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是產業創新的根本動力,也是做強一國產業的重要路徑。汽車企業合資股比限制,對保護合資企業中方股東利益曾起到積極作用,但也衍生出不少負面效應。面對市場競爭加劇的現實,自主品牌車企要想贏得優勢,就必須加大投入,通過創新驅動,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和技術,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博鰲亞洲論壇演講時提出,中國將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這既表明了我國繼續推進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與高度信心,更為近年來甚囂塵上的汽車合資股比之爭畫上了句號,引發社會熱議。
我國現行汽車企業合資股比限制已實行20多年。1994年發布的《汽車產業政策》設置了外方在合資公司持股50%的“上限”,并且明確規定,“外國企業同一類整車產品不得在中國建立兩家以上合資合作企業”。此后修訂的2004年版、2009年版汽車產業政策中,均延續了以上限定。應該說,在當時我國汽車產業基礎薄弱,中外企業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這一規定確實對保護合資企業中方股東利益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過,這一政策在產業發展中也衍生出不少負面效應。一方面,阻礙了資本的自由進入,降低了資源的配置效率,導致汽車產業競爭結構扭曲。在全球投資和貿易自由越來越便利化的今天,這一政策已顯得不合時宜;另一方面,使得部分國有汽車企業患上“合資依賴癥”。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加速擴容,合資企業規模快速做大,由于部分中方企業僅僅依靠合資外方導入的產品,就能擁有一定市場份額,從而滿足于眼前利益,對引進產品技術的消化和吸收失去動力,導致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
競爭是產業創新的根本動力,也是做強一國產業的重要路徑。反思我國汽車產業之所以“大而不強”,固然有多種原因,但過多的政策限制是一大癥結。與此相反,我國家電、手機和互聯網等產業,今天能擁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就在于這些產業允許各類資本進入和自由競爭,早已走上市場化軌道。正如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所言,“中國互聯網在20年里能領先發展,核心就在于開放的學習、開放的競爭、開放的資本和開放的政策”。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融合不斷加快,推進汽車產業進一步開放,實現更加充分自由的競爭,既是大勢所趨,也恰逢其時。
從國際上看,隨著個別企業首輪合資期限30年日期的臨近,基于未來中國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潛力,面臨續約的外資公司迫切希望增加資本,突破50∶50的對等合資限制。而且,“外國企業同一類整車產品不得在中國建立兩家以上合資合作企業”的政策已被大眾所打破,讓眾多外資車企看到了曙光。
從國內來看,經過近些年在家門口與跨國車企“過招”,自主品牌的整體實力已躍上一個新臺階。特別是吉利,經過10多年在市場上的摸爬滾打,不僅收購沃爾沃汽車,而且入股戴姆勒股份公司,當年的丑小鴨早已變成了白天鵝,有足夠的信心與底氣同外資品牌競爭。
必須指出的是,推進汽車產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眼下對于外國資本和外國品牌會更有利。而且,股比放開后,合資中方的話語權有可能削弱,自主品牌的發展將承受更大壓力。然而,壓力也是動力。面對市場競爭加劇的現實,自主品牌車企要想贏得優勢,就必須加大投入,通過創新驅動,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和技術,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對于激發車企創新活力,淘汰落后產能,實際上更是一種有效的倒逼方式。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7文章
7985瀏覽量
167325
原文標題:算法工匠基礎培訓班 第五課 培訓內容(3)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30373fc74387,微信公眾號:通信工程師專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