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蘋果發布的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其營收為611億美元,利潤為138億美元,期間共售出5220萬部iPhone、910萬臺iPad和407萬臺Mac電腦。蘋果此前提供的業績預期顯示,其營收在600億到620億美元之間。蘋果實現了連續第六個季度增長。中國市場銷售不理想沒有影響到其具體的利潤和營收,蘋果的過人之處在哪里呢?
第一、iPhone X在上個季度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iPhone在全球的營收增長了14%,可見其品牌地位在全球保持了很高的水準。
第二、蘋果服務業務、可穿戴設備等實現了快速增長。服務業務增長了31%,可穿戴設備業務增長了近50%;這是蘋果服務業務營收最高的季度,付費用戶超過2.7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億多;收入超過9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億美元。
根據最近2月份的調查報告,蘋果可穿戴設備的營收已經“接近”財富300強企業。2017年在財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位居第300位的是美國鋁業(Alcoa),去年總營收在93億美元。從這點來看,蘋果可穿戴設備部門的年營收已經超過93億美元。在圣誕購物季之后,Apple Watch的全球銷量首次超過瑞士名表。
我們看看小米最新的一個重大新聞,雷軍在小米6X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一項重要決定:從2018年起,小米向用戶承諾,每年整體硬件業務,包括手機和各種生態鏈產品的綜合凈利潤率不超過5%,承諾如果超過5%,我們將把超過5%的部分返還給小米用戶。
這個承諾對用戶看來極具誘惑性,但是我們仔細比較蘋果和小米,會發現蘋果才是真正的高手。蘋果不僅營收和利潤雙雙攀升,而且其高端品牌形象保持得非常好。小米對用戶的承諾,只不過說明其盈利的主要利潤不在依靠硬件,小米本質上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位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它未來一定是通過軟件升級等服務類的項目來獲取新的利潤。
小米模式是否能成功,一定依賴其出貨量。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滑21%,跌破1億臺至9100萬臺,創2013年4季度以來新低。
排名前十的手機供應商中,有八家銷量出現滑坡,有兩家公司排名保持了既有地位的是華為和小米。蘋果則跌出榜單前四。
2018年一季度,華為(含榮耀手機)出貨量增長2%,穩居中國市場榜首,出貨數量超過2100萬臺,市場份額達24%;Oppo和Vivo列于第二、第三,分別占據19%和17%的市場份額,但出貨量均下降10%左右;最為亮眼的表現還屬小米,出貨量逆勢上漲37%至1200萬臺,一腳將蘋果“踹”下榜單第四,并取而代之。但是小米真正實現盈利,路程還有很長。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表示,國產廠商的平均綜合凈利潤率是10%,雷軍拋出的5%確實不高。而且,根據之前業內流傳的Pre-IPO融資推介材料上稱,小米2016 年硬件業務的凈利潤率僅為2.8%。從目前流傳在外所謂“推介”數據看,小米收入21% 來自于互聯網服務業務,毛利率超過40%。互聯網屬性的業務收入要呈現出快速增長屬性。互聯網公司都是要海量用戶基礎,用戶粘性越高越好,使用時長越長越好,獲客成本越低越好。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97瀏覽量
198575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49瀏覽量
144092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14瀏覽量
167013 -
iphonex
+關注
關注
3文章
614瀏覽量
305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