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將2013年稱為中國的“大數據元年”,這一年大數據開始在我國逐漸展開,以勢不可擋的姿態進入企業家們的思想意識,并在社會的各個領域落地實踐。2015年,大數據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到2017年,大數據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也進入爆發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在2月28日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中國的大數據產業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而這些突出的優勢也是我國大數據產業能迅速發展的原因。”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接受媒體記者采訪
鄔賀銓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我國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以下五個顯著的特點:
第一,整體數據量大。我國互聯網網民數和移動通信用戶數相對較多,同時,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因此在這寫領域產生的數據量是全球最多、具備明顯優勢的。
第二,數據品種豐富。例如,在電子商務、手機移動支付等基于互聯網發展的領域,我國走在世界前列,在這些方面都能收集到豐富而全面的數據;另外,我國PC端、手機端的安全軟件基本上都是免費的,這也意味著可以收集到更多樣的用戶網絡行為的數據。
第三,有一批大數據領先企業。不管是像阿里、騰訊、百度、京東這些在全球領先的互聯網企業,還是像航天云網、海爾等國內的傳統制造業企業,自身都非常關注數據的應用,這些企業在推動我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方面起到了引導的作用。
第四,領導層高度重視大數據。我國政府不僅發布了大數據戰略,還專門研究大數據的發展,在十九大報告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上也都提到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入融合。
第五,我們處在一個新時代,一個經濟發展轉型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利用大數據來實現我國轉型升級,提高我國的產業競爭力,所以對大數據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從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我國大數據產業處于快速推進的時期,這些特點是保證持續發展的動力。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大數據產業也處在初期的探索階段,各方面的發展還不成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鄔賀銓認為,目前,跟美國等科技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大數據產業在以下幾個方面還需要不斷進步和完善:
首先在技術方面,大數據本身涉及的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挖掘等技術環節還存在差距。比如我國自己生產的高端傳感器成本比較高,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在服務器等硬件方面,雖然這幾年有了很好的改進,但是在高端服務器上仍然還有一些差距;另外數據的軟件方面,市場上普遍采用的還是hadoop等國外提供的軟件,在這方面我們是后來者,還需要提升實力。
第二,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我國大數據產業還面臨著企業數量相當多但是比較小、比較分散的局面。目前,我國還沒有哪一個企業能表明數據產業已經成為支柱產業,所以仍然存在如何更快發展的需求。
第三是應用方面。雖然近幾年各方面都在關注大數據的應用,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是,深入到垂直行業本身有門檻,因此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只要深度融合了才能把大數據的應用做好。
第四是數據的共享和開放方面。我國的一些政府部門出于各方面的考慮,對政府數據不敢開放、不會開放,缺乏數據開放共享的意識和行動。在國際上,中國數據開放共享的程度和中國大國的地位是不太相稱的。
第五,在數據立法方面,既要加強我國自身的數據立法,明確什么叫做個人數據、什么叫個人隱私數據,為我國大數據發展確立規范;同時還需要從國際立法上面爭取話語權,否則難以進入國際市場。
第六是關于大數據人才的培養。大數據人才缺乏的全球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普遍現象。盡管我們是世界上學生最多的國家,但在大數據專業的設置上還是滯后的,因此要加強高校的專業培養力度。
鄔賀銓說:“所以我們既要看到我國在大數據技術發展方面有很強的基礎和優勢以及潛力,也要看到我們目前還面臨不少的差距,在大數據方面要研究的內容還是非常多的。”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63瀏覽量
103405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4瀏覽量
137495
原文標題:鄔賀銓院士: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szwlw26059696,微信公眾號:物聯網之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