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LED發光材料市場規模:2023年,全球OLED發光材料市場規模約6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8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超10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億元人民幣。
國產化率:約20%,高端發光材料被國外壟斷,中低端材料國產化已起步。
國外企業清單:美國UDC(約25%)、德國默克(約20%)、日本出光興產(約15%)、韓國三星SDI(約12%)、日本住友化學(約8%)
國內企業清單:奧來德、萬潤股份、海譜潤斯、北京夏禾、濮陽惠成、萊特光電、瑞聯新材、阿格蕾雅等
2、液晶材料市場規模:2023年,全球液晶材料市場規模約5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8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約7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150億元人民幣。
國產化率:約40%,中低端液晶材料基本國產化,高端材料仍需進口。
國外企業清單:德國默克(約25%)、日本JNC(約20%)、日本DIC(約18%)、韓國LG化學(約10%)、美國杜邦(約5%)
國內企業清單:誠志永華、八億時空、飛凱材料、江蘇和成、煙臺顯華、中節能萬潤等
3、偏光片市場規模:2023年,全球偏光片市場規模約13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25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約18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400億元人民幣。
國產化率:約35%,高端偏光片依賴進口,普通偏光片國產化較好。
國外企業清單:韓國三星SDI(約22%)、日本住友化學(約20%)、日本日東電工(約18%)、韓國LG化學(約15%)、日本三立化學(約8%)
國內企業清單:三利譜、盛波光電、杉金光電、恒美光電、奇美新材
4、玻璃基板市場規模:2023年,全球玻璃基板市場規模約15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2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約20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300億元人民幣。
國產化率:約30%,高世代玻璃基板技術仍被國外把控,低世代有一定國產化成果。
國外企業清單:美國康寧(約35%)、日本旭硝子(約30%)、日本電氣硝子(約20%)、韓國三星康寧(約10%)、德國肖特(約5%)
國內企業清單:
東旭光電:是中國本土重要的玻璃基板生產企業,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經超過了電氣硝子,并且預計出貨量還將繼續提升。
彩虹股份:主要業務是基板玻璃、顯示面板,并已形成了全球唯一的具有 “面板 + 基板” 上下游產業聯動效應的產業布局。
京東方:基于自身技術積累構建以 tgv 為特色的半導體解決方案,已啟用標準 510x515mm 玻璃芯板及封裝載板,封裝尺寸為 50x50mm,8(2+3+3)層,具備高強度、低翹曲的優勢。
沃格光電:業務布局涵蓋光電玻璃精加工、背光及顯示模組、車載顯示觸控模組、高端光學膜材模切、玻璃基半導體先進封裝載板等模塊,湖北通格微作為其玻璃基 tgv 技術在 microled 新型顯示及半導體先進封裝載板材料領域應用的實施主體,產能建設穩步向前推動。
廈門云天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面向新興半導體產業的先進封裝與系統集成,披露其先進封裝技術 —— 晶圓級封裝(throughglassvia,tgv)出貨量已突破 2 萬片大關。
5、彩色濾光片市場規模:2023年,全球彩色濾光片市場規模約8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12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約10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180億元人民幣。
國產化率:約45%,中低端彩色濾光片國產化程度較高,高端產品部分依賴進口。
國外企業清單:日本住友化學(約28%)、日本凸版印刷(約22%)、韓國三星SDI(約20%)、日本大日本印刷(約15%)、韓國LG化學(約10%)
國內企業清單:萊寶高科、長信科技、歐菲光、水晶光電、合力泰
6、有機硅材料(用于顯示面板封裝等)市場規模:2023 年,全球有機硅材料在顯示領域的市場規模約 15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 20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全球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20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達到 30 億元,隨著顯示技術對封裝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有機硅材料的需求持續增長。
國產化率:35% 左右。國內企業在中低端有機硅材料上有一定產量,但高端顯示面板封裝用有機硅材料,如高純度、低模量、高耐候性的有機硅產品,仍依賴進口,以保障顯示面板的長期穩定性和可靠性。
國外企業清單:美國陶氏化學(約 25%)、日本信越化學(約 20%)、德國瓦克化學(約 15%)、法國阿科瑪(約 10%)、美國杜邦(約 8%)
國內企業清單:合盛硅業、新安股份、東岳硅材等
7、光刻膠(顯示面板制造用)市場規模:2023 年,全球顯示面板光刻膠市場規模約 18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 25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 25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增長至 35 億元,隨著顯示面板制造工藝的不斷升級,對光刻膠的需求也在增加。
