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復雜且精密的PCB實際應用場景中,確保其可靠性至關重要。互連應力測試(IST)與溫度沖擊測試(TC)作為可靠性評估的常用手段,二者在測試對象、原理機制、適配場景以及所遵循的標準規范等維度,都有著極為明顯的區別。
核心區別
具體應用場景
IST測試的應用場景
適用領域
高可靠性行業
通信設備、汽車電子(如車載PCB)、航空航天等對熱機械疲勞要求嚴格的場景。
研發階段
快速驗證PCB設計(如導通孔布局、材料選擇)和工藝缺陷(如電鍍均勻性、孔壁處理)。
生產質量控制
評估批量生產PCB的互連結構一致性,確保符合IPC標準。
典型測試需求
檢測導通孔在熱應力下的開裂、分層或內層連接斷裂。
評估不同板材、電鍍藥水或工藝參數對互連可靠性的影響。
縮短測試周期,加速產品開發或工藝改進(如對比不同材料的耐熱性)。
TC測試的應用場景
適用領域
極端環境產品
汽車電子(如發動機控制模塊)、航空航天設備、軍工設備等需應對劇烈溫度變化的場景。
成品可靠性驗證
確保PCB組件在實際使用中的耐久性(如消費電子、工業設備)。
材料/工藝認證
驗證阻焊層、焊料、封裝材料等在溫度循環下的性能。
典型測試需求
檢測PCB層壓結構分層、焊點虛焊、元器件脫落等問題。
評估PCB在溫度驟變(如-40℃→125℃)下的電性能穩定性(如電阻、絕緣性)。
模擬實際使用環境(如戶外設備經歷晝夜溫差)。
關鍵技術差異總結
如何選擇測試方法?
選擇IST測試的場景
需快速定位PCB內部互連缺陷(如導通孔可靠性)。
材料或工藝改進后的驗證(如新型板材、電鍍工藝)。
高可靠性產品(如汽車電子、通信基站)的早期研發階段。
選擇TC測試的場景
需評估PCB整體在極端溫度變化下的耐久性(如消費電子、軍工設備)。
符合行業標準(如MIL-STD)的合規性測試。
成品出廠前的最終環境適應性驗證。
示例對比
總結
IST測試是PCB內部互連結構的“精準體檢”,TC測試是整體環境適應性的“全面體檢”。
兩者互補:IST用于早期研發和工藝優化,溫度沖擊測試用于最終成品驗證和行業合規性。
根據測試目標(定位缺陷vs.驗證整體可靠性)和資源(時間、成本、設備)選擇合適的方法。
-
pcb
+關注
關注
4364文章
23471瀏覽量
409026 -
測試
+關注
關注
8文章
5681瀏覽量
128715 -
可靠性測試
+關注
關注
1文章
118瀏覽量
14494
原文標題:干貨分享 | PCB可靠性測試:IST和TC該如何選擇?
文章出處:【微信號:SGS半導體服務,微信公眾號:SGS半導體服務】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PCB應力測試儀

TSK-32-32C-12應力測試儀PCB應變測量系統32通道同步采集
TSK-64-40C-12應力測試儀PCB機械應力測量

PCB應力應變測試方案,分板應力測試,ICT應力測試,FCT應力測試,裝配應力測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