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照這個可能最能體現(xiàn)硬實力的“指標”上,華為完成了對三星和蘋果的明顯超越。
在華為的產品線中,Mate 和 P 是兩條并行的旗艦產品線,其中 Mate 系列一般在 9 月份前后發(fā)布,通常會首發(fā)新一代的麒麟旗艦芯片,外觀上貼近商務用戶,而 P 系列通常會選擇在次年的 3 月份前后,在沿用 Mate 系列硬件平臺的基礎上,P 系列的設計會更加多彩和時尚,更貼近年輕用戶。
今年的 P20 系列也是如此,它采用了流行的雙面玻璃設計,并且繼續(xù)在色彩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推出了包括極光色、櫻粉金在內的多個時尚配色。
不過除此之外,P20 和 P20 Pro 還在拍照上拿出了近乎“黑科技”一般的技術,特別是背部擁有 3 顆攝像頭的 P20 Pro,在行業(yè)參考性很高的 DxOMark 拍照評分中,直接將三星、Google、蘋果這三家曾經代表手機拍照最高水準的廠商甩開了 10 分之多。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也會對 P20 和 P20 Pro 的拍照部分進行詳細的闡釋。不過在這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聊聊 P20、P20 Pro 作為“普通手機”時的體驗。
觀感更佳的“異形全面屏”,前置指紋識別
作為一款 2018 年 4 月上市的新機,華為 P20 和 P20 Pro 不出意外地用上了目前手機圈最熱門的“異形屏”,又稱“Notch 屏”。
有趣的是,在 P20、P20 Pro 設置的顯示菜單中,有一個叫做“顯示控制”的功能。打開后,屏幕上方元器件兩邊的區(qū)域會變成黑色,然后用很細的白色字體顯示時間、電量、信號、通知等狀態(tài)欄信息。通過這種方式,“異形屏”就變成了普通的全面屏。
回到屏幕本身,P20 的屏幕對角線尺寸為 5.8 英寸,LCD 材質,分辨率 2244X1080,P20 Pro 的屏幕稍大,為 6.1 英寸,OLED 材質,分辨率 2240X1080。
顯示品質上,兩款手機的表現(xiàn)都很不錯,配得上旗艦手機的身份。在這兩塊屏幕之間,我個人為更傾向于對比度更高、黑色更純粹同時尺寸略大的 P20 Pro,不過如果你是個 LCD 檔,P20 是目前為數(shù)不多的幾款擁有高品質 LCD 全面屏的旗艦手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還為 P20 以及 P20 Pro 增加了“自然色彩顯示”功能,可以根據(jù)所在環(huán)境光的色溫,對屏幕的顏色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節(jié),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屏幕對眼睛的刺激。如果你喜歡用手機看長篇的文字,這個功能會格外地實用。
另外,由于 P20 Pro 采用的是具備自發(fā)光能力的 OLED 屏幕,可以單獨對每個像素點的開關進行控制,因此也加入了類似其他品牌 Always On Display(常亮顯示)的“滅屏顯示”功能,可以在熄屏狀態(tài)時一直顯示時間、日期、電量信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功能的開關并不在手機設置的屏幕選項里,而是被“藏”在了“安全—鎖屏和密碼”中。
P20、P20 Pro 都配備了前置指紋識別模塊,位于屏幕下方“下巴”的中間位置。考慮到“下巴”中還要容納屏幕排線以及天線凈空區(qū),P20、P20 Pro 的這個正面指紋設計應該還是挺有技術含量的。
至于識別的速度、準確性,P20、P20 Pro 的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和華為之前的產品一樣,這顆前置指紋默認還承擔了導航鍵的功能,輕觸返回、長按回主頁、左滑或右滑呼出多任務,當然,你也可以在設置里選擇使用屏幕內虛擬按鍵。
我個人對人臉解鎖以及后置指紋等設計并沒有任何抵觸,不過不得不說,在使用了無數(shù)人臉解鎖和后置指紋的手機之后,用回 P20、P20 Pro 的前置指紋,總有種說不出來的安穩(wěn)、舒心的感覺。
