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環境愈加敏感的階段,歐洲三大芯片巨頭的英飛凌、意法半導體和恩智浦在近期密集表態,指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更直言計劃在中國生產芯片,以更好地服務中國客戶。
英飛凌:將在中國本地化生產芯片
英飛凌CEO Jochen Hanebeck近日表示,英飛凌正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商品級產品,因為公司希望與中國市場的客戶保持密切聯系。
Jochen Hanebeck稱,“中國客戶要求對一些很難更換的部件進行本地化生產,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將部分產品轉移到中國代工廠,我們在中國有自己的后端,這樣我們就可以解決中國客戶在供應安全方面的擔憂。”
不過,Jochen Hanebeck沒有給出在中國生產的具體目標,“這最終取決于產品組和市場的發展。”
恩智浦:將打造中國芯片供應鏈
和英飛凌情況類似,恩智浦也指出中國芯片供應鏈的重要性。
恩智浦執行副總裁Andy Micallef在參與VSMC晶圓廠動工典禮的是時候透露,將為客戶建立一條中國芯片供應鏈。
“我們將建立一條中國供應鏈。我們今天正在與合作伙伴一起建設。對于那些想要中國供應鏈的客戶,我們將具備這種能力。”他補充道,恩智浦已經與中芯國際建立持續的業務關系,并且正在研究與臺積電南京工廠和華虹半導體的子公司建立合作的可能性。
Micallef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和電信市場,恩智浦在試圖找到一種方式,為那些需要在中國境內生產能力的客戶提供服務。目前恩智浦在中國天津擁有一家測試和封裝工廠,但在中國還沒有前端制造業務。
意法半導體:40nm MCU由華虹代工
和英飛凌和恩智浦的表態不同的是,意法半導體逐步披露后續在中國的合作細節。
11月21日,意法半導體在其投資者日活動上宣布,將與中國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華虹宏力合作,計劃在2025年底于中國本土生產40nm MCU,旨在滿足市場需求、優化供應鏈。
意法半導體CEO Jean-Marc Chery表示,中國市場是不可或缺的,是電動汽車規模最大、最具創新性的市場。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與中國本地的制造工廠達成合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意法半導體制造主管Fabio Gualandris認為:“在其他任何地方生產芯片都意味著錯過中國快速的電動汽車開發周期。”。
據介紹,意法半導體的40nm技術集成了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eNVM)和高性能模擬設計能力,能夠滿足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領域的多樣化需求。通過此次合作,意法半導體的技術實力與華虹宏力的本地化制造能力結合,不僅提升了產品質量,還優化了成本結構,進一步增強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這也符合其“中國設計、中國創新、中國制造”的本地化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意法半導體持續加大與中國企業的合作。
2023年,意法半導體就曾與國內企業三安光電合作,在重慶建立了一家合資晶圓制造廠,用于8英寸碳化硅芯片的制造,第一階段產能可達5 kwpm(千片/每月),第二階段產能可達10 kwpm(千片/每月)。另外,意法半導體還在中國深圳設立了封裝測試廠。
據IDC預計,到2027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超過880億美元,半導體企業在汽車產業鏈中的關注度和重要性進一步提升。而中國已連續15年蟬聯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2023年我國生產汽車3016萬輛,超過第二至第五大汽車生產國的汽車產量之和(2970萬輛)。
這意味著,中國市場對汽車芯片的需求量全球領先。貝哲斯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及中國市場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分別為2793.64億元、658.18億元,中國占比達23.56%。也就是說,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芯片市場。
-
英飛凌
+關注
關注
66文章
2183瀏覽量
138645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123瀏覽量
350980 -
恩智浦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857瀏覽量
107309 -
意法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1文章
3126瀏覽量
108592 -
汽車芯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56瀏覽量
4338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