國產化率:20% 左右。在低端光刻膠領域,國內已實現一定程度的國產化替代,但在高端顯示面板制造用光刻膠,如用于高分辨率、高精度面板制造的光刻膠產品方面,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國內企業在技術研發和量產能力上與國外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國外企業清單:日本信越化學(約 25%)、日本 JSR(約 20%)、日本東京應化(約 15%)、美國陶氏化學(約 10%)、德國巴斯夫(約 8%)
國內企業清單:鼎材科技、欣奕華等
8、靶材(用于顯示面板濺射鍍膜)市場規模:2023 年,全球顯示面板靶材市場規模約 12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 15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全球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18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達到 22 億元,隨著顯示面板向大尺寸、高清晰度發展,對靶材的需求持續上升。
國產化率:30% 左右。國內企業在中低端靶材生產上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高端顯示面板用靶材,如高純度、高精度的金屬靶材和氧化物靶材,仍依賴進口,以滿足先進顯示面板制造工藝的要求。
國外企業清單:日本日礦金屬(約 25%)、美國霍尼韋爾(約 20%)、日本東曹(約 15%)、德國世泰科(約 10%)、美國普萊克斯(約 8%)
國內企業清單:有研新材、江豐電子、阿石創等
9、光學膜(用于顯示面板增亮、抗反射等)市場規模:2023 年,全球顯示光學膜市場規模約 15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 20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全球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20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達到 30 億元,隨著顯示技術對光學性能要求的提高,光學膜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
國產化率:35% 左右。國內企業在中低端光學膜產品上有一定產量,但高端光學膜,如用于高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顯示設備的高透過率、低反射率、高硬度光學膜產品,仍需進口,以滿足消費者對顯示效果的高要求。
國外企業清單:日本住友化學(約 25%)、美國 3M(約 20%)、韓國 SKC(約 15%)、日本東麗(約 10%)、德國拜耳(約 8%)
國內企業清單:康得新、激智科技、長陽科技等
10、導光板(用于液晶顯示背光源)市場規模:2023 年,全球導光板市場規模約 8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 10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全球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10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達到 15 億元,隨著液晶顯示技術的廣泛應用,導光板作為背光源的關鍵部件,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國產化率:50% 左右。國內企業在導光板的生產上已具備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部分產品已實現國產化,但在高端導光板,如用于超薄、高亮度顯示面板的導光板產品方面,國外企業在光學設計和制造工藝上仍具有一定優勢,國內企業在技術升級和產品優化上還需進一步努力。
國外企業清單:日本三菱麗陽(約 25%)、韓國三星 SDI(約 20%)、日本旭化成(約 15%)、德國拜耳(約 10%)、美國科思創(約 8%)
國內企業清單:蘇州天祿光科技、東莞光陣顯示器制品、中強光電等
11、量子點材料市場規模:2023 年,全球量子點材料市場規模約 10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為 15 億元。隨著量子點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認可度的提高,預計到 2030 年,全球量子點材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30 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將達到 45 億元,成為顯示材料領域中極具潛力的新興市場。
國產化率:國產化率約 40%。在高端量子點材料,如用于高色域、高穩定性量子點顯示的核心材料方面,國外企業仍具有技術優勢,國內企業在產品性能和穩定性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以滿足量子點顯示技術向更高水平發展的需求。
國外企業清單:美國納幕爾杜邦(約 30%)、德國巴斯夫(約 20%)、韓國三星 SDI(約 15%)、日本住友化學(約 10%)、美國 3M(約 8%)
國內企業清單:納晶科技、蘇州星爍納米科技、廣東普加福光電科技等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19瀏覽量
224617 -
材料
+關注
關注
3文章
1254瀏覽量
27378 -
液晶材料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71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