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傳音手機旗下品牌iTel 在孟加拉銷量超越三星、華為,排名孟加拉第三。
報告顯示,iTel是第一季度增長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機廠商,同比增長了564%,占有率從1%猛增到10%,進步速度驚人。Counterpoint 表示,iTel 咄咄逼人的促銷計劃以及低成本的入門級智能手機是其成功的關鍵原因。其中,iTel 的 S11 是其第一季度最暢銷的手機型號。
據悉,目前傳音手機旗下品牌包括TECNO、itel、Infinix等。有行業人士表示,此前傳音被稱為“非洲手機王”,但事實上不僅是非洲,他們目前在印度、東南亞等國家銷量也不錯。
作為“中國手機廠商海外隱形冠軍”,傳音手機近年來發展迅猛,數據顯示,傳音2017年手機出貨量超過1.2億臺,其中約9000萬臺功能機,智能機超過3500萬臺。傳音在非洲是No.1。
在排名上,總出貨量位居全球第四、功能機排名全球第一、智能機排名全球第十。全球銷售網絡遍布50多個國家,總共擁有超過1000個服務網點。傳音表示,將從聚焦非洲到放眼新型市場,并建立起傳音生態圈,包括智能終端、管道業務、移動互聯網。
業績持續上升同時,傳音也啟動了上市工作。3月1日,正在停牌的新界泵業發布重大重組的公告,稱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權。
停牌前,新界泵業市值不到32億元,而且其業務較單一,業績不佳。有分析稱,如果此次重大重組順利實施,傳統主營業務預計將被傳音控股的手機業務替代,傳音控股也隨之構成借殼。
目前,新界泵業和傳音控股已簽訂了《重組意向書》,并就交易方式、交易價格等事項達成初步意見。本次交易方案由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股份轉讓三部分組成,交易中,竺兆江將促使傳音控股的股東對傳音控股 2018~2020 年度的業績作出承諾。
工商資料顯示,在2017年6月傳音控股就引入了新的投資者,其中包括具有國家大基金、紫光集團參股的背景的資本方。傳音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6.73%為第一大股東,而竺兆江參股的源科(平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傳力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傳承創業合伙企業、傳音創業合伙企業、傳力創業合伙企業,分別持股占比為14.40%、8.43%、4.55%、4.54%、4.54%。
2.華為3GPP參會代表發文:也說聯想NR FEC投票事件;
也說聯想NR FEC投票事件
這兩天隨著知乎上某個一瓶水不滿,半瓶水晃蕩的帖子,微博等媒體上又炒了一波聯想在確定NR FEC方案時投票給高通的事。一時間“美帝良心”仿佛成了民族罪人被千夫所指,甚至被逼得必須要出來公開回應此種質疑。此種魔幻現實主義發展真是叫人啼笑皆非。 我不客氣地先開個地圖炮:凡是在此次時間里面指責聯想的人,我真心提醒你在未來的生活中小心詐騙和傳銷,因為這么容易被煽動的你顯然是受害的高危人群。
作為此次事件中被聯想“插刀”的華為的3GPP參會代表之一,我比網上99%的人更有資格,也有必要對此事發表一下觀點以正視聽。 首先澄清一個基本事實:3GPP的成員是公司/組織而非國家。各個公司是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戰而不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戰。因此3GPP里的陣營主要是根據廠商類型形成的陣營,因為他們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比如說,MTK、Intel、Qualcomm他們主要考慮的是手機芯片的實現,很多時候就很容易達成共識。DOCOMO和CMCC同為運營商,主要考慮的是網絡的運營,他們就經常一起搞事情。而不是說同一個國家的廠家就應該站在一起。事實上他們之間的利益沖突可能非常尖銳。網側和UE側廠商的矛盾遠比什么國家間的矛盾大多了。比如說MTK和CMCC在CSI-RS RRM測量問題上就是完全對立的態度。在掌握了這個基本事實之后,相信讀者自然就能夠理解以聯想背叛所謂“中國陣營”來指責聯想是多么荒唐的一件事情。
既然根本就不存在國別的陣營,各家公司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那一家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反對另外一個公司這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嗎?有什么好指責的了? 即使是此次“插刀”事件的“苦主”華為,這種事情也沒少干過。華為和中興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也不是一回兩回了。那是華為是叛徒還是中興是叛徒?
