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SiC碳化硅功率PIM模塊BMS065MR12EP2CA2替代IGBT模塊FP35R12N2T7_B67的綜合技術優勢分析
FP35R12N2T7_B67是集成有源PFC(維也納整流)和逆變的PIM模塊,廣泛應用于商用空調和熱泵驅動。
基本股份的BMS065MR12EP2CA2碳化硅PIM模塊方案全面取代英飛凌用于商用空調和熱泵驅動的FP35R12N2T7_B67模塊。
技術優勢如下:
1. 材料特性優勢
寬禁帶半導體特性:
SiC的禁帶寬度(~3.3eV)遠高于硅(~1.1eV),具備更高的擊穿電場強度(3×10? V/cm vs. 3×10? V/cm),使得SiC模塊可在更高電壓(如1200V及以上)下工作,減少器件體積,提升功率密度。
高熱導率:
SiC的熱導率(4.9 W/cm·K)是硅(1.5 W/cm·K)的3倍以上,顯著改善散熱能力,降低熱阻,從而在相同散熱條件下,結溫更低(仿真中80℃散熱器溫度下表現更優),延長器件壽命。
2. 電氣性能優勢
高頻開關能力:
SiC MOSFET的開關速度比IGBT快5-10倍,開關損耗降低50%以上(仿真中損耗數據更低)。例如,在背靠背轉換器的逆變工況中,高頻開關可減少死區時間,提升系統動態響應。
低導通損耗:
SiC器件的導通電阻(Rds(on))隨溫度變化小,在高溫下仍保持較低值(如25℃至150℃僅增加20%),而IGBT的導通壓降(Vce)隨溫度升高顯著增加,導致導通損耗更大。仿真中BMS065MR12EP2CA2模塊在11kW高功率下仍保持低損耗,印證了這一點。
反向恢復特性:
SiC MOSFET的體二極管反向恢復電荷(Qrr)近乎為零,而IGBT需外置快恢復二極管,其反向恢復損耗在整流工況中占比較高。仿真中BMS065MR12EP2CA2模塊在整流模式下的效率優勢可能源于此。
3. 熱管理與可靠性
結溫控制:
仿真顯示BMS065MR12EP2CA2模塊在相同散熱條件下結溫更低(如11kW工況下結溫<125℃ vs. IGBT可能>140℃),得益于SiC的高熱導率和對稱布局設計,避免局部熱點,提升系統可靠性。
高溫穩定性:
SiC器件可在200℃以上環境中穩定工作(IGBT一般限值150℃),適合高溫應用場景(如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光伏逆變器)。
4. 系統級設計優化
功率密度提升:
SiC的高頻特性允許使用更小的磁性元件(電感、變壓器),結合低損耗設計,BMS065MR12EP2CA2模塊在8kW至11kW全功率范圍內保持緊湊體積,功率密度較IGBT方案提升30%以上。
拓撲適應性:
BMS模塊支持雙向能量轉換(三相背靠背變換器)拓撲,在整流和逆變模式中均表現高效(仿真中覆蓋多工況),而IGBT因開關損耗和反向恢復問題,在雙向拓撲中效率受限。
EMI優化:
SiC的快速開關可減少電流/電壓過沖,降低EMI濾波需求,簡化系統設計。
5. 經濟性與全生命周期成本
效率提升:
仿真中BMS065MR12EP2CA2模塊效率比IGBT高2%-5%(尤其在4kW以上高功率段),長期運行可顯著降低能源成本。
維護成本降低:
低結溫和高可靠性減少散熱系統復雜度及維護頻率,適用于工業級不間斷電源(UPS)等高要求場景。
6. 技術局限性及驗證需求
成本差異:
國產SiC模塊初期成本已經與進口IGBT模塊持平,并可以通過系統級節能和體積縮減降低整機成本。
驅動兼容性:
SiC MOSFET需更高驅動電壓(通常+18V/-5V),需驗證與現有驅動電路的匹配性。
BASiC基本股份針對SiC碳化硅MOSFET多種應用場景研發推出門極驅動芯片,可適應不同的功率器件和終端應用。BASiC基本股份的門極驅動芯片包括隔離驅動芯片和低邊驅動芯片,絕緣最大浪涌耐壓可達8000V,驅動峰值電流高達正負15A,可支持耐壓1700V以內功率器件的門極驅動需求。
BASiC基本股份低邊驅動芯片可以廣泛應用于PFC、DCDC、同步整流,反激等領域的低邊功率器件的驅動或在變壓器隔離驅動中用于驅動變壓器,適配系統功率從百瓦級到幾十千瓦不等。
BASiC基本股份推出正激 DCDC 開關電源芯片BTP1521P,BTP1521F,該芯片集成上電軟啟動功能、過溫保護功能,輸出功率可達6W。芯片工作頻率通過OSC 腳設定,最高工作頻率可達1.5MHz,非常適合給隔離驅動芯片副邊電源供電。
對SiC碳化硅MOSFET單管及模塊+18V/-4V驅動電壓的需求,BASiC基本股份提供自研電源IC BTP1521P系列和配套的變壓器以及驅動IC BTL27524或者隔離驅動BTD5350MCWR(支持米勒鉗位)。
結論
基本股份碳化硅PIM模塊BMS065MR12EP2CA2憑借材料特性與設計優化,在效率、熱管理、功率密度及高頻性能上全面超越英飛凌IGBT模塊FP35R12N2T7_B67,尤其適合高功率、高頻率、高溫場景的三相背靠背變換器應用,國產SiC模塊全面取代進口IGBT模塊的技術優勢已為未來功率電子系統升級提供了明確方向。
審核編輯 黃宇
-
SiC
+關注
關注
32文章
3230瀏覽量
65477 -
pim
+關注
關注
0文章
69瀏覽量
21030 -
碳化硅
+關注
關注
25文章
3072瀏覽量
505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基本股份SiC功率模塊的兩電平全碳化硅混合逆變器解決方案
34mm碳化硅(SiC)功率模塊應用在電力電子系統的推薦方案

SiC(碳化硅)模塊設計方案在工商業儲能變流器(PCS)行業迅速普及

國產SiC模塊如何應對25年英飛凌富士IGBT模塊瘋狂的價格絞殺戰
全球功率半導體變革:SiC碳化硅功率器件中國龍崛起
高頻感應電源國產SiC碳化硅模塊替代英飛凌IGBT模塊損耗計算對比

高頻電鍍電源國產SiC碳化硅模塊替代富士IGBT模塊損耗對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