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很多人可能記不得8GB內存199元的白菜價是多么幸福了,畢竟從2016年Q2季度算起,內存、閃存芯片漲價已經持續了快2年了,8GB內存條從200多塊一路上漲到300多、500多、700多,顛峰時期甚至逼近千元大關,如今的內存價格 ...
很多人可能記不得8GB內存199元的白菜價是多么幸福了,畢竟從2016年Q2季度算起,內存、閃存芯片漲價已經持續了快2年了,8GB內存條從200多塊一路上漲到300多、500多、700多,顛峰時期甚至逼近千元大關,如今的內存價格接近2年前的三四倍,漲價之兇讓其他電子產品汗顏,用了兩年的內存賣二手還能賺錢的故事時刻在上演。
對于這番漲價的根源、影響,我們之前已經有多篇文章分析了,今天來點特別的吧——2年時間里,三星、美光、SK Hynix等公司到底賺了多少錢?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如果從2016年Q2季度開始算,怎么計算內存、漲價讓廠商賺了多少錢呢?
我們根據官方公布的財報數據來做個簡單的計算,選擇了三星、SK Hynix及美光三家公司為代表,他們同時有DRAM內存、NAND閃存業務,而且占比不低。
另外有東芝、閃迪、Intel三家以NAND閃存為主的公司沒做計算,Intel是因為份額不足10%,影響力較低,閃迪是因為財報合并到西數中,現在沒有單獨的NAND業務數據了,東芝的NAND業務也沒在財報中單獨列出(跟電子產品算在一起了),不過我們后面會簡單估算下。
以下數據是三家公司的運營利潤(Operating income),不是毛利潤,也不是凈利潤,選擇這個指標主要是因為——
首先三星電子沒有公布各個子業務具體的凈利潤,總的凈利潤不能反映出存儲芯片部分的賺錢情況。
其次,凈利潤是公司盈虧的最終情況,不過凈利潤并不總是能反映公司的營收情況,產品賣的很好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凈虧損,反過來的情況也有的,而運營利潤能較好地反應該部分業務的運營情況。
首先來看美光公司在過去兩年的表現,他們的財報采用的是美式財年,每年9月1日是財年截止日期,表格里換算成了日歷年,不過會有一定的偏差,2018年Q1季度實際上是截止到3月1日。
2016年前三個季度,美光的日子很慘,運營利潤是虧損的,當時美光還受困于20nm內存芯片產能升級,進展并不順利,而且上半年內存、閃存都在跌價,所以算下來都是虧的。
但是從Q4季度開始遇到了漲價的好事,當季運營利潤立馬提升到22.5億元了,之后就是一路大漲了,今年Q1季度運營利潤達到了223.9億元,是一年多前的10倍多。
在這8個季度中,美光運營利潤總計625.5億元。當然了,如果算毛利潤(產品營收減去成本),那么總計有1100.5億元。
前面的美光是上述三家中最弱了的,再來看SK Hynix的表現,相比美光他們2016年也沒虧過,不過Q2季度運營利潤也就27億的水平,Q3到Q4季度開始遇到漲價,運營利潤噌噌地上漲,Q4就達到了91.5億元,2017年依然是火箭般上漲,去年Q4季度達到了266億元的運營利潤,相比沒上漲之前也是10倍的提升......
