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阿里在云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高調宣布,IOT是繼電商、云計算、物流、金融之外第5大戰略領域,是阿里業務的主賽道。
阿里全面進軍物聯網領域,并推出1朵云,2個端,3類伙伴,4大領域的“1-2-3-4”戰略,阿里這一戰略讓人耳目一新,引來業界高度關注。
3月28日阿里IOT戰略發布前后百度搜索指數與趨勢
一個企業的戰略發布,吸引如此多的關注度,對行業外人而言,意味著阿里這一巨無霸企業開辟了新的市場領域,會有新的增長級。
對行業內人而言,這意味著一個重量級玩家進場,會給國內“不溫不火”的物聯網發展踩一腳油,同時也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深刻影響著物聯網競爭格局。
這不是阿里第一次發布IOT戰略,在2017年10月杭州云棲大會上,阿里也曾發布IOT發展戰略,提出以“平臺+市場+標準”三位一體推動IoT向智聯網發展。即打造全行業最完善IOT云端一體化使能平臺,搭建全產業鏈最豐富的物聯網市場,共建全球最開放的物聯網標準。
打造一個“生態共享、共建標準、產品對接、測試認證、資金支持和渠道推廣”生態閉環,在未來5年內實現撬動全球物聯網產業實現萬億市場規模目標。
對比2018年阿里IOT“1-2-3-4”戰略,就會發現阿里IOT戰略進行了較大調整,從其戰略定位、問題導向、目標與著力點、舉措等方面,阿里2018年IOT戰略更加清晰、更加務實,更貼近阿里的現有優勢,更具操作性。
阿里IOT戰略2017 /2018年縱向比較
從上表可以看出,2017年阿里IOT戰略偏行業和生態,體現了很大雄心和格局。
從行業視角看,阿里做了行業,甚至國家層面的物聯網發展與規劃、標準等事情,不像是企業的商業行為。比如建設IOT標準與生態,打通已有技術標準,撬動國際標準進,發展三個“最”,暨打造全行業最完善云端一體化使能平臺,共建全球最開放的物聯網標準,搭建全產業鏈最豐富的物聯網市場等。
隨著物聯網發展以及實踐,2018年3月底,阿里IOT戰略也逐漸清晰,提出“物聯網基礎設施搭建者”定位,回歸企業特質,不再提超出企業自身能力之外的工作內容。比如貫通行業標準,開展產業測試認證、實現生態共享等。
2018年阿里IOT基礎設施戰略定位突出了阿里的資源稟賦和技術優勢。具體體現在:
阿里IOT重點“做”:阿里云Link物聯網平臺、AI技術、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物聯網操作系統AliOS Things, Link Edge邊緣計算賦能IOT應用落地和行業發展。
選擇“不做”:IOT輕應用開發,芯片模組,物聯網管道連接,系統集成等,這些內容通過對外合作來實現。
通過多方信息看,阿里IOT基礎設施搭建者定位,并不是構建一個閉合的物聯網產業鏈。阿里的重心是對外輸出物聯網使能平臺、物聯網操作系統、AI與邊緣計算技術的基礎核心能力。其他芯片、模組、連接、應用和解決方案是放開的,交由市場和合作生態完成。
物聯網產業是一個產業鏈長、生態豐富、應用碎片化的產業,業內對物聯網的分析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如下圖。
圖1 物聯網產業鏈
從上圖可以看出,物聯網產業大致分為感知、網絡、平臺和應用四層,分別是上游的芯片、模組,產業中游的連接、平臺,產業下游的行業應用、終端等環節。每個環節均有不同參與者和競爭者,有些玩家會聚焦特定環節。
阿里云所開放的,是一個AEP平臺,而在這個領域,幾乎不存在門檻,眾多互聯網企業、IT企業都可以無壓力的進入該領域。在眾多的競爭者中,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
1.服務中小企業的平臺廠商及公有云企業
騰訊和百度同樣提供了基于云的物聯網平臺服務,分別是騰訊的“物聯云”,百度的“物管理”。依托豐富的用戶資源,以及在各行業的投資布局,BAT的物聯網平臺在功能上都四處出擊,試圖建立一個能夠解決各行各業物聯網連接的綜合平臺。
大量IT企業也在向物聯網領域轉型,進行軟件和硬件的協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物聯網平臺企業,如“開發快”、“慶科”、“機智云”、“風行科技”等。
這類企業通常是自下而上的進行平臺功能布局,先是市場產生了某些場景的平臺管理需求,企業軟件服務商針對性的開發功能,再逐步形成行業基礎功能。
其最主要的賣點是開發速度快、應用簡單人性化、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基礎功能,同時能夠進行少量功能的開發定制。這一類企業提供的也是面向中小微企業的綜合平臺。
2.壁壘很高的垂直行業平臺
