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的寥寥無幾,到如今的處處開花,汽車電動化勢頭已起。相信四十年前人們很難想象到大街上可以看到、買到新能源汽車。那時候中國轎車加上越野車年產量也不過5000輛,甚至比不上國外大車企一天的產能。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不但一步步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也成為了世界新能源,特別是純電動車領域領跑者
1、市場進階:從前期科研到產業(yè)化,2015年中國開始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2、政策引導:有獎有罰有開放,政策成為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最大助力。
3、企業(yè)布局:格局三分,中國車企、新造車勢力和外資車企都來攪動。
4、產品趨勢:以純電動為主,性價比不斷提升,向智能化方向不斷發(fā)展。
5、配套設施:充電樁越發(fā)重視質和量,使用體驗升級。
新能源汽車逐步從科研進入投產階段
石油輸出國組織曾經的領導人艾哈邁德·扎基·亞馬尼說過,石器時代的結束并不是因為沒有石頭了,石油時代的結束并不是因為沒有石油了。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求下,社會必然要尋求更低碳高效的新能源方式。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幾乎一半的石油需求要通過進口解決,而汽車恰恰是石油消耗大戶。基于節(jié)能減排的考慮,中國將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列為國家戰(zhàn)略。
此外,發(fā)展新能源汽車還有實現(xiàn)“汽車強國夢”的產業(yè)意義。在這個新的領域,解去了傳統(tǒng)內燃發(fā)動機等束縛,中國有望和老牌汽車強國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中國制造2025》指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30年大力推動突破發(fā)展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
從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開始有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科研計劃在執(zhí)行。2001年啟動電動車重大科技專項,中國以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為“三縱”,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驅動電機和動力蓄電池為“三橫”,形成了“三縱三橫”的開發(fā)格局。隨著2007年《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guī)則》出臺,正式把新能源汽車劃為一個獨立的類別來規(guī)范生產,也由此從科研進入投產階段。
最早生產出來的新能源汽車主要集中在公共領域的一些示范推廣項目,例如2008年奧運會上接送運動員的電動客車,部分城市小規(guī)模采購電動出租車、電動公交車等。先期大多以政府、企事業(yè)單位為主導,示范意義多過實際應用。
隨著產業(yè)逐步發(fā)展,2014年開始有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高速增長年,當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yè)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關卡。中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2011年-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情況 | |||||
年份 | 新能源汽車銷量 | 同比增長 | 汽車總銷量 | 同比增長 | 新能源汽車占比 |
2011年 | 0.82萬輛 | / | 1850.51萬輛 | 2.46% | 0.044% |
2012年 | 1.28萬輛 | 56.77% | 1930.64萬輛 | 4.33% | 0.066% |
2013年 | 1.76萬輛 | 37.6% | 2198.41萬輛 | 13.87% | 0.08% |
2014年 | 7.48萬輛 | 324.79% | 2349.19萬輛 | 6.86% | 0.318% |
2015年 | 33.11萬輛 | 342.86% | 2459.8萬輛 | 4.71% | 1.346% |
2016年 | 50.7萬輛 | 53% | 2802.82萬輛 | 13.65% | 1.8% |
2017年 | 77.7萬輛 | 53.3% | 2887.9萬輛 | 3.04% | 2.7% |
總體來看,2007年之前可以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孕育期,以科研項目為主。2007年之后進入落地期,開始有批量生產。2009年至2015年隨著國家兩輪推廣示范應用工作,完成了新能源產業(yè)的起步,有了一定市場規(guī)模和產業(yè)基礎。從2016年開始,政策法規(guī)日益嚴格,行業(yè)對技術品質要求不斷提升,新商業(yè)模式涌現(xiàn),由此進入行業(yè)的成長期。
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最大驅動力
中國在短時間內奪下并坐穩(wěn)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的位置,歸根結底最大的驅動力在于政策支持。為推廣新能源汽車,中國建立了完善的從頂層設計到落地推進的整套政策體系。
早期推動力量主要為財政補貼。早在2009年,我國開始對指定范圍內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在2009年發(fā)布的《汽車產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中提到:“啟動國家節(jié)能和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由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給予補貼”;同年財政部發(fā)布《關于開展節(jié)能和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對試點城市公共服務領域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由此拉開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時代的序幕。
早期新能源汽車政策主要應用在試點地區(qū)的公共領域,此后隨著補貼政策不斷調整,逐步向全國、向私人領域延伸;試點城市也從一開始的25個發(fā)展至到88個,再推廣到全國;操作層面則是從單一的關注續(xù)航,到提出更為細化的技術要求,特別是乘用車領域,從“普惠制”進入“扶優(yōu)扶強”新導向階段。以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為例,并不是所有車型補貼都會下降,續(xù)航長、電池能量密度高、百公里耗電量低的車型所得到的財政補貼金額會明顯提升。
新能源汽車在消費層面的打開還得益于免購置稅政策的發(fā)布。2014年,財政部等發(fā)布《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提出自2014年9月至2017年末,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為進一步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去年底財政部等又發(fā)布《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繼續(xù)免征車輛購置稅。伴隨而來的還有限行限購地區(qū)新能源汽車不限制、不搖號等政策的推出,進一步加大了新能源汽車在私人領域的推廣。
財政補貼絕不是長久之計,按照國家規(guī)劃,2020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將完全取消。為了避免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出現(xiàn)斷層。2017年9月28日,《乘用車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雙積分政策”)正式發(fā)布,從2018年4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對車企油耗水平以及新能源汽車產量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根據政策規(guī)定,針對燃料消耗量負積分未抵償的企業(yè),將會受到暫停高油耗產品申報、暫停高油耗產品生產等處罰;新能源汽車積分未抵償的企業(yè),則會受到高油耗產品暫停生產等處罰。在雙積分政策的橫掃之下,幾乎所有車企都加快向了新能源轉型的步伐。
數十年來,盡管政策不斷調整,但不變的是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隨著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啟動、雙積分政策發(fā)布等一系列措施,新能源汽車政策逐步從直接補貼進一步向更穩(wěn)定、更便利的使用層面過渡。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57瀏覽量
99639
原文標題:一文看懂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史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tronicaChina,微信公眾號:e星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