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金融被質疑,被詬病,被打壓的時候,區塊鏈概念適時出現,這一脫胎于比特幣的神秘數據處理技術被描述的近乎完美……
警惕: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人們把區塊鏈技術過度神話,仿佛期待它拯救世界。
但是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完美的東西。我們認為的可以拿來拯救所有的技術,比如去中心化、分布式賬本,其實在十幾年前就有了。它并沒有那么神秘,甚至本身就存在缺陷,否則,為什么到現在還是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人們大談區塊鏈如何顛覆傳統金融的時候,除了人頭攢動的區塊鏈論壇,就只剩下相關上市公司波動的股價了。在新的概念升騰、發酵、炙熱的時候,警惕它在這片神奇土地成為下一個龐氏騙局。
重磅觀點:
區塊鏈、大數據、P2P、普惠金融——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邪路。
1、扯淡的區塊鏈征信
區塊鏈技術對征信的重要性被高估了。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打個比方:某公司有多家分公司,分公司做賬后,將賬本集中存放在總部,這是傳統數據庫,篡改相對容易;分公司每做一頁賬,就復印多份,撕碎了隨機分發給其他分公司,需要時再拼接還原,這是去中心化數據庫,想篡改都難以下手。
區塊鏈技術最重要的成果是比特幣。好多朋友在做,我也一直關注。比特幣雖然有爭議,但是原理上說得通。每個賬戶有多少幣,將多少幣給了其他賬戶,需要公開播報給全網絡,分散存檔。
目前,征信的瓶頸是:數據太少,質量太差,和信用相關度太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高明的模型和算法都難以準確判斷用戶信用。至于數據庫是不是去中心化,根本不重要。
另外,征信相關數據非常敏感,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用戶,都不希望公開。數據是征信機構命根子,家家都希望別人公開,自己保密。用戶也不希望自己的數據公開,一言一行都播報給全網絡,想想都可怕,那是《1984》:“Blockchain is watching you!”
到底有沒有去中心化的征信系統呢?已經存在幾千年了——熟人借貸網絡。信用好不好,熟人知道。這個網絡上的每個節點,不僅存著信用相關數據,還能獨立決策。不僅硬盤去中心化,連 CPU 都去中心化了。
越是缺乏科學精神的地方,人們對技術的態度越分裂:有些人、有時候排斥、抗拒,視為洪水猛獸;有些人、有時候迷信、狂熱,以為包治百病。
每項技術都有其局限性,區塊鏈貨幣有其獨特價值,區塊鏈征信純粹是扯淡。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走上邪路的不止區塊鏈,還有大數據、P2P 等。
2、大數據征信還是大數據反欺詐
區塊鏈征信的基礎是大數據征信。即使數據全部打通,算法高度發達,也會遇到瓶頸, Fintech 絕非萬能。征信機構分析數據之后,給個人一個分數或者授信額度。比如,芝麻分 702 分,螞蟻花唄額度 22000 元。其實,這不科學。
信用是相對的,跟身高不一樣。身高是絕對的,姚明身高二米二六,只要測量方法正確,無論觀察者高矮胖瘦、親疏遠近,他都是二米二六。信用則不然,人具有多面性:“爸爸賴皮,說好周末帶我去公園玩的。”“我老公答應過的事情,都辦到了。”“他說過會永遠愛我,大騙子。”“他工作時非常守時,從未耽誤。”“該交物業費了,都拖了兩年了!”同樣是借錢,可能還村長的,賴同學的,還京東白條,賴 P2P 債務。
現在的大數據征信機構,需要用戶提供運營商、支付寶、淘寶、微信、京東、網銀、信用卡、個人郵箱、企業郵箱賬號及密碼,身份證,手機通訊錄,單位、家庭住址,幾乎將個人隱私扒光了,最后要么拒掉,要么授信幾千塊錢。
這不是征信,而是反欺詐。以上這些數據雖然敏感,但是和個人信用相關性并不高。機構只能據此判斷用戶是不是一個有正常工作、生活的正常人,至于其信用好不好仍不清楚,為了控制壞賬,只能授信幾千塊錢。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正常人,不用這么麻煩,熟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大數據征信機構要的數據越來越多,用戶感覺越來越麻煩、屈辱,這會導致逆淘汰:越要臉的用戶越排斥大數據征信,留下來的用戶質量越來越差,這導致壞賬率上升、借款利率上升,機構索要更多數據,正常用戶逃離……惡性循環。
你最多愿意借多少錢給某人?熟人最清楚,而且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
大數據技術也有局限性,適用于對準確度要求不太高的領域。天氣預報可以,明天中午 12 點下雨概率 80%,到時沒有下雨,后果也不嚴重。商品推薦可以,根據消費記錄,推薦三星手機,不感興趣不點、不買就是。可是,壞賬率高于 10%,一般借貸平臺就會崩潰,大數據征信準確度夠嗎?
