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在《望海潮》里說,“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發源于唐古拉山脈的長江,跨越六千三百公里,在即將入海時形成了大片沖積平原,被稱為長江三角洲。這里的人們盡一切可能利用長江帶來的水力之便。肥沃的土地,便捷的航運,魚米之鄉帶來商賈與科技的興起。人們充分利用這些生產要素,幾千年來把長三角建設成了世界聞名的富庶之鄉。
如今,這里的人們正在利用一種全新的生產要素,讓它像長江水一樣湍流不息,哺育桑梓——這種生產要素叫作數據。
11月30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數據管理部門共同宣布,建立長三角數據專題合作機制,首次明確加快推進長三角在數據領域的一體化。
我們都知道,數據就像江河。江水的流動便利了航運,而數據同樣是在流通中才能創造價值,促進千行萬業創新。江河能夠流通覆蓋的區域越廣,對經濟生產帶來的價值就越大,數據也是開放范圍越大就能夠帶來更大價值。在數據要素明確成為第五生產要素的今天,長三角數據一體化建設的意義難以估量。
長三角數據一體化,為何能開時代之先?是什么支撐了長三角的數據要素高效、安全流動?
讓我們來到長三角這片數智沃土,看看這里如何把奔流的數據要素,變成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新長江。
數據高效流通,正在成為區域發展與經濟提升的新動力。2023年12月國家數據局發布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各地方開始全面提升數據要素利用規劃,積極建設數據流通基礎設施。
在“數據要素×”行動當中,公共數據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公共數據覆蓋面立體,涉及國計民生的各個方面,且有著超高的數據可信性。讓公共數據流動起來,成為第五生產要素煥發價值的新起點。
2024年10月,兩辦《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正式發布。其中提出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充分釋放公共數據要素潛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進行系統部署,國家數據局以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及可信數據空間等配套政策進一步明確工作要求。
為了承接政策趨勢,抓住時代機遇,作為經濟重鎮與產業中心的長三角,同樣肩負起了數據高地的重任。長三角多個城市承接了國家數據局關于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數據空間建設試點任務。
在此基礎上,長三角數據一體化更進一步,準備率先打造一體化數據市場,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與這項事業的開創性同時存在的,是其中必然面臨的挑戰。長三角數據一體化,需要解決從數據留存到流通、應用的一系列問題,其中包括:
1.公共數據來源復雜,涉及面極廣,能不能有效采集、留存、管理數據是首要挑戰。
2.數據流通過程中,需要做到高效與可信兼顧。這給數據基礎設施帶來了極大挑戰。
3.數據不僅要流通,更要應用。如何以智能化手段,在應用側讓數據煥發價值是一場復雜的考驗。
4.公共數據一體化,安全是萬事之本。如何獲得可靠的安全保障是數據要素煥發價值的根本要求。
為了應對這些難題,長三角的各個城市在政務云和政務大數據的基礎上探索前行。
大型政企激活數據要素價值,首先就會想到華為。從2012年華為深耕政務云市場開始,至今已在全球累計服務了超過900個政務云項目。另一方面,華為將自身17年數據治理經驗進行沉淀,形成了著名的華為數據之道。
華為數據之道與政務云經驗實踐相結合,提出“政務數據之道”。它幫助客戶開展政務數據治理的頂層規劃和數據架構設計,構建統一的“數據底座”和“數據標準”。
在“政務數據之道”基礎上進一步疊加數據可信流通和安全保障的能力,形成了華為云Stack數據要素流通解決方案。這一方案可以提供全鏈條服務,宛如一座高效運轉的“數據工廠”。為了打牢數據要素開發利用的基礎,為政企客戶提供全棧自主創新的數據底座,建設安全可靠的“數據廠房”;在數據治理階段,搭建了數據向可交易數據產品和AI語料集轉化的兩條高效“生產線”,其中DataArts Studio數據治理中心可以一站式實現數據匯聚、分類、治理、開發,ModelArts數據工程套件能為大模型訓練高質量供數;在數據流通階段,方案提供可信智能計算、交換數據空間、數據API等服務,滿足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構建“可信、可控、可證”的數據交換能力,建設了一張安全可信的“數據物流網絡”;在數據應用階段,方案可以基于智能數據洞察DataArts Insight實現BI自然語言交互體驗、知識搜索引擎LakeSearch實現海量數據精準搜索,各類數據隨需調閱、智能分析,助力政府和企業高效決策。