我舉個最近的例子,今年初RAN4討論NR與2/3G的協作,中興和高通都不想在EN-DC場景下支持對CDMA2K和HRPD的異系統測量,所以中興就和高通聯合起來極力反對華為起草的發給RAN全會的LS,照某些人的邏輯中興這豈不也是里通外國了?這種非要把正常的基于商業利益做出的決定上綱上線,用泛政治的眼光去看待的認識本身就是沒有道理的。 現在我們再說回到FEC方案選擇的問題。我提供幾點情況供讀者加深理解:
1、極化碼的提出者Arikan是個土耳其人。最早是在07,08年他就發現了信道極化的現象,10年在TIT上的論文拿了那一年的IEEE信息論學會的best paper award一夜封神。LDPC的創始人Gallager是通信的祖師爺香農的學生,美國人。不論是LDPC碼還是極化碼,都不是華為首提的技術。因此最終選擇哪個技術方案都和國家或者民族自豪感無關,這仍然是純粹的利益問題。不能說華為的方案別的中國公司就該支持,華為找他們收專利費時是他們掏還是你們這些嚷嚷的看客掏?
2、具體是什么利益?專利。華為之所以推極化碼是因為華為很早就開始在極化碼上專利布局了。據我所知至少早在11年深研所那邊就有人開始跟蹤此技術。所以等到NR SI立項之初華為就開始推動極化碼作為NR的FEC方案。而高通推LDPC也是因為他們在LDPC上布局很久。順便再說一句,為什么從LTE就一直在用的turbo碼到了5G卻被排除在外?因為turbo是歐洲人主推的,華為高通吳蜀聯合抗魏了。同理,其他公司支持哪個編碼方案也是看他們在哪個技術上有積累,有機會吧他們自己的技術塞進去。或者是要看能從中獲得多少好處。沒有廠家會認為華為是中國公司所以就應該支持華為。沒有公司跟錢過不去,重復,沒有公司和錢過不去。、
3、那么為什么會冒出那么多中國廠家支持華為?我不是RAN1的參會代表,所以當時那場干到凌晨3,4點的大戰沒有親歷。但是事后聊的時候,了解到的小道消息是華為在會前做工作,以減免專利費為條件換取他們在會上投票支持。還不懂的人我就把話說明白點:自己去翻RAN1歷次會議的chairman notes看看那些支持華為的企業之前在RAN1寫過幾篇提案,參與會場討論活躍程度如何。為什么那些平常根本不寫提案不參與討論的公司會突然站出來聯署WF?再說的明白點:你看看小米、信威和普天。#86上還支持高通呢,#86bis就轉為支持華為了。你覺得這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只能說,無利不起早。
4、最后我要說的是,難道你們以為支持了LDPC就是支持了高通反對了華為嗎?不要天真了好不好!大公司都是兩面下注的。華為推極化碼只是因為相對LDPC專利儲備更多一點,在LDPC上華為也是有儲備的。選了LDPC華為也吃不了癟。舉個例子,后來LDPC定編碼矩陣,小矩陣里面就有一個是華為的方案。大家吵歸吵,一個人吃獨食是不可能的。那別的公司肯定抱起團來反你。 所以說,聯想這件事是很正常的商業行為,沒有什么好批判的。雖然現在中美可能爆發貿易戰的背景下,華為高通這種中美公司對決的事情很容易引爆情緒,但是還是希望大家保持理性。專業領域的事情留給專業人士。不要上綱上線,這樣對誰都沒好處。說難聽點,連身為苦主的我們都沒覺得聯想背后插刀,你們是抱打的哪門子不平?
3.楊元慶就“5G標準投票”發聲:愛國咱絕對經得起考驗;
摘要:對于近日熱議的“投票風波”,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今晨在朋友圈表示,“本就一個有關技術標準的投票,竟能在兩年后硬給炒成一個愛國的話題。好吧,愛國,咱也絕對經得起考驗!但問題是,如果真給技術標準貼上愛國標簽,它還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暢通無阻嗎?”
