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lvs負載均衡算法包括輪詢(RR)、加權輪詢(WRR)、最小連接(LC)、加權最小連接(WLC)、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鏈接(LBLC)、帶復制的LBLC(LBLCR)、目標地址散列(DH)、源地址散列(SH)、最短期望延遲(SED)和無需隊列(NQ)等,它們根據服務器性能、連接數、請求目標或源IP等因素,實現請求的均衡分配,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以下是UU云小編對LVS負載均衡算法的詳細介紹:
1、輪詢調度算法(RoundRobin,RR)
按順序將請求依次分配給每臺服務器,假設每臺服務器的處理能力相同,從而實現請求的平均分配。
2、加權輪詢調度算法(WeightedRoundRobin,WRR)
在輪詢的基礎上增加了權重的概念,根據各臺服務器的處理能力不同給予不同的權重,處理能力強的服務器分配更多的請求。
3、最小連接調度算法(LeastConnections,LC)
將新請求分配給當前連接數最少的服務器,適用于服務器性能相近的環境。
4、加權最小連接調度算法(WeightedLeastConnections,WLC)
結合了最小連接和權重,按照服務器的連接數和權重進行綜合考量,權重高的服務器處理更多連接。
5、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鏈接調度算法(Locality-BasedLeastConnections,LBLC)
主要用于Cache集群系統,根據請求的目標IP找出最近使用的服務器,如果該服務器可用且未超載則分配請求。
6、帶復制的基于局部性最少鏈接調度算法(Locality-BasedLeastConnectionswithReplication,LBLCR)
維護一個目標IP到一組服務器的映射,并按最小連接原則從服務器組中選擇一臺未超載的服務器處理請求。
7、目標地址散列調度算法(DestinationHashing,DH)
使用請求的目標IP地址作為散列鍵,從靜態分配的散列表中找到對應的服務器。
8、源地址散列調度算法(SourceHashing,SH)
使用請求的源IP地址作為散列鍵,從靜態分配的散列表中找到對應的服務器。
9、最短的期望延遲調度算法(ShortestExpectedDelayScheduling,SED)
基于WLC算法,通過計算每個服務器的響應時間估計值來分配請求,旨在減少請求的總體響應時間。
10、無需隊列調度算法(NeverQueueScheduling,NQ)直接將請求分配給當前連接數為零的服務器,從而避免排隊延遲。
UU云小編溫馨提示:lvs負載均衡提供了多種負載均衡算法以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這些算法各有優缺點,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算法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想了解更多關于負載均衡相關資訊及Petaexpress優惠活動,可關注我們!
審核編輯 黃宇
-
負載均衡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0瀏覽量
12364 -
LVS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瀏覽量
99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