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將以轉換器 IC 評估板的參考電路為主題,說明選擇各種分立元件時的重要特性。在講解過程中,通過使用 LTspice 改變元器件或元器件本身的常數,并使用仿真波形和計算值檢查電路的變化,解釋特性與電路之間的關系。在上篇《同步整流變換電路中輸入/輸出電容器的選擇方法》中,我們介紹了如何選擇同步整流器型降壓轉換器電路所需的輸入/輸出電容器,同時通過仿真確認電容器特性的影響。
在《如何在同步整流變換電路中選擇電感器 (上)》中,我們介紹了電感器在電源電路中的作用和電感值:L。本文將對“額定電流 Isat、Itemp”;“直流電阻 Rdc”;“自諧振頻率 SRF”和“電感器的種類”進行說明。
額定電流:Isat、Itemp
電感器額定電流主要有兩種類型:一個是由電感值 L 的降低 (以下簡稱 L 值) 決定的額定電流,另一個是由溫升決定的額定電流。通常,前者稱為“直流疊加額定電流 (以下簡稱 Isat)”,后者稱為“溫升額定電流 (以下簡稱 Itemp)”。
Isat
隨著流過電感器的電流增加,L 值會因磁飽和而降低。L 值下降到一定程度時的電流值被定義為額定電流。Isat 是指 L 值下降到 20%~30% 的電流值 (具體數字因電感器的制造商和類型而異,因此請查看每個電感器的數據手冊)。Isat 必須大于或等于最大電流 (電感峰值電流:ILpeak)。最大電流 ILpeak 是負載電流 (Iout) 加上紋波電流 (ΔIL) 的 1/2。ILpeak 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紋波電流 (ΔIL) 由以下公式給出:
當額定電流沒有裕量時,負載電流的增加會導致以下一連串反應:
電流增加 → 磁飽和 → L 值減小 → 峰值電流進一步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電源 IC 的過電流保護功能(*)將被激活,從而導致輸出電壓 Vout 降低等問題。
注意
在高溫下,飽和從低電流值開始。
如果在 Isat 之外使用,則不會損壞電感器,但紋波電流 (ΔIL) 會因 L 值的降低而增加。因此電源 IC 的運行可能會變得不穩定,或者可能會超過電感器以外的元件的額定電流。
(*)過電流保護功能是由于輸出短路等事故導致輸出電流異常大時,停止電源 IC 的輸出的功能。檢測過電流和停止輸出的方法因產品而異,但電源 IC 的過電流保護功能稱為頻率折返型,這是一種通過降低振蕩頻率和降低 ON 占空比來限制輸出電流的方法。
Itemp
當電流流過電感器時,繞組的電阻會產生熱量?;谧陨頊囟壬仙念~定電流值指定為 Itemp。如果產品使用超過此規定值,可能會導致部件故障或損壞。
Itemp 指定為溫升為 ⊿40°C 的電流值 (具體數字因電感器的制造商和類型而異,因此請查看每個電感器的數據手冊),因此應根據 Itemp 的值大于或等于 Iout 來選擇。
仿真
下圖 (圖1) 為 L 值和電流的磁飽和特性關系圖。在仿真中,我們將電感器 L1 與額定電流較高的 3.7A 產品 (HFL4020-222) 和負載電流為 2.5A 的較小的 1.05A 產品 (EPL2010-222) 進行了比較。仿真電路如下圖 (圖2) 所示。在這里,我們不使用普通的電感器模型 (靜態模型),而是使用飽和模型 (Saturation model),它可以通過仿真來確認飽和狀態,并在超過額定電流時檢查電感器電流的狀態。
圖1 磁飽和特性 (L 值 vs 電流)
圖2 電感器額定電流影響的仿真電路
具有足夠額定電流裕量的電感器的仿真結果
即使負載電流為 2.5A,電感也不會飽和,電感電流和輸出電壓保持穩定。
圖3 足夠額定電流裕量的電感器的仿真結果
額定電流裕量不足的電感器的仿真結果
當負載電流設置為 2.5A 時,發生磁飽和,電感值減小,導致電流進一步增加。此時電源 IC 的過流保護功能被激活,輸出電壓降低。
圖4 額定電流裕量不足的電感器的仿真結果
要點
電感器的額定電流有兩種類型:直流疊加額定電流 (Isat) 和溫升額定電流 (Itemp)。
Isat 是 L 值降低 20%~30% 的電流值。
Isat 選擇等于或大于最大電流 (電感峰值電流) 的參數。
在高溫下,飽和從低電流值開始。
Itemp 是溫度上升到 ⊿40°C 時的電流值。
Itemp 值應選擇大于或等于負載電流 Iout。
當額定電流沒有裕量,負載電流增加時,電源 IC 的過電流保護功能被激活,并出現輸出電壓降低等問題。
直流電阻:Rdc
理想情況下,電感器除了電感外沒有其他元件,并且沒有能量損失。然而實際的電感器除了電感之外,還有一個電阻成分 (直流電阻 Rdc)。