對于近日熱議的“投票風波”,聯想董事長楊元慶回應稱“愛國咱絕對經得起考驗”。
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今晨在朋友圈就“5G標準投票”發聲稱:“本就一個有關技術標準的投票,竟能在兩年后硬給炒成一個愛國的話題。好吧,愛國,咱也絕對經得起考驗!但問題是,如果真給技術標準貼上愛國標簽,它還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暢通無阻嗎?”
楊元慶在朋友圈里轉發的這篇文章題為《詳細揭秘:兩年前的“5G投票”,聯想究竟做了什么?》,表達了“技術無國界”的主導思想,文章來源“三易生活eLife”也援引聯想方面相關人士回應稱,“希望業界不要在這個狹隘的層面上評價創新技術”。
文章詳細復盤了兩年前的會議上各大科技公司討論方案和投票的過程:
2016年8月第一次會議:三種標準被提出,技術爭論很激烈
關于5G移動寬帶 信道編碼的三大標準,爭論的源頭來自于2016年8月的3GPP第86次會議。在這次大會上,LDPC、Polar和Turbo三種編碼方案被正式提出。
從官方會議紀要中,我們可以看到此時三大陣營的支持方和后來流傳的并不一樣。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稍微統計了一下:
LDPC方案(第一次會議):高通牽頭,支持者包括三星、諾基亞、中興、聯發科、英特爾、夏普、vivo、OPPO、小米,以及美日韓的主要電信運營商。
Polar方案(第一次會議):華為牽頭,支持者包括華為海思、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展訊、以及少數歐洲和美國的電信運營商
Turbo方案(第一次會議):LG牽頭,支持者包括愛立信、NEC、法國橘子電信(這貨在Turbo和Polar上兩頭下注)等少數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以為3G、4G時代是高通獨霸天下,其實不然——3G、4G時代采用的反而是5G時代“小眾”的Turbo編碼方案,當時的LDPC還處于完善期,而Polar更是還在理論階段……
在這場被很多媒體忽視了的第一次會議上,各方并沒有進行表決。但卻發生了非常熱烈的技術討論。
有趣的是,從3GPP的會議記錄來看,實際上高通、三星、華為、中興、LG等也都并非固執于自己的“陣地”,而是同時參與了多個方案的技術評估和討論。這背后的原因,除了3GPP本身濃厚的技術氛圍外,其實也因為在5G時代,大家基本上都是在技術和專利上“多方下注”。
比如高通既有LDPC的部分專利,也有Polar的部分專利,反之,華為主導Polar,也同樣參與了LDAC的建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像3G、4G時代那樣存在著明確的專利墻或者獨占情況。
2016年10月第二次會議:投票開始,聯想出場?
在這次的會議上,上次提出的三種5G編碼方案的技術爭論仍然在持續,但是和第一次會議相比,第二次會議發生了大量的“變故”。
其一,是三種方案的支持者開始相互攻訐,從單純炫耀自身技術的先進性,變成了指責其他方案的技術短板,在這個過程中,LDPC的確在技術層面上占據了上風。
其二,是三種方案本身的支持者陣營發生了很大的改動,具體來說如下:
LDPC方案(第二次會議):華為、高通、NTT、三星、愛立信、LG、NEC、索尼都為之站臺
Polar方案(第二次會議):只剩下了華為、華為海思
Turbo方案(第二次會議):已經基本沒有支持者了
在各方唇槍舌劍一番之后,會議的議題就此發生了關鍵性的改變:從到底是要哪一種5G數據編碼方案,變成了大家到底需要幾種5G數據編碼方案。而這一次,也正是在網上被傳得神乎其神的“第一次投票”。
這個時候,各方陣營再次發生了奇怪的分裂:
1.只需要LDPC:愛立信、索尼、夏普、諾基亞、三星、英特爾、高通、聯想、富士通、摩托羅拉移動,再加上幾家日韓為主的電信運營商
2.只需要Polar:華為
3.需要LDPC,但也兼顧Turbo碼:LG、IMT、NEC、富士通、法國橘子電信
4.需要LDPC,但也兼顧Polar碼:中興、聯發科、努比亞、小米、OPPO、展訊、再加上其他幾家。