而在備受關注的安全領域,方案可以通過區塊鏈服務的事前授權、事中存證、事后審計能力,讓數據要素流通主體的行為可舉證、可追溯,并結合云原生安全體系,布設符合監管和合規要求的“安防系統”。
從最終價值上看,華為云Stack數據要素流通方案可以實現:
1.基于創新數據工程,讓數據供得出。
2.基于可信數據流通,讓數據流得動。
3.基于智能數據生成,讓數據用得好。
4.基于全鏈數據安全,讓數據保安全。
在電商與物流產業的極速發展下,長三角發展了包郵區的概念,而在數據一體化趨勢,以及對數據要素流通能力的大力建設下,長三角正在變成新的“包數區”。
數據要素,正在實踐中形成新的東南形勝。
長三角數據領域一體化涉及的領域眾多,事項復雜。具體而言,長三角數據領域一體化合作重點將在八方面發力,包括數據安全可信流通、算力資源合作發展、長三角“一網通辦”、數據市場一體化、數字經濟統籌協同、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長三角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公共數據開發利用。
目前,三省一市在數據領域已經開展了多項探索。這些圍繞數據要素的行動,都展現出對數據基礎設施和數智化能力的極高要求,而華為云Stack一次次經受住了考驗。
在上海,我們可以看到上海數據集團作為上海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構,依托城市級數據空間基礎設施“天機?智信”,為本地40多家金融機構提供16大類的公共數據調用服務,支持信貸額度6800億左右。
同時,上海楊浦區基于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臺,建設了公共數據專區。通過市區兩級協同、區社會數據等多源數據融合,激發公共數據價值,賦能商業選址、園區運營等商貿流通場景創新。
在南京,能看到南京市以公共數據為著力點,依托南京市新一代政務云建設了可信數據空間。其核心數據流通技術采用數據使用控制、隱私計算服務和數據API服務能力,從而滿足不同密級數據的流通需求,保證數據在授權、加工、運營過程中可信、可控、可證,創新性地實現了數據的可信開發利用和安全流通,實現“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確保公共數據的機密性和完整性,同時保障公共數據價值的安全釋放。
在安徽省,安徽與華為云一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政務數據之道”新模式,開展全省“數據工程”,基于五層數據模型,重塑全省數據架構。以業務對象為核心,打破部門邊界,形成數據業務統一語言。當前安徽省已經初步梳理27個業務域,300多個主題域,4000多個業務對象。其首批數據架構目錄已正式發布,通過全省統一的數據架構,為數據使用方提供一站式“找數、用數、評數”,解決過去數據不可見、流程拉通難、數據質量差等難題。
這些成果背后,華為云Stack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長三角數據一體化的大勢,就是在一省一市,一個個具體項目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實現的。
匯聚每一滴數據之水,才有長三角波瀾壯闊的數據江流。
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歷來為天下之先,而從長三角數據一體化的腳步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地區未來如何開啟數據要素之路,讓數據要素帶來新質生產力的回響。
首先,長三角數據一體化能夠實現,離不開對時代機遇的準確把握,自己對數據要素本質的深刻理解。數據只有在流通、公開、使用中才有生產要素價值,瞄準這一戰略高點,長三角又一次選擇了果斷出發。
其次,數據要素流通需要系統化的配套服務與政策支持。推動長三角數據一體化,建立在三省一市充分的數據政策與數據配套設施建設基礎之上,只有齊備的數據體系,才能迎來更大規模的數據開放共贏。
最后,激活數據要素的根基是數據基礎設施。只有選擇先進、可信的數據流通底座,才能實現長足的數據要素發展。
做到這些事,數據要素才能像長江之水源源不絕。接下來,生產力將因“數據要素×”行動而解放,新一代科技體系將在數據流通的基礎上持續創新。
新質生產力的時代浪花從中激蕩而出。數據要素正成為新的長江,哺育長三角走向新的繁榮。
審核編輯 黃宇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807瀏覽量
2689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