除了前置指紋,P20、P20 Pro 還提供了人臉解鎖功能。人臉識別的速度非常快(目前最快的人臉解鎖之一),支持防閉眼解鎖。另外,P20、P20 Pro 的人臉解鎖還可以配合抬手亮屏一同服用,做到拿起手機即可進入桌面。
可能是目前最與眾不同的漸變玻璃后蓋
P20、P20 Pro 的后蓋沿用了 Mate 10、Mate 10 Pro 上使用的玻璃材質。
P20 Pro 的后蓋為 4 曲面 3D 玻璃,握在手里非常貼合手掌,而 P20 的后蓋為 2.5D 玻璃,玻璃后蓋和中框之間加了一圈塑料包邊作為緩沖。
在我們手上這臺極光色 P20 Pro 上,為了讓后蓋和中框在視覺上更連貫,華為把這圈塑料包邊打成了亮面,并且涂成了和后蓋顏色接近的“極光色”,可以說是很用心了。
中框部分,P20、P20 Pro 均為金屬材質,中框表面做了弧度處理,更加貼合手掌。此外,為了和光滑的玻璃后蓋保持視覺和手感上的一致,P20、P20 Pro 中框的表面也做成了亮面。
P20、P20 Pro 均提供了極光色、櫻粉金、亮黑色、寶石藍四款配色,P20 多一個香檳金,其中最特別的顏色無疑就是擁有漸變效果的極光色了。
極光色P20和寶藍色P20Pro
P20、P20 Pro 極光色的漸變并不是簡單地把兩種或者三種顏色拼在一起,而是在自然光譜中選擇一段顏色變化,然后通過獨特的鍍膜工藝混合在了一起(這個工藝的官方說法叫做“磁控濺射鍍膜工藝”),觀感非常獨特。
不出意外的話,極光色將會成為 P20、P20 Pro 上市初期最熱銷的顏色,目前線上各大電商平臺 P20 Pro 的所有極光色版本的預售基本都已經被訂光了。
除了獨特的后蓋顏色,P20、P20 Pro 后蓋上元素的排列也很有特色,HUAWEI 的 logo、LEICA 鏡頭的參數(shù)、閃光燈、攝像頭全部都橫向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在橫向使用手機拍照時,有種使用相機的感覺。
麒麟 970 + 6GB + 256GB + EMUI 8.1
華為 P20 和 P20 Pro 的硬件配置沒有太多意外的地方。
SoC 自然是海思半導體目前最強的麒麟 970,和 Mate 10、Mate 10 Pro 保持一致。關于這顆 SoC,大家應該都已經比較熟悉了,它的 CPU 為 8 核心設計,包含 4 個最高主頻 2.36 GHz 的 Cortex-A73“大核”和 4 個最高主頻 1.8 GHz 的 Cortex-A53“小核”,GPU 為 12 核的 Mali-G72,雙核 ISP,工藝為臺積電的 10 納米。
麒麟 970 最大的特點依然是內置的 NPU,這是一顆專門為 AI 運算打造的芯片。在自帶的相機以及微軟翻譯等為 NPU 做優(yōu)化的 app 中,麒麟 970 的 NPU 可以在體驗上帶來明顯的加成,具體我們會在下面的拍照部分詳說。
存儲上,P20、P20Pro標配了 6GB運行內存,機身存儲有 64GB、128GB可選,P20Pro還有一個 256GB的頂配版。
經過了半年的“打磨”,華為對麒麟 970 的優(yōu)化已經做得非常完善,配合基于 Android 8.1 的 EMUI 8.1,無論是日常 app 的打開速度、多任務切換,P20 和 P20 Pro 都非常流暢,在絕大多數(shù)游戲 app 中,麒麟 970 也足以保證流暢的體驗。此外,在 Mate 10、Mate 10 Pro 上首發(fā)的 PC 模式在 P20、P20 上也得到了保留。
華為的旗艦機在電池容量上向來就不“吝嗇”,這次也是如此,其中 P20 在小巧的機身中依然塞進去了 3400 毫安時的電池,而 P20 Pro 的電池容量則達到了 4000 毫安時,幾乎是主流旗艦機中容量最大的。
由于我們目前體驗的 P20、P20 Pro 系統(tǒng)為測試版,目前續(xù)航表現(xiàn)并不穩(wěn)定,在正式版的系統(tǒng)中,P20 Pro 應該可以達到華為 Mate 10 Pro 的水準(同為麒麟 970、4000 毫安時、1080p OLED 屏幕)。
另外,P20 Pro 還是目前充電最快的 4000 毫安時手機之一,配合原裝的 SuperCharge 超級快充(5V 4.5A 或者 4.5V 5A),實測半小時可以從零充到 55%,1 小時可以充到 91%。P20 Pro 也可以使用 USB PD 設備進行快充(PD 充電頭 + 雙頭 C 線),速度要比 SuperCharge 稍慢。
相機硬件:碾壓一切的徠卡三攝?
