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4日,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將于今天正式離職。
有人感嘆,李開復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顯示了堅韌不拔的毅力,他能在谷歌堅持4年十分不易。
關于李開復離職,雖然已經有N次傳聞,但李開復與谷歌的故事這樣劃上句號,還是超越了公眾的想象力。因此,消息傳出后,一場媒體的盛宴已經啟程。
這場媒體秀的主角李開復,是一個被貼上了諸多標簽的人——搗蛋的“小皇帝”、11歲的“留學生”、奧巴馬的大學同學、26歲的副教授、33歲的蘋果副總裁、微軟的全球副總裁、谷歌中國的創始人,這些都是李開復締造的傳奇。
以李開復充滿感性色彩的博文為契機,各大門戶網站紛紛在第一時間推出了“李開復離職”專題,李開復離職事件再次成功地抓住了媒體的眼球。
“I need to follow my heart(我必須聽從我心中的聲音)”——4年前,處于訴訟風暴中的李開復從微軟跳槽到谷歌,這是他說出的第一句話。4年后,在向有關媒體解釋他為什么離開時,這還是他的第一句話。
李開復為什么要離開谷歌?
李開復作為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谷歌的大中華區總裁,甚至被認為是中國IT界的教父式人物,在語音信息化、語音搜索引擎研發方面有著世界一流的能力和學術地位。他掌管的谷歌中國一直在試圖挑戰中國搜索市場的領頭羊百度,但從來沒有成功,甚至距離越來越大。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百度的市場份額是63%左右,而谷歌的份額是33%。同比增速也是前者遠遠領先。雖然李開復表示,通過2006及2007年間的大舉投資,谷歌中國“無疑成為了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他同時引用了一項盲測搜索的測試結論,稱谷歌在搜索技術上超過百度。李開復還提到,近期推出的谷歌音樂搜索,是唯一提供正版免費音樂試聽和下載的服務。但是市場只相信結果,并不會相信所謂的技術領先。在當前階段,百度的優勢不是被縮小而是繼續擴大,李開復是要承擔責任的。李開復對谷歌無法從百度那里吸引中國用戶感到了失望,他酸溜溜地說過,“有識別力的用戶都會選擇谷歌,但沒有識別力的用戶卻是搜索市場一個重要的客戶群。”言下之意是谷歌比百度高尚,用戶群比百度素質高。其實這樣強詞奪理,更加讓人反感。
另外一個原因,業內相信李開復掌控的谷歌中國違背了“谷歌不作惡”的最基本規條。也就是谷歌中國在今年中國政府進行嚴厲的整治網絡低俗內容的過程中,犯下了提供顯示低俗內容鏈接的嚴重錯誤,而遭到中國政府的嚴厲批評。當時美國谷歌總部甚至越過李開復,直接派員與中國政府部門溝通,進行危機公關。市場猜測李開復可能是因為這一事件而被迫辭職。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谷歌中國沒有與中國有關部門協調溝通好,就盲目引入了“谷歌地球”的軟件和功能,甚至在開始階段對于中國敏感的地區包括軍事禁區也在軟件里直接顯示。這個事件引起了中國有關部門特別是軍方以及國安部門的嚴重不滿。后來雖然經過協調,谷歌中國又做了修改,但是這種明顯侵犯國家核心秘密,進而侵犯國家核心利益的行為,引起的后遺癥是非常嚴重的。
2010年3月,在谷歌推出音樂產品的新聞發布會上,李開復非常興奮地告訴記者,音樂產品的推出,意味著谷歌總部對中國的放權。隨后,在他的辦公室里,他告訴記者,谷歌中國的市場份額是一條上行的曲線。
那時候的李開復志得意滿,揚眉吐氣。4年來,李開復的谷歌之路,走得頗為坎坷。
2006年6月,網上就有傳言稱李開復將要離職。當時據說是Google創始人發現在中國的進展出乎意料的緩慢,因而對李開復不滿意。那次傳言源于谷歌創始人布林在接受海外媒體采訪時表示:“將重估中國。”谷歌發言人否定了這條信息。
然而,不到一年后的2007年4月,關于李開復的離職傳言又開始甚囂塵上,這次居然動用了來華訪問的谷歌CEO施密特予以澄清,施密特給李開復此前的工作打18-19分(滿分20分),并稱“肯定有人散布不實謠言”。
從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這一年里,一共有5次傳言稱其離職,李開復非常憤怒,但也僅僅只是憤怒而已。
對于此次離職,李開復要說的很簡單,“請不要再杜撰、揣測這些沒有根據的理由。我離職的原因很簡單:我的新工作太令人振奮了!”
