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的中國瞬息萬變,在謀求發展和創新的過程中,各行各業百花齊放,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晶合集成,作為合肥首家12寸晶圓廠,它的落戶,為合肥帶來了什么?未來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方向又在哪里?……近日,鳳凰網安徽采訪了晶合集成總經理黎湘鄂,他表示,晶合集成為合肥帶來了晶圓技術上的突破,但自身的發展也離不開合肥本土的有利因素。
鳳凰網安徽:5G時代,集成電路的發展成為衡量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今年的“中興事件”,就給國人一記警醒:集成電路國產化迫在眉睫。晶合的落地對本地的集成電路產業而言,又有什么樣的意義?
黎湘鄂:這里我們先說說中國制造,國有替代。從今年的三月份,******把集成電路的發展放在實體經濟發展的第一步,就引發了行業發展的熱潮,接著就是各種政策的出臺:所得稅的政策、集成電路企業上市的政策等。但是僅僅有政策無法滿足國產芯片的發展,緊接而來的中興事件就引發了行業人士的思考:你的備案要準備好。這個所謂備案就是我們的契機:只要你愿意用國產的芯片,我們發展的大門就打開了。車票已經拿到了,能不能擠上發展的快車,就要靠企業自己的硬功夫了。之前雖然有政策,但是使用者不買單,我們就拿不到車票,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芯片本土化才被人們所接受。
在京東方時代,合肥就想發展高科技產業,于是在2006年開始研究這項題目。合肥對于集成電路行業很早就已經有所準備、有所理解,所以一旦機會到來的時候,就很敢拍板這樣的一個決定,搶得了先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晶合的速度已經超越別人幾個年度。合肥一些領導對集成電路行業有自己的情懷,敢拍板,也有能力拍板,都在積極推動這個產業在合肥的發展。我在公司建設的過程中也會遭遇挫折,但是這些領導會鼓舞我:大家都是第一次,肯定是要吃苦的。這個項目辦好了,合肥才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局面。
我們晶合是安徽省第一座12吋晶圓廠,它的落戶具有歷史性的意義。第一點,我們先來說說12吋的意義:12吋晶圓我們稱之為硅片,工藝是從2吋、3吋、4吋、5吋、6吋、8吋、一直發展到12吋,這是目前全世界最主流的工藝和指標。接下去,就是18吋。目前18吋已經走不下去了,業界普遍認為12吋就是工藝技術的終極節點,因而12吋晶圓廠落戶安徽是具有突破性意義的。2017年,合肥市獲批復成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2018年,合肥市被列為全國九大集成電路集聚發展基地之一,晶合也在全力以赴,助力合肥未來的發展。
第二點,這是一個零突破,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量產,再到如今一萬片達成的速度型項目。建設安徽省第一座12吋晶圓廠需要很多的契機,天時、地利、人和都很重要。我先說一下晶合目前的進展:晶合去年開始試產,7月份的時候,下線第一片晶圓,十月我們就通過了客戶的可靠度驗證。良品只有通過驗證才能成為真正的產品。我們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了這個節點,這個速度在業界都是非常特殊的成績。目前,我們已經達到了月產一萬片,預計在明年上半年會突破兩萬片,這說明晶合從接單、試產、整個供應鏈到公司其他方面的運作,已經日臻成熟而且是被市場所接受。一萬片是一個重要的節點,這樣的一個成績,在國內、甚至是全世界的集成電路行業來看,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已經給股東方、合肥、安徽省交了一張滿意的答卷。
不要小看一萬片這個數字:一片晶圓我們可以做5000顆芯片,一萬片的話也就是5千萬顆。比方說平均一臺大面板的電視要用到10顆芯片,那么我們一個月就能供應500萬臺電視,一年就是6千萬臺電視。2017年累計中國彩色電視機產量超出1億7千萬臺(數據源:國家統計局),也就是說,晶合的芯片能供應全國將近35%的電視,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我們的面板驅動IC很快就能實現“中國芯,合肥造”。
鳳凰網安徽:在剛剛結束的中國芯片高峰論壇上,紫光集團的董事長在會上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說,目前國內90%以上的芯片設計公司都不賺錢,但五年后中國集成電路就穩了。您覺得這五年時間里,企業而言還須做哪些努力?