毫無疑問,拍照是 P20、P20 Pro 最令人興奮的地方,特別是 P20 Pro。
硬件上,P20 Pro 拿出來了可能是智能手機在 Lumia 1020 之后最令人興奮的一次升級。在體驗上,P20 和 P20 Pro 祭出了手持超級夜景這個殺手級的功能,Mate 10 相機上加入的 AI 功能在 P20、P20 Pro 繼續(xù)兌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并真正展現(xiàn)出了變革手機拍照的能力。
關于 P20、P20 Pro 的拍照,我們將分為兩個部分來講:第一部分是拍照硬件,第二部分是結合樣張的實際體驗。如果你對參數(shù)部分不感興趣,可以直接跳到下一個小標題看實拍樣張。
先從“低調”的 P20 聊起。
雖然沒有 P20 Pro 那么夸張,不過 P20 的相機規(guī)格其實是很高的,其中主攝為傳感器面積高達 1/2.3 英寸的索尼 IMX380,f/1.8 光圈,1200 萬像素,單像素 1.55 微米,這個規(guī)格要比多數(shù) Android 旗艦機上用的 1/2.55 英寸、單像素 1.4 微米高了一個檔次。
P20 還有一顆 2000 萬像素的黑白副攝,光圈高達 f/1.6,在變焦時可以進行細節(jié)補償,虛化時可以用于記錄景深數(shù)據(jù),還可以單獨使用拍攝純粹的黑白照片。
這顆黑白鏡頭在 P20 Pro 上也得到了保留,參數(shù)和 P20 相同(2000 萬像素,f/1.6),位于三顆攝像頭的最下方。
P20 Pro 最上方的一顆攝像頭為長焦頭,CMOS 尺寸 1/4.4 英寸,光圈 f/2.4,鏡頭的等效焦距高達 80 毫米,這應該是智能手機有史以來搭載過的焦距最長的鏡頭。為了保證成片率,華為也為 P20 Pro 的這顆“貨真價實”的長焦頭加上光學防抖。
不過要說 P20 Pro 最“炸裂”的地方,莫過于中間這顆 CMOS 尺寸高達 1/1.7 英寸的主攝了。
我們知道,相機的成像品質之所以好,核心原因是傳感器尺寸大,而 P20 Pro 的這顆 CMOS 在尺寸上已經達到了松下 LX7 等卡片機的水準(由于“英寸”換算的不同,實際上 P20 Pro 的 CMOS 尺寸比松下 LX7 還大一丁點),大大超過了目前 Android 旗艦機上最常見的 1/2.55 英寸。
Lumia 1020
在這之前,手機上有如此大 CMOS 的也只有諾基亞 808、Lumia 1020、松下 CM1 等極少數(shù)機型,而且為了塞進巨大的傳感器,諾基亞、松下的這幾款機型鏡頭模組都非常巨大,儼然是個相機而不是個手機。不過不可思議的是,P20 Pro 在鏡頭光圈達到了 f/1.8 的情況,鏡頭模組居然沒有特別夸張的突起,和 iPhone X 等“小底”手機的突起沒有太多區(qū)別,鏡頭的設計水準令人驚嘆。
P20 Pro 的這顆超大 CMOS 的具體型號是索尼 IMX600,設計像素為 4000 萬,不過由于采用了 quad bayer 結構,除了可以正常輸出 4000 萬像素的照片,這顆 CMOS 還可以將 4 個像素(2X2)合成一個進行成像,輸出寬容度更高、感光度更好的 1000 萬像素照片,這時候單像素尺寸差不多為 2 微米。
類似的 quad bayer CMOS 結構在松下 GH5S 上使用的索尼 IMX294 傳感器中也可以看到,在手機 CMOS 中,這類用 4 個像素合成 1 個進行成像用來提手機中并不是太新鮮的技術。不同的是,其他采用類似技術的手機原始像素一般為 1600 或 2000 萬,四合一之后只還剩下 400 到 500 萬,直接會導致畫面細節(jié)嚴重丟失,而華為 P20 Pro 由于 CMOS 原始像素高達 4000 萬,四合一后依然擁有 1000 萬,和目前旗艦機中最常見的 1200 萬像素差別不大。