李開復:
1、 主要的理由是看到中國互聯網創業的機會,和創業者需要輔導幫助。VC都往后期走,早期投資成為真空狀態,是一個最好的搭建品牌,提供價值的機會。而做早期需要的團隊和專長恰恰是我和我的創始團隊擁有的。雖然做“超級天使”很辛苦,而且“批量孵化”引起不少質疑,我覺得如果能很快打造品牌、構建團隊,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只有一個短暫的time window,而且只屬于愿意冒險的人。
2、 谷歌中國是很好培養挖掘創業者的環境,我在谷歌中國4年離職創業的員工至少有15位,而且每個都做得很不錯(郭去疾、周韶寧、王懷南、沈思、周杰、Andy田等。。。)。看到他們的成功,我也感覺到躍躍欲試,甚至錯失良機的感覺。
3、我在過去十多年,總是和中國青年有著特殊的緣分,寫過書,做過演講,辦過網站,也嘗試過教育。我有一種使命感,希望在這特殊的時代,能夠幫助他們走得更好。回望我的工作經歷,我發現我最大的資產不是我書和演講的內容,而是我在蘋果、SGI、微軟、Google四個世界頂級公司的歷練。創新工場是最好的方式來傳授我最有價值的資產給中國青年。我希望能夠和他們在一起,讓我之前積累的工作經驗,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建立團隊、孕育文化、提升領導力。我希望和他們在一起,提供給他們一個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而我也愿意充當一個創業教練的角色,站在他們身邊,告訴他們我所犯過的錯誤,讓他們能夠有更大的成概率。
4、2007-2008年,谷歌中國達到了非常讓人振奮的產品和市場份額提升,2009年的關鍵是推廣,而且在內部可以看到推廣是有明確的作用的(從汪華負責的網吧和站長聯盟,等于是谷歌份額成長的一半,到崔瑾負責的公關市場推廣,上一次《天天向上》幾乎擠爆服務器)。可是碰上了經濟危機,并且這類推廣并不符合谷歌價值觀,所以沒有得到總部的支持。當我們看到延續2007-2008年的成長無望時,留在谷歌這個選擇相對看來來就比較暗淡了。上面提到的汪華、崔瑾也很快地跟著我走了。
5、有些外界推測的“早知道谷歌要退出中國”,是荒誕無稽,絕對錯誤的。一方面,谷歌已經明確描述它的撤離是2009年12月GMail服務器被攻擊導致,而我9月就離職了。就算你不相信谷歌的解釋,從一個中國區負責人的角度來說,一個負責的領導,如果不認可總部的做法,他必須留到最后一刻,盡他的一切能力,來嘗試讓總部收回成命。確實,也有不少人說,如果我還在,也許有挽救的機會。當然,如果無法挽回,我將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是離職表態,還是留職盡責。我很幸運,沒有被命運逼到這個角落。無論如何,在2010年1月谷歌撤離的那天,我在新浪微博和Twitter發了這么一條微博:“A captain would never run away from his duty, if he knew the ship was sinking.” 這句話可以解釋一切。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64瀏覽量
105309 -
李開復
+關注
關注
1文章
42瀏覽量
62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