黎湘鄂:我先來補充說明一下,讓你明白我們這一行是在干什么。我們這一行在做的是所有電子器件的根本—IC,像手機上的指紋辨識器、觸控面板的控制器啊、前后端的攝像頭、內部的內存啊、CPU啊等等。全世界最頂尖的頭腦已經在這個領域競爭了四十幾年了,在拼什么呢?我用最近的一個例子跟你們說說。你現在要買的手機,兩年后,它會降價一半或者它的性能會增加一倍,這個軌跡已經發展了四十幾年了,這個行業就是按照這個軌跡運作的。這是第一個概念,那么第二個概念是什么是集成電路?就是很多的電路集成起來,從150nm、 90nm 、65nm 、45nm 到28nm,技術節點的發展節奏是加倍的。基本上每兩年就在按照這個節奏往前推進一個世代。一片晶圓,每兩年面積會縮小一半,成本也會減少一半,一片硅片可以做5000顆,當芯片面積縮小一半,那么一片就可以做1萬顆。這樣的節奏讓整個產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幾百家、幾千家企業必須要在這樣的一個節奏下去競爭,每兩年就要把成本降低一半,所以必須要在工藝上進行突破,在生產在線進行轉換,同步往前推進生產設備,這是不容失誤的。如果你的工藝跟不上,或者只降價一兩成,而別人已經降價一半了,那么你都沒飯吃。這是一個高度競爭的行業,我個人認為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行業,這里沒有任何僥幸,跟不上就要出局。這也是為什么這個產業在國內難以推動。這就是集成電路行業的行話:“摩爾定律”。
晶合比較專注在穩扎穩打,有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只要自己站得穩,就不怕競爭。第一,雖然說我們目前的成績還可以,但是接下來的5年,團隊必須要更強大,這個沒有那么容易,需要一點時間和磨練。第二,就是產品和技術的部分我們也必須要加強,技術如何更優化、更先進,產品如何更加多元化。第三,就是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因為集成電路本身是一個高度市場競爭的領域。
鳳凰網安徽:通過您的介紹我們可以聽出來一個企業的成長著實不易,回首過去,晶合落地合肥已經三年多了,黎總可否在這里跟大家簡單分享分享晶合這三年發展遇到的難題?您認為成功造芯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黎湘鄂:晶合是中國臺灣地區力晶跟合肥建投合作的一個企業,從各方面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全世界從未有過的合作模式,每一步都在摸索中前行。
我們剛到保稅區的時候,里面什么都沒有。我這里有張照片,是2015年1月15日的保稅區。那時候我們來選址,這里是空的,連海關也沒有。晶合的落戶也見證了保稅區發展的歷史。
我們這個項目是兩岸第一次大規模的合作。以前臺灣在集成電路方面的發展比較好,所以大陸在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行業的時候,借助臺灣的力量會更快、更穩。我從臺灣來的時候帶了很多專業領域的人。現在我們公司大概300人是臺灣人,900人是大陸人,一共是1200人,大家都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合作,需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難。雖然比較難,但是我覺得我們做的還不錯。接下來我就要談到我們的企業文化的第一點:尊重。我們這幾點企業文化當時是讓全體員工投票的,挑出來的第一條就是“尊重”。你在大家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就應該做到相互尊重,彼此從合理性的角度進行探討,怎么樣把一件事情做好。這不僅僅是在公司內部,還有新站區、合肥市,海關、國檢等各部門,在合作時都相互尊重,共同致力于摸索出一條路。在我們企業建設及發展起來的過程中,“尊重”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力量。
在建設方面,我們這種企業就是要真抓實干,就是要硬功夫,就是要建設。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都給予了我們幫助。我還記得在公司建設前期,很多事情都需要快速解決,當時新站區的藍天書記主持周會,連續主持了一年,每星期都幫我們聯系協調很多事情:道路的鋪設啊,供電供水啊,物品如何出入保稅區啊等等。這就是第二條,當責。我們接觸到的所有的合作伙伴和領導,大家都是愿意負責的,彼此都有高度認可的一個信念,就是卷起袖子來干活。該干的事,都及時地解決了,所以我們的建設速度才會那么快,號稱是合肥速度、新站速度、晶合速度。