除了輸出高品質的 1000 萬像素照片,P20 Pro 這顆 4000 萬像素 CMOS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功能——變焦。
我們上面提到,P20 Pro 最上面的長焦頭等效焦距為 80 毫米,而主攝以及黑白鏡頭的等效焦距為常規(guī)的 27 毫米,中間這段等效焦距 27 毫米到 80 毫米的部分,靠的就是這顆超大尺寸的 4000 萬像素 CMOS 了。
由于像素超高,即使是進行 2 倍的數(shù)碼變焦裁切(等效焦距從 27 毫米裁切到 54 毫米),P20 Pro 的主攝仍然可以提供 1000 萬像素的照片,再加上黑白鏡頭的補償,P20 Pro 可以做到在 27 毫米到 80 毫米這個很長的焦距內,持續(xù)輸出品質不錯的照片。
這種依靠超高像素來變焦的思路,和當年的諾基亞 808 和 Lumia 1020 有些異曲同工的意思。當然了,由于 CMOS 和算法大幅度的進步,P20 Pro 的變焦效果肯定要比當年的諾基亞好得多。
從相機的硬件上看,P20 達到了旗艦機中的一流水準,P20 Pro 則拿出了足以碾壓同級別所有旗艦機的硬件,在供應鏈高度透明、曾經的行業(yè)前三名(蘋果、三星、Google)無法拉開差距的情況下,P20 Pro 能拿出這樣把對手“甩一條街”的硬件,只能用了不起來形容了。
變焦、夜景、AI
我們知道,目前主流旗艦手機的拍照水準已經普遍做的不錯了,特別是在光照比較充足的情況下,手機的表現(xiàn)已經不比部分中低端單反/無反相機使用套頭拍的效果差多少,那么 P20 Pro 大費周章堆出來了如此豪華的參數(shù)的意義究竟在哪里?
我們把這個問題的答案歸成了 3 點:變焦、夜景、AI。
3 倍光學變焦、5 倍混合變焦
由于 P20 Pro 的長焦頭焦距達到了 80 毫米,加上 4000 萬主攝和 2000 萬黑白副攝的多幀補償,理論上變焦能力應該會比較強大,特別是在光線良好、長焦頭的小尺寸 CMOS 可以正常工作的情況下。
華為對 P20 Pro 變焦的說法是“3 倍光學、5 倍混合”,其中 3 倍光學指的是長焦頭的物理長焦距,5 倍混合是在長焦頭的基礎上進行裁切,然后使用另外兩顆攝像頭進行補償?shù)慕Y果。
下圖是我們在同一場景,分別使用 P20 Pro、iPhone X、三星 Galaxy S9+ 在 5 倍焦距下拍出來的照片。
華為 P20 Pro 拍攝
iPhone X 拍攝
三星 Galaxy S9+ 拍攝
我們繼續(xù)把圖片放大。
華為 P20 Pro 拍攝
iPhone X 拍攝
三星 Galaxy S9+ 拍攝
可以看出,相比起 iPhone X、Galaxy S9+ 這兩款搭載了支持光學防抖的 2 倍焦距長焦頭的旗艦,華為 P20 Pro 的優(yōu)勢還是很明顯的,文字邊緣明顯要更加清晰,iPhone X、Galaxy S9+ 上已經糊掉的文字在 P20 Pro 上依然可以看到一些輪廓。
6 秒手持超級夜景
由于手機的相機模組體積較小,無法像單反和無反相機那樣使用“大底”和大光圈鏡頭獲得足夠多的進光量,即便是現(xiàn)在的旗艦機紛紛使用了多幀合成來提高夜拍表現(xiàn),實際效果距離相機還是差距甚遠。
解決辦法理論上也有,在硬件本身無法突破的情況下,通過拉長曝光時間、降低 ISO 就可以排除更加純凈的照片了,不過問題是,即便是給鏡頭加上優(yōu)秀的光學防抖模塊,曝光時間最多也就是 1/4 秒,再長的話就必須得上三腳架了,手持很可能就會糊片。
在 P20 和 P20 Pro 上,華為增加了一個堪稱“黑科技”的功能——手持超級夜景。根據(jù)拍攝環(huán)境的不同,手持超級夜景的曝光時間最長可以達到 6 秒,而且重要的是,這個功能真的是只需要手持就可以保證很高的成片率(目測成功率在八九成的樣子)。
