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香港大學計算和數據科學學院俞益洲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發表于 AAAI 2025 的論文——SparX,一種強化 Vision Mamba 和 Transformer 的稀疏跳躍連接機制,性能強大,代碼已開源。
論文標題: SparX: A Sparse Cross-Layer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Hierarchical Vision Mamba and Transformer Networks
論文鏈接:
https://arxiv.org/abs/2409.09649
代碼鏈接:
https://github.com/LMMMEng/SparX
摘要
香港大學計算和數據科學學院俞益洲教授 (https://i.cs.hku.hk/~yzyu/index.html) 及其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層間稀疏跳躍連接機制 --- Sparse Cross-Layer Connection Mechanism (SparX),可以有效提升包含 Vision Mamba 和 Transformer 在內的 Vision Backbone 的性能。
不同于常規的 Vision Backbone 通過堆疊相同的基礎模塊來搭建網絡架構,SparX 受到了人類視覺系統中神經節細胞 (Retinal Ganglion Cell) 的啟發, 將網絡的基礎模塊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神經節層 (Ganglion Layer) 和常規層(Normal Layer)。
前者具有更高的復雜度和連接度,類似于視覺系統中的神經節細胞,而后者的連接度和復雜度都較低,類似于視覺系統中的常規細胞。通過交叉堆疊 Ganglion Layer 和 Normal Layer 構建了一種新的 Vision Backbone 網絡,在圖像分類、語義分割和目標檢測中展現了強大的性能。
例如,基于 SparX 構建的 Vision Mamba 模型 SparX-Mamba 相較于強大的 VMamba 仍有明顯提升:雖然參數量更少,SparX-Mamba-T 在 ImageNet-1K 上的 Top-1 準確率仍超越 VMamba-T 1%。此外,SparX-Mamba 在語義分割和目標檢測任務上同樣具備突出的性能,展現了 Mamba 模型在學習長距離關聯方面的優越性。
動機
隨著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和狀態空間模型(State Space Models 或 SSMs)在 NLP 任務中的優異表現,許多工作將這些方法成功應用到了視覺領域,例如 Swin-Transformer 和 VMamba。 目前主流的 Vision Backbone 模型的設計策略為構建新的 token mixer,并據此來構建視覺網絡。然而,不同層輸出的特征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和冗余度,因此,尋找這些特征之間的互補性,并且移除冗余的特征可以進一步提升網絡的表征能力,進而提升性能。 雖然一些先前的工作(例如 DenseNet)已經利用了不同網絡層的交互和復用來提升性能,但是 DenseNet 中的稠密連接具有較高的計算復雜度,使其難以直接用于比卷積更加復雜的和 SSM 算子。因此,設計一種高效的神經連接機制來挖掘和利用網絡的層間互補性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索。
方法
以基于 Mamba 的模型為例,在 SparX 中 Ganglion Layer 包含用于提取局部信息的動態位置編碼(Dynamic Position Encoding (DPE)),用于實現層間信息交互的 Dynamic Multi-layer Channel Aggregator (DMCA),和用于空間上下文信息建模的視覺狀態空間模型(Visual State Space Model 或 VSS),而 Normal Layer 則沒有 DMCA 模塊。
此外,SparX 引入了兩條新的跨層連接規則:
1. Sparse Ganglion Layers 將一組具有均勻間隔的層指定為更加復雜且連接度更高的 ganglion layers,而所有其余層則為復雜度和連接度都較低的 normal layers。為了控制ganglion layers的密度,進而控制網絡的復雜度和連接度,研究團隊引入了一個步長參數 S,即S=兩個最近的ganglion layers之間的normal layers的層數加一。
此外,該規則定義了兩種不同的連接類型:ganglion layer 和 norma layer 之間的內連以及兩個 ganglion layers 之間的互連。為了讓網絡具備強大的層間特征交互且具有高效性,ganglion layer 只與處于自身和最近的前一個 ganglion layer 之間的那些 normal layers 建立內連,但是同時與多個先前的 ganglion layers 建立互連。
