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介紹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本文主要介紹一路一帶對高端裝備制造帶來的機遇和深遠影響,以及高端裝備制造應該如何積極的走出國門,具體的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帶一路為高端裝備制造帶來的機遇
“一帶一路”未來10年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需求總額約合50億元人民幣,市場空間廣闊,為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帶來重大機遇。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16日發表了這份題為“一帶一路”助推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研究報告。
報告稱,“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需求約1.12萬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重為29%。
從中亞地區和東盟國家來看,除了新加坡外,大部分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均不是很高,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落后,這些國家未來對鐵路、管線、機場、港口、核電、電信等能源設備和基礎設備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這就為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
除基礎設施投資外,沿線國家加強產業投資與合作,特別是深化裝備制造業的投資與合作,是各國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需要,是促進沿線各個國家社會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徑,是“一帶一路”戰略建設的重點領域。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裝備制造業將順應“一帶一路”沿線眾多國家的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積極鼓勵和支持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去”到這些國家投資創業。
報告建議,中國政府建立健全不同層次的雙邊與多邊合作機制,全面加大對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各類中介機構的支撐引領作用,督促裝備制造企業履行有關社會責任,重點加強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人才保障。
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已突破20萬億元人民幣,占全球裝備制造業比重已經超過三分之一,穩居世界第一。裝備制造業中的高鐵、核電等多個領域已經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具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
一帶一路對高端裝備制造的影響
數據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26個,輻射范圍約44億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63%;經濟總量21萬億元人民幣,占全球總量的29%。亞投行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絲路基金中國出資400億美元。借助“一帶一路”推動中國裝備走向國際市場,優化外貿結構,既能促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也對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1、機遇與挑戰
“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將為“一帶一路”戰略做好堅實的產業基礎支撐。機械制造“走出去”,是在產能合作、盤活存量的基礎上,同步推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一是要將“一帶一路”周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重大國際基礎建設項目與裝備優勢產能“走出去”緊密結合起來,以“工程”帶“產業”;二是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按照國際慣例和商業原則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
2、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市場空間廣闊,其沿線眾多國家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均低于30%,今后這些國家的固定資本形成將會經歷一個較快的增長過程。這些國家未來對鐵路、管線、機場、港口、核電、電信等能源設備和基礎設備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這就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
3、深化產業投資方面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深化裝備制造業的投資與合作,是各國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需要,促進沿線各個國家社會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徑。我國裝備制造業將順應“一帶一路”沿線眾多國家的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積極鼓勵和支持我國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去”到這些國家投資創業。國內有條件的裝備企業可以采取合作投資建設相關產業園區,或者到科技水平較高的國家或地區建立研發中心,充分利用東道國科技和人才資源,促進當地產業升級和增加就業,提升我國裝備制造相關企業的綜合實力。
4、技術輸出方面
“一帶一路”的東端是繁榮的亞太經濟圈,而西端則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國和中亞地區則正處于中間的經濟凹陷帶。“一帶一路”沿線的許多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渴望搭乘中國經濟快車的意愿強烈,技術需求旺盛。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日漸趨于成熟,已經擁有一批具有較高競爭力的新技術和新產品;與此同時,國內一些重點領域內的中國制造技術已經從原來的完全依靠從國外引進轉變為主動向國外輸出,中國制造的技術溢出效應開始顯現。
高端裝備制造業如何走出去
1、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高端制造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正改變著中國制造業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并引發高端制造產品研發、設計和實驗的重大變革;新一代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技術和新平臺的不斷涌現將大大改變傳統的設備制造產業變遷模式和產業生態鏈接;低成本大規模制造和小批量個性化生產相結合將成為新時期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綠色化、服務化日漸成為高端裝備制造業轉型發展的新趨勢。失去了國家自主創新的核心競爭力,中國高端裝備就沒有生命力和可持續性發展,必須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全面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
2、充分發揮各類咨詢機構的支撐引領作用
在我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各類咨詢機構的支撐引領作用。針對我國當前裝備企業“走出去”面臨的國際化服務體系欠缺問題,可由政府有關部門牽頭,組織建立一批專業化的咨詢機構,為我國裝備企業“走出去”提供戰略規劃、法律、信息、審計、知識產權和認證等多種服務。鼓勵各類行業協會在裝備企業“走出去”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鼓勵行業協會更多了解一些國外市場需求、東道國產業發展政策、主要競爭對手情況等信息。
3、建立健全不同層次的雙邊與多邊合作機制
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要想在國際舞臺上分一杯羹,就必須通過多邊協調機制,建立穩妥的“一帶一路”沿線政府間合作共贏機制,提升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國際影響力。有關方應積極推進和籌建雙邊或多邊的產業投資合作基金,為國家間的產業發展與投資提供資金支持;也可以采取包括定向發行專項債券等方式,為我國有關裝備企業走出去提供融資支持。
4、加快塑造高端裝備中國制造品牌
在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打響“高端裝備中國制造”品牌,順應“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是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務實之策,也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推動質量提升及品牌創建的重要體現。“中國制造”代表著國家形象,必須高標準高起點定位,把“中國制造”品牌打造成市場與社會公認,集質量、技術、服務、信譽為一體,具有豐富文化內涵,以質量和誠信為核心的區域綜合品牌,使之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典范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
5、重點加強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人才保障
針對當前中國制造業跨國領軍人才不足,導致我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過程中出現國際化人才嚴重短缺問題,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及時補上這一短板。一是重點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努力加快高端裝備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專家隊伍建設;二是逐步加大對跨國經營管理復合型人才的培訓,要堅持政府扶持和企業自我培育相結合;三是進一步加強對海外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重點打造國際化人才交流平臺,為我國裝備制造業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
-
高端裝備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瀏覽量
17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