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深度融合,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構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體系,持續提升城市設施韌性、管理韌性、空間韌性,推動城市安全發展。
《意見》明確,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對韌性城市建設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推動建成一批高水平韌性城市,城市安全韌性持續提升,城市運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安防相關重點任務
《意見》提出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發展智慧住區、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開展數字家庭建設、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搭建完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保障網絡和數據安全等,和安防密切相關任務,經挑選如下:
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
深入開展市政基礎設施普查,建立設施信息動態更新機制,全面掌握現狀底數和管養狀況。編制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行動計劃,因地制宜對城鎮供水、排水、供電、燃氣、熱力、消火栓(消防水鶴)、地下綜合管廊等市政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和智能化管理。
加快重點公共區域和道路視頻監控等安防設備智能化改造
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建設,新建市政基礎設施的物聯設備應與主體設備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老舊設施的智能化改造應區分重點、統籌推進,逐步實現對市政基礎設施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測、模擬仿真、情景構建、快速評估和大數據分析,提高安全隱患及時預警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保障市政基礎設施安全運行。
建立涵蓋管線類別齊全、基礎數據準確、數據共享安全、數據價值發揮充分的地下管網“一張圖”體系,打造地下管網規劃、建設、運維、管理全流程的基礎數據平臺,實現地下管網建設運行可視化三維立體智慧管控。
強化燃氣泄漏智能化監控
嚴格落實管道安全監管巡查責任,切實提高燃氣、供熱安全管理水平。落實居民加壓調蓄設施防淹和安全防護措施,加強水質監測,保障供水水質安全。
加強對城市橋梁、隧道等設施的安全運行監測
統籌管網與水網、防洪與排澇,健全城區排澇通道、泵站、閘門、排水管網與周邊江河湖海、水庫等應急洪澇聯排聯調機制,推動地下設施、城市軌道交通及其連接通道等重點設施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強化地下車庫等防淹、防盜、防斷電功能。
發展智慧住區
支持有條件的住區結合完整社區建設,實施公共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與管理,提高智慧化安全防范、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建立健全數字賦能、多方參與的住區安全治理體系,強化對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住區消防車通道、安全疏散體系等隱患防治,提升城市住區韌性。
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
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依托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數據和底圖,全面動態掌握房屋建筑安全隱患底數,重點排查老舊住宅電梯、老舊房屋設施抗震性能、建筑消防設施、消防登高作業面和疏散通道等安全隱患,形成房屋建筑安全隱患數字檔案。
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動態更新機制,強化數據共享,在城市建設、城市更新過程中同步更新房屋建筑的基礎信息與安全隱患信息,逐步建立健全覆蓋全面、功能完備、信息準確的城市房屋建筑綜合管理平臺。
開展數字家庭建設
以住宅為載體,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實現系統平臺、家居產品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跨終端共享的統一操作系統生態,提升智能家居設備的適用性、安全性,滿足居民用電用火用氣用水安全、環境與健康監測等需求。
對新建全裝修住宅,明確戶內設置基本智能產品要求,鼓勵預留居家異常行為監控、緊急呼叫、健康管理等智能產品的設置條件。
鼓勵既有住宅參照新建住宅設置智能產品,對傳統家居產品進行電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改造。在數字家庭建設中,要充分尊重居民個人意愿,加強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
搭建完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加強對城市運行管理服務狀況的實時監測、動態分析、統籌協調、指揮監督和綜合評價,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服務“一網統管”。
加快構建國家、省、城市三級平臺體系,加強與城市智能中樞等現有平臺系統的有效銜接,實現信息共享、分級監管、協同聯動。
完善城市運行管理工作機制,加強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與應急管理、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水利、商務、衛生健康、市場監管、氣象、數據管理、消防救援、地震等部門城市運行數據的共享,增強城市運行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開展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常態化綜合評價,實現評價結果部門間共享。
保障網絡和數據安全
嚴格落實網絡和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傳感設備和智慧應用安全管控,推進安全可控技術和產品應用,加強對重要數據資源的安全保障。
強化網絡樞紐、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抗毀韌性,建立健全網絡和數據安全應急體系,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監測、通報預警和信息共享,全面提高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風險抵御能力。
創新體制機制
創新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探索建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運作機制和商業模式。創新完善投融資機制,拓寬投融資渠道,推動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
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鼓勵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強化政策引導。按照風險可控、商業自主的原則,優化金融服務產品,鼓勵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增加中長期信貸投放,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安防”頻頻出現在多項國務院政策文件中。
2024年部分涉及“安防”的政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1月21日,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著重在安全理念、安全責任、安全規劃、安全法治、安全標準、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質等方面補短板、強弱項,切實提高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提出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
一是圍繞建設新型城鎮化,結合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以城市生命線工程、安防等為重點,分類推進更新改造。
二是推動地下管網、橋梁隧道、窨井蓋等城市生命線工程配套物聯智能感知設備建設。
三是加快重點公共區域和道路視頻監控等安防設備改造。
提出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即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等多種方式,持續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積極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
《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
7月31日,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
在第五條實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中,《計劃》提出加快補齊城市安全韌性短板,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計劃》提出以消防、安防等配套設施更新為重點,扎實推進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在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中,《計劃》提出同步加強物聯感知設施部署和聯網監測,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現代化。
在推進綠色智慧城市建設中,《計劃》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8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其中在居住服務消費中,《意見》提出推廣智能安防、智慧停車、智能門禁等新模式,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和居住體驗。
在數字消費中,《意見》提出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構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等消費新場景,加快無人零售店等新業態布局,開展數字家庭建設試點,更好滿足居民家居產品智能化服務需求。
盡管今年以上政策的利好針對的是安防行業不同的領域,甚至有些場景需求極其碎片化。但是,深耕碎片化市場恰恰是安防企業的優勢。
從平安城市到雪亮工程,從智慧城市到韌性城市,相信隨著韌性城市建設的逐步推進,安防行業的新一輪機會又來了。
源自網絡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694瀏覽量
373916 -
安防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54瀏覽量
626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