這種設計是因為:ganglion layer 可以被視為網絡的“信息中心”,從最近的 normal layer 收集信息并與其他 ganglion layers 交換信息。一個簡單的例子為:如果一個網絡有 8 層并設置 S=2,則 normal layer 的索引為 {1, 3, 5, 7},而 ganglion layers 的索引為 {2, 4, 6, 8}。
2. 跨層滑動窗口(Cross-layer Sliding Window)旨在進一步提升網絡高效性,其設計背后的動機是:盡管上述層間連接方式具有稀疏性,深層網絡仍可能因需要存儲和訪問大量先前的特征圖而產生較高的顯存消耗。為此,受啟發于經典的空間滑動窗口,引入另一個超參數 M 來限制每個 ganglion layer 僅與先前的 M 個最接近的 ganglion layers 建立互連。
基于這兩條新規則,即使沒有直接連接,語義信息仍然可以通過相對稀疏的內連和互連從較淺的網絡層快速傳遞到較深的網絡層。圖 1 展示了一個 SparX (S=2, M=2) 的示例。
▲圖1. Mamba-based SparX示例
為了選擇性地從先前網絡層的特征中挖掘有用的特征,從而動態的建模層間交互,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簡單有效的 DMCA 模塊。如下圖所示,DMCA 用當前層特征作為 query,用先前層的特征作為 key/value 來構建 channel-wise cross attention。構建 channel attention 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通道之間的信息交互,從而獲得更好的性能。
▲圖2. DMCA架構圖
實驗結果
圖像分類:SparX 在大規模數據集 ImageNet-1K 上表現出了卓越的性能,相較于現有方法,展現出更為出色的性能以及更好的 tradeoff。如表 1 所示,SparX-Mamba-S 僅以大約一半的參數量和 FLOPs 就超越了 VMamba-B 的性能。
如表 2 所示,對 SparX 在 ADE20K 上也進行了全面的評估,其性能在與一些強大的 Vision Backbones 的比較中脫穎而出,并且有著好的 tradeoff。
如表 3 所示,在 COCO 2017 數據集上,SparX 同樣展示出了更優的性能。值得注意的是,當使用更加強大的訓練條件(3× schedule)時,SparX 展現了更加顯著的性能提升。
▲表3. COCO目標檢測和實例分割性能對比
通用性實驗
研究團隊用經典的 Swin-Transformer 測試了 SparX 的通用性,為了保持公平對比,micro 設計嚴格保持了和 Swin 原始設計一致,例如完全相同的 patch embedding 和 token mixer。如表 4 所示,SparX 在不同任務上均取得了顯著的性能提升。
▲表4. SparX用于Transformer架構時的性能
消融實驗
為了驗證 SparX 的有效性,研究團隊構建了兩種不同的稠密連接模型:1)Dense Ganglion Connections (DGC-Mamba-T):移除跨層滑動窗口(Cross-layer Sliding Window)來消除互連稀疏性;2)DenseNet-style Network (DSN-Mamba-T):完全按照 DenseNet 的策略來構建模型。
如表 5 所示,SparX 在保持最優性能的前提下還具備高效性。
▲表5. SparX和Dense Connection的對比
可視化實驗
Centered Kernel Alignment (CKA) 分析:不難發現,在表 5 消融實驗中,連接度更高的模型(DGC 和 DSN)并沒有帶來性能提升。為了尋找背后的原因,我們進行了模型的 CKA 分析。 如圖 3 所示,VMamba-T 每一層學習到的特征與相鄰層非常相似,說明了模型具有大量的特征冗余。此外,DGC 和 DSN 模型可以學習到更加多樣化的特征,降低了特征冗余度。與這些方法相比,SparX 不同層的特征更加多樣化,從而具有更加強大的特征表達,這也是其性能更好的原因。
▲圖3. CKA可視化
有效感受野(Effective Receptive Field 或 ERF)分析:如圖 4 所示,SparX-Mamba 和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感受野,進一步說明了 SparX 對模型表征能力的增強效果。
▲圖4. Effective Receptive Fields可視化
-
開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3391瀏覽量
42623 -
連接
+關注
關注
2文章
96瀏覽量
20999 -
Vision
+關注
關注
1文章
199瀏覽量
18222
原文標題:AAAI 2025 | 港大提出SparX:強化Vision Mamba和Transformer的稀疏跳躍連接機制
文章出處:【微信號:tyutcsplab,微信公眾號:智能感知與物聯網技術研究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