我經常說,晶合走到今天這一步,也不是只有我一個總經理,一定是有很多人在方方面面做對了很多事情,雖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看得到。
我們作為一個晶圓代工企業,面對的是集成電路行業殘酷的競爭。我們必須要追求卓越的績效,這就是我們企業文化的第三點。卓越必須是集成電路行業人的自我要求,不然無法在這個行業中生存。
我們在發展中遇到了困難,而企業精神在克服這些困難的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
臺灣與大陸的企業管理方式有所不同,而我們臺灣團隊是第一次在這邊建設公司,所以很多事必須因地制宜。我舉個例子好了,臺灣都是企業化經營,采買都不需要招投標,直接按照企業的運作流程就可以買到很便宜的東西,但是這邊的要求就是企業所有的采購都必須按照招投標的方式。在制度流程的管理下,做好我們自己的工作,這就是因地制宜。各個單位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企業的發展才會如此迅速。
我們的困難還有一點是關于人才的,我們當初300名臺灣員工來到合肥,其中150名是力晶的,剩下的一半是我們招募的臺灣其他集成電路企業專業人才。人才是企業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在我們建設的過程中,大陸的集成電路企業可謂是雨后春筍,這種積極的態勢推動了行業的發展。那這樣就增加了我的壓力:全國各地都開始搶人才了,企業的人才管理面臨巨大的壓力。我們的一些員工漂洋過海來到這里工作,剛剛安下心來又面臨巨大的誘惑。在第一年的時候,我們是很痛苦的,因為要讓干部安心很難辦。幸好當初我們的核心骨干力量現在都還在晶合,而且都是以力晶為主體,有一定的向心力。雖然有一些人走了,或者因為水土不服回去臺灣,或者去了其他公司,但是核心還在,而且晶合其實非常照顧員工,也愿意與員工站在一起。這是我覺得非常好的地方,困難我們也算是走過來了。
鳳凰網安徽:從您剛才的回答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高端人才對于這個行業的重要性。那么晶合在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方面有哪些舉措? 此外,合肥作為創新高地近年來也出臺了很多人才政策,您覺得哪些政策對于晶合而言是有利的?
黎湘鄂:目前,晶合的員工除了大陸和臺灣員工之外,還有日本人(在日本有個十幾人的研發團隊)、美國人、韓國人。我覺得一個公司既需要有核心的力量也要有多元化的發展。晶合,以臺灣為核心,秉持開放的態度積極引入并善用各方面的人才不限定地域,不限定國家。我們把臺灣的技術帶過來,配合公司目前正在實行的人才培育的模式,我們稱之為“On job training”,也就是帶著做,做一兩年,他就可以獨當一面。有些臺灣員工會緊張:這樣我們會不會就沒有工作了?那么我就想說,只要公司在成長,你也在成長,大家就都有路走,你也不要擔心會被取代。你應該要擔心的是公司的發展停留在原地,自己的價值沒有被提高,那么你才會被取代。晶合的人才是有梯次感的,我們考慮到長期的發展,核心骨干需要如何一步一步往前邁進,陸籍的一步一步銜接,這是未來5到10年需要考慮的事情。
我們公司的發展有一個長遠的目標:矢志成為全中國最卓越的集成電路專業制造公司,我通常都會加“之一”啦,我本人比較謙虛。我們在各個領域都去講之一,但是我們心里都想做到最好。最好的公司不僅僅是指營業額到達一定的規模,公司的運作也要得得到員工的認可,到股東的認可,社會大眾的認可,得到政府領導的認可,得到地方百姓的認可,那么你各方面要有一定的規范和指標性意義。我們在照顧員工方面是不遺余力的,從家庭同樂日到工會舉辦的各種活動,還有各方面的福利,各個制度、社保、設施等該有的都會有。但是我們不止步于此,只要公司做得好,能賺錢,我們還會回饋給員工,給股東,給地方,我們想辦的是受人尊敬的企業。
我們企業是一個重大項目,大家都在關注。晶合常常會受到突擊檢查,消防突擊檢查,環保突擊檢查等,這些都是不會提前通知的,可見本地在這方面的管理還是很嚴格的。每次的檢查我們都能順利通過,因為我們這方面的工作都時刻準備著,運作都是按照標桿企業為范例,包括在環保方面。我希望如果晶合的員工萬一將來換工作的話,都會把晶合作為標桿。