由于“唯Polar派”只有華為一家,到了實際的投票階段,華為主動棄權。此時陣營1和陣營4幾乎旗鼓相當,最終的結果是兩邊暫時各讓一步:初步決定在5G數據傳輸的“長碼”部分使用LDPC,同時留下了一部分“短碼”空間待定。至此,LDPC可說是小勝一場。
在這次的投票中,聯想是否有表態支持LDPC?顯然是有的,但是從整個陣營分部來看,這種表態對于投票結果是否有決定性影響呢?應該說,沒有。至于為什么筆者敢肯定沒有,大家只要知道3GPP的投票并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有權重的概念,應該就能明白了。
2016年11月第三次會議:塵埃落定,團結的勝利
在上一次的會議中,已經決定了5G移動寬帶的數據傳輸部分部分采用LDPC方案,從而留下了兩件事待定,一是數據信道中,“剩下的部分”采用何種方案,另一點則是除了數據傳輸之外,用于網絡控制的信道采用何種方案。
由于LDPC在前一次的會議中,已經拿下了5G移動寬帶數據信道的大部分份額,因此,在剩余的“短碼”部分,競爭就變得異常激烈了。這一次,除了沒什么存在感的Turbo碼陣營之外,LDPC和Polar碼陣營都拉上了大量“盟友”:
LDPC方案(第三次會議):三星、阿爾卡特朗訊、上海貝爾、愛立信、英特爾、三菱電子、摩托羅拉解決方案、NEC、諾基亞、KDDI、高通、夏普、SK電信、NTT Docomo、T-Mobile、Verizon……總共約33家
Polar方案(第三次會議):華為、華為海思、宏碁、ADI、貝爾移動、博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想、Marvell、聯發科、摩托羅拉移動、努比亞、OPPO、東芝、vivo、小米、中興……總共59家
可以看到,由華為主導的Polar方案這次明顯是有備而來,而且聯想也的確在這一輪投票給了華為沒錯。但是,由于Polar的支持者們所占的投票權重不夠高,因此最終結果還是由LDPC碼拿到了5G移動寬帶數據信道的全部份額。
這樣一來,Polar碼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5G移動寬帶控制信道一途。在最終的這一次表述和投票中,中國企業(包括聯想以及其他的全球盟友們)展現了真正的團結。
其實,從技術上來講,5G數據信道追求的是傳輸速率,主要都是大型封包,這一塊LDPC的性能的確有明顯優勢(這也是為何第一次投票,LDPC極其順利拿下數據信道長碼部分的原因)。
而對于5G控制信道來說,本身傳輸的數據量小,比起速度更注重可靠性,就恰好是Polar碼的拿手部分了。
最終,Polar碼在本身有技術優勢,加上中國廠商們的集體支持下,成功被確立為5G移動寬帶控制信道的國際編碼標準。
這,就是近日又被炒作起來的,2016年3GPP三場會議的完整過程。
關鍵問題來了,聯想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概括的話,其實聯想在整個三場會議中,基本上沒起到什么作用。它并沒有獨自發表技術成果。也沒有獨自為某一個標準站臺。
而從三次投票的結果來看,聯想參加了全部的三次投票,在第一次投票(究竟一種還是多種編碼制式)的時候投給了LDPC,之后的兩次投票(數據信道短碼制式、控制信道制式)中則全部投給了Polar。
總結一下就是:聯想在大家都不看好Polar的時候,選了高通和華為當時都力挺的LDPC,而在中國企業團結起來支持Polar的時候,也跟著一起挺了一把華為。
這個結果,其實就能看出和互聯網上瘋傳的某些說法,其實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
就在今日早間,聯想官方發表了正式回應,主要表明兩點:
① 聯想及旗下的摩托羅拉移動,在相關投票上所投的都是贊成票;
② 聯想一直支持中國5G技術的發展,并全力推動5G技術和相關產品的研發。
或許,比起單純的diss聯想或者舊事重提,這樣的結論更加真實客觀,無疑也更加有趣。華爾街見聞
4.華為首次在海外推80美元廉價機;
騰訊科技訊 2018年初,華為掌門人任正非給手機業務發出命令,表示不能忽視低端手機業務。或許是和這樣的戰略安排有關系,據外媒最新消息,華為最近也加入了超廉價手機的隊伍,在非洲推出了80美元的超廉價機。