當然了,P20、P20 Pro 的手持超級夜景肯定不是真正用最長 6 秒進行曝光,背后的原理應該還是多幀合成。不過要把如此長的曝光時間里拍攝的眾多照片合成出一張優(yōu)秀的夜拍照片,背后的技術難度是很高的,根據(jù)華為的說法,手持超級夜景中用上了深度學習得到的算法,“借助 AI 算法識別物體及邊緣,過濾和校正由于手抖動造成的畫面偏移和模糊。”
為了測試實際的效果,我們使用華為 P20 Pro、P20、三星 Galaxy S9+、Google Pixel 2 XL(打開 HDR+)、iPhone X 在同一場景拍攝了多組照片。
華為 P20 Pro 拍攝
華為 P20 拍攝
三星 Galaxy S9+ 拍攝
Google Pixel 2 XL 拍攝
iPhone X 拍攝
華為 P20 Pro 拍攝
華為 P20 拍攝
三星 Galaxy S9+ 拍攝
Google Pixel 2 XL 拍攝
iPhone X 拍攝
華為 P20 Pro 拍攝
華為 P20 拍攝
三星 Galaxy S9+ 拍攝
Google Pixel 2 XL 拍攝
iPhone X 拍攝
結果基本是一目了然,在手持超級夜景模式下,P20 Pro、P20 幾乎可以把另外三部頂級的拍照手機甩開一截,而且光線越差,差距越明顯。
在 P20、P20 Pro 之間,傳感器尺寸更大的 P20 Pro 表現(xiàn)要更好一些,不過 P20 的表現(xiàn)說明,即使是常規(guī)的傳感器尺寸,手持超級夜景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夜拍的表現(xiàn),這讓我們非常期待未來手持超級夜景出現(xiàn)在更多“普通”的手機當中。
讓“小白”用戶輕松拍出好照片的“AI 攝影大師”
在半年前 Mate 10、Mate 10 Pro 上,華為加入了 AI 輔助拍照的功能,原理是調用麒麟 970 的 NPU 在拍照時即時對取景畫面進行學習,在識別出對應的場景后,自動調整拍照參數(shù),從而拍出來更好看的照片。
半年后,近期發(fā)布的不少新機也加入了類似的場景識別功能。不過華為在這半年也沒有閑著,在 P20、P20 Pro 上,華為把 AI 場景識別升級到了“AI 攝影大師”。
和之前的 AI 的場景識別類似,“AI 攝影大師”也是通過識別拍攝場景,然后自動匹配合適的拍照模式,不過“AI 攝影大師”有兩個明顯的變化:第一是可識別的拍攝類型增加到了 19 個(藍天、綠葉、貓、狗、雪景……),具體包含的場景超過 500 個;第二是識別場景之后的處理方式比以往多了很多。
在檢測到藍天時,自動打開鮮艷或柔和色彩模式;在檢測到花卉或者綠葉時,自動對花卉和綠葉部分加高飽和度;在檢測到到拍人時,自動對背景進行虛化、對面部進行美顏;在檢測到拍攝微距時,自動打開 2X 焦距拍攝出更加出彩的微距照片;在檢測到拍 PPT 時,自動把 PPT 部分“扣”出來然后進行文本矯正;在檢測到文字時,自動對文字邊緣進行修復,讓文字看上去更加銳利;在拍攝有天際線的場景或者是多人合影時,取景框中自動彈出水平參考線和構圖框。
上面這些“自動”功能并不是來自華為的官方資料,而是我自己在過去幾天的拍攝過程中真實遇到的。事實上,在我用過 P20 Pro 外拍的時候,手機能有半數(shù)左右的時候可以把我拍攝的場景匹配到一個對應的模式,而且大多數(shù)時候手機“立刻”就可以匹配出來,“AI 攝影大師”匹配的場景范圍和速度讓我有些吃驚。
以下照片均使用P20Pro在自動模式下拍攝,部分場景自動啟用了“AI攝影大師”。
3倍焦距
3倍焦距
考慮到大多數(shù)用戶用手機拍照的目的是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而不是拍完后花上大半天時間一點點后期,P20、P20 Pro 的“AI 攝影大師”帶來的意義可能比手持超級夜景更大,因為它大大降低了“小白”用戶拍出好照片的門檻,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在我的使用中,P20 Pro 的“AI 攝影大師”也時不時會有不靠譜的時候,比如偶爾會識別不出明顯對應的場景,有時候能識別出場景但調出來的照片色彩并不討喜。