某些垂直領域企業,在進行轉型或者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數字化是必經之路。由于其自身要求較高,管理較為復雜,生產流程長,其他企業很難徹底了解其行業和企業特點。因此也會采取自主開發的模式,變身或者成立物聯網平臺企業。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有由三一重工物聯網團隊創業組建的,專注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樹根互聯”,被制造業領袖GE公司視為工業物聯網轉型過程中核心能力的Predix,西門子的MindSphere,PTC的ThingWorx。在智能家居領域,有海爾的U-home,以及涂鴉科技的涂鴉云等等。
通過橫向對比,可以看出2018年阿里物聯網戰略與其他大型物聯網玩家的區別,也能看出阿里物聯網在競爭中面臨的格局、潛在對手,合作者,以及發展走向。
2018年阿里物聯網戰略的橫向比較
上表對比可以看出,在物聯網產業芯片(含操作系統底層技術)、模組、連接、平臺(含邊緣計算)、應用(含終端)等環節中,阿里戰略盡管涉足多個物聯網環節,但還是借助阿里云優勢,重點切入IOT云平臺環節,提供行業使能服務。
阿里IOT戰略實施會面臨來自百度IOT云、華為IOT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IOT云的強有力的競爭和阻擊;在IOT操作系統領域會面臨來自華為的競爭,由于不掌握IOT芯片和核心硬件,阿里的物聯網操作系統能超越華為,形勢不樂觀。
相對其他物聯網玩家,阿里IOT戰略瞄準了IOT未來趨勢——邊緣計算,這將是阿里物聯網發展的一大亮點,也是其差異化的重要體現。
在產業生態中,取長補短是常見策略,阿里物聯網戰略實施,其潛在合作伙伴會分布在芯片、模組、連接、應用、終端等領域。華為、中興、高通、小米等芯片硬件企業;日海物聯、琪駿物聯等模組企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蜂窩物聯運營企業、海爾、美的、小米等終端企業;寧波水表、和達科技等物聯網解決方案企業。
這些企業或多或少的會與阿里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和聯合。
2018年阿里IOT戰略發布,通過縱橫向比較,可以發現其戰略背后的信息和未來動向:
1、相對2017年,2018年阿里IOT戰略進行了務實調整。
盡管阿里提出物聯網是繼電商、物流、金融、云計算之外的第五條主航道,但依舊不能獨立存在,需要依托阿里云資源、AI技術、客戶資源、電商平臺資源開展IOT應用與落地,物聯網承載了阿里邁向“萬物互聯”的夢想。
但這個夢想還需要相當長時間依托母體,脫離不了阿里電商巨頭的底色,其物聯網特色的蛻變需要3-5年,或者更長時期。
2、必備的組織資源的保障。
當前阿里IOT戰略實施可能要兩步走,一是IOT事業部要獨立出來,形成與云計算、電商平行的業務群;二是招兵買馬,引進物聯網人才。
阿里人才以消費金融服務、電商、云計算為主體,而物聯網人才特征會有很大差異,需要社會開放招聘,人才招聘戰一觸即發。
3、 阿里IOT戰略會一逐步向市場前端和一線下沉。
阿里IOT戰略的軟肋是阿里不掌控IOT終端和硬件,優勢集中在云端,有IOT的“大腦”卻沒有“神經末梢”。因此,阿里IOT戰略推進會一步步下沉 ,從云中心邁向邊緣計算,從邊緣計算邁向終端、硬件、芯片,這一發展路徑是否順利,還拭目以待。這其中,阿里的資本運作是一個重要變量。
4、競爭與合作將異常緊密。
互聯網邁向物聯網,意味著從消費側數字化邁向產業側數字化,阿里與其他競爭者一樣,都是新兵。因此阿里物聯網戰略想要復制電商、金融領域的成功恐怕很難。
在競爭的同時,阿里需要更加接地氣的深入社會生產、公共事業管理、家居生活領域,與客戶合作,與開發者合作,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與政府合作,不論是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智能家居,IOT的拓展難度遠大于消費互聯網,多種形式合作、共贏共享將成為必然選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714瀏覽量
374307 -
IOT
+關注
關注
187文章
4215瀏覽量
197012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097瀏覽量
49089
原文標題:阿里發力IoT,到底意味著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sdwlwxh,微信公眾號:山東省物聯網協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