直流電阻器 Rdc (以下簡稱 Rdc) 越小,可減少因發熱引起的功率損失。如果 Rdc 很大,功率損耗會很大,效率會降低。此外發熱可能會對外圍元件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在降低 Rdc 和減小 DC 疊加特性和尺寸之間存在權衡關系。因此,我們從滿足 L 值和額定電流等所需特性的電感器中,盡可能選擇 Rdc 最低的電感器。
在仿真中,更改電感的 Rdc 并在 Efficiency Report 中檢查 Efficiency 狀態。仿真電路如下圖 (圖5) 所示。將電感 L1 的串聯電阻 [Ω] 的效率與默認值 20mΩ 和 100mΩ 進行比較。
圖 5 Rdc 仿真電路
仿真結果如下圖 (圖6) 所示:
圖6 Rdc 仿真結果
以 Efficiency Report 中的 L1 功率值為例,20mΩ 的 Rdc 為 81mW,100mΩ 的 Rdc 為 407mW。顯然,當 Rdc 為 100mΩ 時,它會更大,這意味著當 Rdc 為 100mΩ 時,功率損耗更高。
要點
Rdc 越小,由于發熱造成的功率損失就越小。
在減少 Rdc 、直流疊加特性和尺寸之間需要權衡。
從滿足 L 值和額定電流等所需特性的電感器中,選擇 Rdc 較小的電感器。
自諧振頻率:SRF
理想電感器的阻抗與頻率成正比地增加,但實際電感器具有電容 (雜散電容),因此會發生自諧振現象,并且在高于諧振頻率的頻率下,阻抗會降低。通常使用三種等效型號的電感器,如下圖 (圖7) 所示。一種是電感器和電容并聯,并連接一個串聯電阻,另一種是電容并聯到電感和串聯電阻,然后連接并聯電阻,它們都表現出幾乎相同的特征。
圖7 三種等效型號的電感器
并聯的電容和電感器在一定頻率下會產生自諧振現象,頻率響應的圖像如下圖 (圖8) 所示:
圖8 頻率響應圖像
在低于自諧振頻率時,它表現出電感特性 (阻抗隨著頻率的增加而增加),高于自諧振頻率時,它表現出電容特性 (阻抗隨著頻率的增加而降低),在更高的頻率下,它的阻抗減小,不再具有真正電感器的功能。頻率越高,阻抗越小,電感器就不再具有電感器的功能。
因此在為高頻電路或高頻模塊選擇電感器時,不僅要考慮所需的電感值,還要考慮相對于工作頻率的自諧振頻率。由于電感器在高于自諧振頻率時將不起作用,應選擇自諧振頻率高于電源 IC 開關頻率的電感器。自諧振頻率由以下公式獲得,它隨著 L 值的減小而增加。
要點
在實際的電感器中,由于雜散電容而會出現自諧振現象。
電感器在自諧振頻率以下表現出電感特性,而當頻率超過自諧振頻率時則表現出電容特性。
當頻率高于自諧振頻率時,電感器不起電感器的作用,因此應選擇自諧振頻率高于功率集成電路開關頻率的電感器。
隨著 L 值的降低,自諧振頻率增加。
電感器的種類
電源系統電感器根據其特性進行分類,并根據產生的磁通量進行分類。
按磁性材料分類
電感器的磁性 (磁芯) 材料有兩種類型:鐵氧體和金屬復合材料。到目前為止,鐵氧體一直很受歡迎,但近年來,使用金屬磁性材料的金屬復合類型電感器備受關注。與鐵氧體型相比,金屬復合型具有優異的磁飽和特性和熱穩定性。相反,鐵氧體型具有優異的直流電阻。下表 (表1) 為二者的性能比較:
表1 磁性材料按材料分類
按磁通量分類
電源電感器有兩種類型:開路型和閉路 (屏蔽) 型。當電流通過磁性材料的環形磁芯 (環形磁芯) 時,磁通量在磁芯內部回流,這樣的磁路稱為閉合磁路。當使用條形或鼓形磁芯時,磁通量從磁芯內部流出,成為漏磁通量,并形成一個返回磁芯的回路,這稱為開磁路。如果漏磁通與其他線圈或布線模式磁耦合,則會產生噪聲。因此,開磁路類型的輻射噪聲更大,但即使是封閉的磁路類型,也有一些產品存在間隙并導致漏磁。
由于磁結構的不同,封閉和開放磁路之間的飽和特性存在差異,因此直流疊加特性也存在差異。在閉合磁路的情況下,L 值隨著直流疊加電流的增加而逐漸減小。另一方面,在開路磁路的情況下,隨著直流疊加電流的增加,L 值在達到預定電流值之前相對平緩,但 L 值在預定電流值之后往往會急劇下降。但是根據所用磁性材料的特性,曲線的趨勢會發生變化。
圖9 開路和閉路磁路的飽和特性
下表 (表2) 為磁通狀態下的分類對比:
表2 磁通狀態下的分類
總結
本文主要介紹“額定電流 Isat、Itemp”;“直流電阻 Rdc”;“自諧振頻率 SRF”和“電感器的種類”。
-
電感器
+關注
關注
20文章
2329瀏覽量
70507 -
電源電路
+關注
關注
48文章
995瀏覽量
65187 -
降壓轉換器
+關注
關注
7文章
1536瀏覽量
86403 -
同步整流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58瀏覽量
12488
原文標題:如何在同步整流變換電路中選擇電感器 (下)
文章出處:【微信號:駿龍電子,微信公眾號:駿龍電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