不過 AI 的美妙之處就在于它可以隨著數(shù)據(jù)學習的增加變得越來越“聰明”,在 Mate 10、Mate 10 Pro 發(fā)布僅僅半年的時間里,P20、P20 Pro 就有了如此大的進步,這讓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AI 攝影大師”可以快速進行完善。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三點,P20、P20 Pro 的相機還有很多的亮點功能,比如虛化模式(模擬大光圈虛化)、人像模式(可疊加人像光效)、前置人像虛化(用深度學習的數(shù)據(jù)來進行背景剝離)、960fps 超級慢動作(720p,慢放后時長 8 秒)、黑白相機(使用獨立的 2000 萬像素黑白鏡頭拍攝)、專業(yè)模式(可保存 RAW 文件)。
此外,由于 P20 Pro 本身的傳感器和光圈都比較大,景深相比普通手機會淺一些,這意味著在拍微距時,可以獲得更明顯的自然光學虛化效果。
放到一部普通手機上,上面這些功能基本都能聊上大半天(特別是 960fps 超級慢動作),不過由于 P20 Pro 在變焦、夜景、AI 上展現(xiàn)出的實力太強,上面這堆優(yōu)秀的功能反倒顯得有些“稀疏平常”了。
一些小細節(jié)
最后,P20、P20 Pro 還有一些值得關注的細節(jié),我們在這里補充列舉下。
P20厚 7.65毫米,重量是 165克,P20Pro厚 7.8毫米,重量 180克
P20 Pro 保留了紅外,支持 IP67 防水防塵標準,而 P20 沒有這兩個特性。
P20、P20 Pro 都支持 NFC,華為 Pay 可以綁定 4 張銀行卡。
P20、P20 Pro 均沒有 3.5 毫米插孔(包裝中附送了 USB Type-C 轉 3.5mm 耳機轉接線),不過二者均支持華為自研的 HWA 藍牙音頻方案,支持最高 24bit 音頻和 96kHz 的采樣頻率,并且都兼容 LDAC 協(xié)議。
P20、P20 Pro 的外放效果都不錯,二者均支持杜比全景聲(有智能、影院、音樂三個模式),另外 P20 Pro 的聽筒也可以作為揚聲器使用,在橫屏使用時還可以自動切換成立體聲模式(“設置—聲音—隱身立體聲”選項)。
國產手機的里程碑
作為一部華為的旗艦手機,P20、P20 Pro 展現(xiàn)了它們應有的全面和均衡,這是華為研發(fā)和供應鏈掌控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用戶對華為旗艦手機的自然預期。
不過 P20、P20 Pro 又和以往的任何一代華為旗艦手機都不一樣。
在拍照這個可能最能展現(xiàn)手機廠商硬實力的“指標”上,華為的這兩款產品用突破性的硬件、魔法一般的算法和領先行業(yè)的 AI,對還在拿著牙膏盒一點點往外擠的蘋果和三星實現(xiàn)了明顯的反超。對于國產手機來說,這還是第一次。
從 2007 年蘋果重新定義手機開始的 11 年里,談到最好的智能手機,蘋果和三星總是大多數(shù)用戶口中脫口而出的答案。不過在 2018 年,在 P20、P20 Pro 之后,華為在產品層面上已經完全配得上“最好的智能手機”里的第三個選項。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69瀏覽量
251917 -
麒麟970
+關注
關注
10文章
264瀏覽量
63233 -
華為p20
+關注
關注
2文章
188瀏覽量
1364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