于日本三重縣四日市和巖手縣北上市的兩座NAND閃存工廠的生產線開工率提升至100%。這一舉措標志著鎧俠在經歷了長達2
今日看點丨鎧俠再次尋求上市 IPO;比亞迪方程豹敞篷跑車“SUPER 9”亮相
。 自 2019 年從東芝分拆以來,鎧俠一直在尋求 IPO 的機會。鎧俠原計劃于 2020 年
發表于 04-17 10:48
?675次閱讀
鎧俠將10月IPO,或尋求重啟與西部數據合并談判
自2019年從東芝獨立出來之后,鎧俠一直在積極籌備IPO事宜。原本定于2020年10月上市,但由于突發狀況而被迫推遲;隨后計劃在2021
鎧俠:PCIe Gen5 SSD襲卷2024年,閃存技術創新,加速生成式AI落地
SSD的落地發展。在2024中國閃存市場峰會期間,鎧俠高管們發表演講并接受媒體采訪,分享了諸多對閃存技術和市場的洞見。 ? 2024 是PCIe Gen5 SSD 重要的一年 ? 鎧
鎧俠NAND產能預計恢復90%,減產策略或面臨調整
2022年10月起,鎧俠已經減少了在日本四日市和北上市兩家工廠的NAND晶圓投片量達30%。截至目前,鎧俠NAND生產已恢復
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二座晶圓廠投產時間推遲至2027年
近日,臺積電宣布,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第二座晶圓廠投產時間將推遲至2027年,這一時間點比此前預計的2026年有所延后。
臺積電亞利桑那州400億美元工廠建設再度推遲,因熟練勞動力及高成本問題
臺積電表示,盡管其第二座亞利桑那晶圓廠的基礎設施正逐步建設,按計劃可在2027或2028年投產,但這仍比原定2026年啟動要推遲不少。早前,該公司曾因熟練工人短缺及成本高等問題將首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