大數據適合用來排除可疑用戶,但是很難給正常用戶準確授信。
3、該死的 P2P 理財端
這不是詛咒,而是命運。
各大 P2P 平臺開始裁撤線下理財網點,接下來裁撤的將是線上理財客戶端,包括 PC 端、手機端,它們都是面向散戶的,取而代之的是面向機構的 ABS 部門。美國的主要 P2P 平臺 LendingClub 和 Prosper ,現在主要靠機構供給資金,這才是正道。
面向散戶的理財端是特殊階段的過渡形態,它的命運就是被“過河拆橋”。平臺交易量不大、業務不穩定時,理財端只能面向散戶,交易量大、業務穩定時,理財端就將面向機構。
P2P 平臺名義上是信息中介,收取服務費,實際上是信用中介,賺取利差。在貸款端利率、壞賬率給定的情況下,理財端成本越低,利差越大。理財端成本包括兩部分,明的是理財利率,暗的是營銷費用。
既然理財端面向散戶,平臺就得承擔較高的理財利率、營銷費用。一線平臺理財利率也在 10% 左右,營銷費用更是驚人:平均獲客成本超過 1000 元,包括砸搜索引擎、影視、平媒廣告,發軟文,做公益、慈善,買會員資格、行業大獎……讓平臺看起來靠譜。散戶要什么,平臺給什么。好平臺能給,壞平臺一樣能給。
P2P 平臺交易量突破百億時,就得考慮面向機構發行 ABS 了。ABS,即Asset Backed Security(資產支持證券)。平臺如果能拿出基礎數據,證明既往貸款的壞賬率可以接受,機構自然愿意為新的貸款提供資金。分期樂、京東發行 ABS ,受到機構熱捧,其利率才 5% 左右。宜人貸也將推出在線消費金融信貸 ABS 。
正在鬧“資產荒”,機構渴望優質資產。P2P 平臺如果交易量大,對自己的資產質量有信心,就應該面向機構發行 ABS ,把資金成本降下來。既然能夠說服機構,降低成本,何必費勁砸錢忽悠散戶?
優秀的 P2P 平臺做大以后,將逐漸以 ABS 部門代替現有理財端。哪個部門能以更低成本獲得資金,哪個保留重用,這是正常商業邏輯,除非老板不想賺錢,或者心里有鬼。
你真的了解區塊鏈嗎?
在當下的媒體和金融行業的描繪中,鮮有真正講清楚區塊鏈技術的話語,更多的是對該技術未來的種種設想。所以,區塊鏈要落地,還是需要該領域創業者腳踏實地。輕言顛覆,動輒大談技術創新并無意義,一切不切實際的談概念,都是耍流氓。
這些區塊鏈創業公司到底在做什么?
區塊鏈技術最近可謂大火,各界人士紛紛表示看好區塊鏈未來市場發展,認為區塊鏈未來可應用于互聯網金融、醫療等各領域,但就目前國內發展來看,在區塊鏈技術團隊中,布比基于區塊鏈技術做了積分應用,小蟻基于區塊鏈技術搞了股權眾籌,這是否能說明區塊鏈技術已經有了真正的落地應用呢?