安徽省也好,合肥新站也好,對人才引進都有自己的適當的補貼政策,其中不乏對晶合有利的人才引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減輕企業的人力成本負擔,這方面晶合要特別感謝政府。
就我自己而言的話,如果這里的居住環境再好一點,交通更便利一點,生活設施再齊全一些,我們就更愿意在這里安居樂業。而所謂人才都是有自己的個性的,不是用錢就能解決所有事情,其實更多在意的還是這個地方能不能讓他有所發展,能不能在這里安居樂業。這個行業又是全面在競爭的,如果一個地方想要留住人才,僅僅依靠錢財,就會扭曲整個市場。我們在合肥新站得到了很多照顧,我們也認同這個地方的,可以長期在這里發展,這是第一點。
第二,企業要讓人才有所發揮。之前我們看到其他企業的人才流動率很高,我們就很不安:這個事情真的有這么嚴重嗎?到底要怎樣員工才能留得住?我們后來知道,你只要讓員工知道這個地方可以長遠發展,他就能定的下心。每個人才都在追求他在所在組織里的價值,他找不到價值,給他再多的錢,也許會有一時的幫助,但是肯定不會長久。我們公司非常注重員工的發展,從工作上的訓練,到教育上的課程,我們希望建設成標桿企業,員工都能人盡其才,這樣才能留才。如果說你沒有辦法營造這樣的氛圍,你把他招進來之后就放在那個地方,也不讓他成長,他自然會走。所以說你只給他錢也沒有用,你必須要讓他認同你,而不僅是依靠金錢關系,才會有長遠的發展。我目前覺得我們這個部分還是做得很好。
鳳凰網安徽:隨著國家對芯片行業的重視,很多巨頭也紛紛加入了芯片行業。包括最近風頭正熱的阿里也成立了“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晶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未來的發展定位是什么?
黎湘鄂:我先說一下我們這個行業的兩種公司形態,一個叫產品公司,從頭做到尾,包括了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像美國的INTEL、韓國的三星、合肥的長鑫。而我們做的是產業鏈上其中的一環:代工。設計公司設計的是攝像的芯片,我們就做攝像芯片,設計的是驅動IC,我們就做驅動IC。代工的發展必須搭配地方產業發展的強項,才會產生產業垂直生態鏈上的一個分工和連接。為什么我們現在做的是面板驅動,是因為合肥是面板產業基地,這方面的技術有一定的水平,所以我們從這方面切入。
接下去我們要看安徽、合肥這邊要發展什么,才能形成互相拉動的搭配產業,可以形成一個比較大的生態系統。合肥目前的IC設計企業可以與家電產業、汽車產業合作。我們希望下一階段能夠搭配家電和汽車產業。因為我們的面板驅動IC這條線路已經很清楚了,需要再往合肥其他強項邁進。家電產業的搭配目前我們就已經開始在規劃了,汽車可能要等到三年后。但是這方面的進度,還是要看IC設計公司的發展態勢:需要一些IC設計公司去打前鋒,掌握本地家電企業在IC方面的需求,給家電企業提供芯片解決方案,怎么樣才能做到有效益、性能比較好成本比較低。他們能摸索出這樣的一條道路,我們才能配合好。
我們一廠已經建設完畢了,終端產品是驅動IC,滿產是4萬片,這個發展已經很清晰了。接下來的二廠、三廠、四廠必須要去找新的出路,也開始在著手,與客戶討論找出一個方向。
鳳凰網安徽:最后,請用一句話總結一下您對晶合未來的期望吧。
黎湘鄂:我之前在晶合集成落成典禮上的發言是我自己寫的,我有寫一句話:整個集成電路的競爭是劇烈的,是快速的,是持續的,一旦跟不上,隨時都會倒下去。所以我們這一行的前輩,美國Intel的前董事長,叫做安迪·格魯夫,他講過一句話:only the paranoid can survive。有人翻譯成: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但是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具有危機意識人才能生存,必須要時刻都兢兢業業,如履薄冰。
所以說如果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們必須每一日都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如此十年一日,終將達成我們“矢志成為中國最卓越的集成電路專業制造公司”的宏偉目標。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7文章
11534瀏覽量
361647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890瀏覽量
1279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