今年Q1季度的財報還沒公布,不過內存市場依然是“一片大好”,漲價5%是沒跑了,照這個幅度來算,預計SK Hyix的利潤能達到279億,兩年來總計運營利潤可達1258億元,如果算毛利潤,那么就是1687億元。
美光、SK Hyix還是小魚小蝦,真正的內存、閃存巨頭是三星,所以他們兩家運營利潤相比三星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下面請讓三星開始表演:
需要說明的是,三星半導體業務中不全是存儲芯片,還有處理器,但是三星財報中雖然把存儲芯片與其他芯片的營收區分開了,但是財報里沒有區分二者的運營利潤,不過存儲芯片占了三星半導體業務至少80%的營收,利潤占比也不會比這個比率低。
三星半導體業務的運營利潤規模實在太大,不一一細說了,這8個季度以來三星賺的運營利潤大概是3420.5億元,即便給存儲芯片打八折,那么也有2736億元,遠高于SK Hynix及美光。
這是什么概念?存儲芯片廠商2年的利潤10倍于華為
初步估算,三星、SK Hynix、美光在這兩年的存儲芯片漲價中賺得了4600多億,東芝、閃迪、Intel這三家還沒算,這三家在NAND份額上加起來跟三星差不多,不過NAND價值比DRAM要低,粗算的話這三家在這兩年的運營利潤合計在1000-1500億左右,那么全球主流的存儲芯片廠商在這一波漲價中差不多賺到了6000億人民幣,這個數字不一定精確,但已經可以幫我們評估下漲價導致的代價了。
6000億的運營利潤是個什么概念?在中國的科技公司中,華為不論營收規模還是賺錢能力都是一流的,他們前不久才發布了2017年的財報,全年營收6036億元,同比增長16%;運營利潤563.8億,同比增長23%,凈利潤為475億元,同比增長28%。
與這里對比,幾家存儲芯片公司的運營利潤總額抵得上華為一年的營收,運營利潤是華為2017年的10倍多。要知道華為的營業利潤率才9%左右,這三家半導體公司的毛利率能達到55-60%左右,運營利潤率能達到45-50%,而一年多之前他們的運營利潤率還不到20%,可見漲價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國貨當自強,但前路艱難,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即便不是廠商公布的運營數據,其他渠道的統計數據也說明了這兩年來漲價對中國市場的影響——來自韓國海關的數據表明2017年該國半導體芯片出口總值997.1億美元,同比增長60.2%,其中存儲芯片出口增長90.7%,達到了672億美元,占據絕大多數份額。
半導體出口國中,中國占據了393.5億美元,從2005年以來都是韓國半導體芯片第一出口對象,考慮到中國在存儲芯片市場自產份額接近于0,這部分進口額幾乎全都是中國的逆差,韓國的順差。
2018年1-2月份,韓國的半導體芯片出口值繼續增長47.3%,總值達到了190億美元。
目前存儲芯片市場依然沒有停止上漲的趨勢,NAND閃存因為產能的提升,最近兩個月價格已經平穩,部分產品甚至小幅降價了,而內存降價依然是看不到頭,今年Q1季度內存合約價依然上漲了5%,Q2季度趨勢還不明顯,但是降價并非板上釘釘之事,業界的預期是今年下半年才有可能降價——
但是別為降價高興太早,由于內存芯片多次漲價已經到了高價位,降價也是個長期過程,降到大家預期的白菜價位更是遙不可及的過程。
對玩家來說,現在的情況應該怎么辦?
每次寫到這里的時候,這個答案真的讓人很無奈——玩家們對于這個問題沒有什么辦法可用,哪怕DIY玩家全體抵制PC內存也不可能影響現在的局面,這一波內存/閃存漲價的原因就是說兩年前移動內存、服務器內存需求旺盛,特別是中國手機廠商需求量大,他們要備貨,不可能不采購內存芯片,相比之下DIY玩家的影響力實在太微弱了。
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徹底改變這個問題還是需要我們有自己的存儲芯片生產能力,只有增加新的競爭者,才能改變現有一家獨大、寡頭壟斷的局面。
好消息是國產存儲芯片已經在路上了,NAND閃存預計今年下半年會開始爆發,DRAM內存芯片因為技術難度更高,目前紫光有少量生產DDR3顆粒,DDR4顆粒今年下半年問世。
紫光之外,合肥長鑫、福建晉華、兆易創新也投身內存生產,但是他們都不可能在2019年拿出可用的內存,解決技術難題、提高產能等問題也不可能在2019年之前搞定,這必將是個長期的過程,培養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沒有5到10年的摸爬滾打,中國公司在存儲芯片市場上是鍛煉不出來的。
總之,盡管三星、美光、SK Hynix以及其他存儲芯片公司用一種不太讓消費者舒服的方式取得了極其優秀的業績,賺了個盆滿缽滿,數錢數到手抽筋,但是背后的根源還是源自他們強大的實力,強大到下游廠商哪怕再不滿意也離不開的地步……
就像大飛機市場只有波音、空客才能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一樣,國貨在這個領域當然要自強,只不過這個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任重道遠。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7瀏覽量
251524 -
內存
+關注
關注
8文章
3020瀏覽量
74008 -
SSD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859瀏覽量
1173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