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帶來的并非只是單純的速度提升。作為一個統一的連接架構,5G在這個連接設計框架內需要支持多樣化頻譜、多樣化服務與終端和多樣化部署……近日《電子工程專輯》記者邵樂峰采訪了ADI 通信業務部門CTO Thomas Cameron博士,帶來ADI對5G技術現狀與趨勢的解讀。
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在發布的《5G經濟》研究報告中指出,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經濟產出。這幾乎相當于所有美國消費者在2016年的全部支出,并超過了2016年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的消費支出總和。
ADI 通信業務部門 CTO Thomas Cameron博士
5G帶來的并非只是單純的速度提升。作為一個統一的連接架構,5G在這個連接設計框架內需要支持多樣化頻譜、多樣化服務與終端和多樣化部署。ADI通信業務部門 CTO Thomas Cameron 博士日前在接受《電子工程專輯》采訪時指出,增強型移動寬帶(6GHz以上頻段)、關鍵業務型服務(1GHz-6GHz頻段)和海量物聯網(1GHz以下頻段)構成了5G業務的核心。
5G服務的“鐵三角”
增強型移動寬帶
極致吞吐量和超低時延是增強型移動寬帶的兩大特征。傳統來看,4G技術更多依賴于授權頻譜,然而5G從頂層設計初期,就把授權頻譜、非授權頻譜和共享授權頻譜進行了統一規劃和設計,毫米波和超大規模MIMO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關鍵業務型服務
該類型應用對可靠性、超低時延和普及易用性要求極高,例如需要超過99.999%的可靠性和1ms的延遲性。目前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更多屬于被動模式的自動駕駛,完全是通過車載傳感器對周圍信息的獲知做出判斷,存在限制。但如果車與車之間具備V2V這種關鍵型業務服務的能力,那么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就會實現。
海量物聯網
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公共設施流量的監控和計量、可穿戴設備、遠程傳感器驅動等。例如用于水表、電表和公共環境信息監測等應用的傳感器,往往要求在部署多年之后都不需要更換,聯網終端的電池續航時間長達5-10年,節能性就必須要做得很好;其次,終端和芯片的成本要降到幾美元甚至更低;其三是深度覆蓋,也就是從遠程角度支持可擴展的覆蓋能力。
在從4G向5G的網絡遷移過程中,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復合增長率達40%。運營商為了要追趕上消費者對數據和無處不在連接性的巨大需求,在網絡容量、室內覆蓋以及頻譜等領域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
——Thomas Cameron
提升5G網絡覆蓋與容量的關鍵技術
從全球各國5G的部署情況來看,美國傾向于使用微波頻段,中日韓等亞太國家則主打sub-6GHz頻段,歐洲與中國思路類似。從ADI角度看,5G將會率先在sub-6GHz頻段實現規模部署,小基站(Small Cell)和Massive MIMO將成為提升5G網絡覆蓋與容量的關鍵技術。
然而,以前的小基站只支持一個頻段,現在需要支持三到四個頻段,天線密度也會從之前的2T2R/4T4R躍升至64T64R/128T128R。盡管頻譜效率可以提升5倍,但是采用這種大規模MIMO天線集成的做法,勢必會在體積、成本和功耗等方面帶來挑戰。
作為射頻與微波產品線最全面的供應商之一,ADI自2014年來先后成功收購了HITTITE微波、Symeo GmbH、Innovasic和凌力爾特等公司,在高速轉換器、射頻與毫米波解決方案、高集成收發器、精密時鐘和電源等五大領域形成了完整布局。Thomas Cameron在采訪中也重點強調了ADI最具代表性的產品:AD9371、業界首款集成DPD功能的AD9375,以及在2016年5月推出的RadioVerse技術和設計生態系統。
與傳統OEM廠商仍采用離散器件(放大器、混頻器、解調器、ADC/DAC、濾波器等)來搭建所謂的SDR平臺不同,ADI RadioVerse的做法是通過提供集成式RF收發器、軟件API、設計支持包、完備的文檔、ADI EngineerZone在線技術支持社區及其他資源,為客戶提供集成收發器技術、魯棒的設計環境和針對特定市場的技術專長,使其無線電設計能夠快速從概念變為產品。
5G毫米波改變射頻前端設計
再看一下微波和毫米波頻段的5G接入系統。微波頻段下(預計將執行于28GHz、39GHz或60GHz頻率)無線接入的最大障礙之一是克服不理想的傳播特性,這些頻段下的無線傳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氣衰減、下雨、障礙物(建筑、人群、植物)以及反射的影響,若要克服接入系統的傳播難題,就需要采用自適應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術。此外,寬帶數據轉換、高性能頻譜轉換、高能效比電源設計、先進封裝技術、OTA測試、天線校準等,都構成了微波和毫米波頻段5G接入系統面臨的設計難題。
Thomas Cameron向記者強調了先進工藝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眾所周知,GaAs多年來一直是微波行業的主流技術,一流的微波系統也通常采用GaAs元件實現,但SiGe工藝和傳統的CMOS工藝又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呢?
“這取決于每個天線所需的輸出功率,比如輸出功率在100mW時,基本會選用GaAs/GaN PA;如果功率只有10mW,SiGe工藝就能夠實現。”但他也提醒說,在微波頻率下甚至GaAs PA都效率較低,因為它們在線性區域內通常會發生偏移,而SiGe工藝正在克服高頻工作障礙,以便在多項信號路徑功能上與GaAs一較高下。同時,波束成形技術會降低PA功率發射的限制和要求,這給了CMOS技術能夠發揮作用的空間,再加上CMOS工藝具有波束成形系統所需的高集成度,這對很多信號鏈和輔助控制功能來說是個福音。
當然,這也意味著,設計者必須要具備把不同性能的組件整合在一起的能力。目前,ADI在上述三個領域都進行了廣泛的技術投資,有能力提供從前端ADC/DAC到后端天線陣列的完整解決方案。
5G系統的最后一個考慮因素是機械設計和RF IC分割的相互依賴性。在50GHz以內,天線將是基板的一部分,并且預期路由和部分無源結構可能內嵌到基板上;超過50GHz時,天線元素和間距就會變得足夠小,可將天線結構封裝在內,或集成到封裝上。因此,RF IC和機械結構都必須一并設計,確保路由的對稱性,并最大程度減少損耗。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強大的3D建模工具來進行這些設計所需的大量仿真,那么這些工作一項都不可能完成。
-
射頻
+關注
關注
104文章
5575瀏覽量
167702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78瀏覽量
372882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9瀏覽量
564008
原文標題:媒體焦點丨ADI:5G改變射頻前端生態,組合工藝有望減少設計傷痛
文章出處:【微信號:analog_devices,微信公眾號:analog_devic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