上市公司真的在做區塊鏈?
區塊鏈概念熱度持續發酵。繼今年1月阿里巴巴金融宣布可能提供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云服務平臺之后,飛天誠信、恒生電子、廣電運通等區塊鏈概念股相繼表態進行區塊鏈研究。但值得好奇的是,這些上市公司用區塊鏈技術在做什么?
精彩觀點:
避免對區塊鏈不切實際的幻想
對于一個新行業,我們應該著力避免過度未來主義的出現,比特幣和區塊鏈能夠解決眼下的一些問題,但是我們卻過度幻想它未來可能為我們帶來的好處,而忽視了這些實際的例證。
對區塊鏈需求頗多,問題也很多
中國的金融市場相對年輕,對區塊鏈的社會需求主要是能夠實現自證清白、資產可審計,資產可管理、反欺詐反洗錢、方便監管、防偽溯源,成為新型金融監管工具和自律手段。
技術驅動抬頭,區塊鏈那么近又那么遠
與傳統金融行業高管不同,硅谷創業者認為必須快速做大,并主導某個領域,同時實現網絡效應。但這卻并不適合金融行業。
區塊鏈技術:傳統金融領域實際應用障礙重重
目前除了比特幣外,區塊鏈還沒有真正意義上投入使用。而區塊鏈被真正廣泛應用于傳統金融機構更是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積累技術等待成熟時機的出現。
相關創業公司、投資方怎么說?
徐明星:區塊鏈能否成為風口有待觀察
當下的公有鏈在海量交易數據處理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也是當下應用開發的一大挑戰。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經過大量企業的實踐,最后才能達到產業標準,得到大規模應用。
互聯網金融平臺引入區塊鏈技術存在難點
當區塊鏈成為業內討論的熱點之后,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始躍躍欲試引入這一技術。有業內人士預測:“區塊鏈技術將重構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將邁入2.0時代。區塊鏈技術將直接解決征信難題,P2P將迎來“安全風控”最佳時期。”但隨著對區塊鏈技術的理解和深入,業內也出現不同的聲音,畢竟無論哪種技術,從概念到應用的路恐怕并不是想當然的事。
大神引爆區塊鏈話題,國內互金企業選擇觀望
新興技術的出現往往會令很多人歡呼雀躍,感覺到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近期炙手可熱的區塊鏈技術就是如此,有人斷言區塊鏈技術離我們不遠了,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
中國的區塊鏈:項目匱乏,何談顛覆?
自2015年以來,投資到區塊鏈相關初創公司的總金額,已經達到了破紀錄的10億美元,區塊鏈已然成為金融業少有的重要關注熱點之一。面對如此熱度的區塊鏈,各類創業公司、投資機構也是摩拳擦掌,蓄勢待發。但與目前國際上所有的區塊鏈項目、落地的應用場景來說中國的區塊鏈仍進展緩慢。
區塊鏈:去中心化恐怕難以監管
區塊鏈用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方式來集體維護一個數據庫,好像可以顛覆很多傳統金融業,提高效率,但去中心化也使得整個路徑難以監管,容易被有心人借用搭建新的龐氏騙局,國內的政治環境和管理思想一定要有中心,特別是金融行業的中心監管更加嚴格,去中心化,就意味著主體不明確,監管難以對主體進行調整。
區塊鏈很熱,為何國內創投遲遲不“出牌”?
業內人士分析,從創投本身來說,需要看到真正的應用出來,或者國外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模式,國內明確想復制這種模式。同樣大部分的創投公司并沒有深入研究區塊鏈,所以很難判斷提出的應用是可實現的,是有市場的剛性需求的,這個同樣需要時間的積累。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5瀏覽量
137634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1文章
15563瀏覽量
106464
原文標題:區塊鏈中國騙局大揭秘!
文章出處:【微信號:nq6819,微信公眾號:AI聶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