在過去幾年中,華為品牌在海外逐步走向高端定位,華為重點營銷高端旗艦機型,使得中低端領域競爭力受到影響。市場研究公司報告顯示,去年四季度,華為手機銷量出現下滑,和蘋果三星擴大了差距。
據國外科技媒體報道,華為最近在非洲發布了一款超廉價手機“華為Y3”,已經在南非、加納等國銷售。
這款手機配置比較低端,屏幕分辨率為854X480,使用5英寸屏幕,四核的聯發科處理器,內存為1GB,閃存為8GB,配置800萬像素主攝像頭,200萬像素自拍攝像頭,電池容量為2280毫安時。
這款華為手機使用了谷歌特意面向亞非拉地區推出的輕量版操作系統“安卓GO”。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興、諾基亞等諸多公司之前也推出了搭載安卓GO的超廉價手機,定價逐步統一為80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華為品牌過去的高端定位,給亞非拉地區的手機銷量和市場份額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在一些國家,華為的份額和全球智能手機第三的地位不相符合。
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華為長期未能建立存在感,并未進入前五名。今年一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三星電子和小米各自獲得將近三成的份額,壟斷了六成的市場。優勢進一步擴大。
一季度,華為主要通過榮耀品牌的高性價比手機,在印度初步建立存在感,進入了前五名,份額在3%左右。
在非洲手機市場,中國深圳的傳音公司和三星兩家,大約壟斷了六成的份額,包括華為、小米公司在內的份額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公司擁有兩個手機品牌,分別是華為和榮耀,采取完全獨立的運作模式。此次在非洲的超廉價手機,仍然使用了華為品牌。
據報道,榮耀品牌也在擴大國際化戰略,榮耀極有可能受到了小米公司在海外獲得巨大成功的“刺激”。隨著榮耀手機在海外獲得更多銷量,這也會增強華為公司在中低端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全公司的全球份額。
據悉,全球高端手機市場已經被三星、蘋果兩家壟斷,華為搶奪用戶和份額頗為不易。有聲音認為,華為下一步擴大全球份額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在亞非拉學習小米的做法,推出更多高性價比中低端手機,尤其是“明星機”。
5.富士康深夜領IPO批文:未提及募資額 募資規模料縮水
富士康終于獲得批文!3月8日通過發審會,但5月11日,才見批文。
5月11日深夜,證監會發布本周的新股批文,僅富士康獲得了IPO“入場券”,更意外的是沒有按照慣例公布募資額度。這時候,刷信息的朋友,都留意了下時間,沒錯,是23:48。
證監會表示,5月11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富士康及其承銷商將與上交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刊登招股文件。
深夜批文
按照慣例,每周五證監會都會發布新股批文,時間點多集中在晚8點到9點之間,但昨天的批文來得更得意外的晚。
23:48,市場期盼已久的批文終于落地,主角“富士康”的名字露出水面,但令人意外的是,證監會的信息中并未提及富士康的募資金額,這是IPO重啟以來的沒有過的情況,較為罕見。
富士康招股說明書顯示,此次IPO將申請募集資金272.53億元。有券商預計富士康本次IPO將發行19.6953億股,預計發行價在13.84元左右,對應發行市盈率為17.18倍。按此估算,富士康估值2731億元。
火速過會緣何“遲到”拿批文富士康
2月1日上報招股書申報稿。
2月9日招股書申報稿和反饋意見同時披露。
2月22日招股書預披露更新。
3月8日通過發審會。
單就招股書預披露更新這個環節,以往排隊上市的企業要花半年,富士康花了兩周就走完了,而且3月8日就過了發審會,從申報到上會僅用了36天,打破了此前的上會紀錄,這一速度著實羨煞無數排隊守候在大A門外靜默著的公司。
不過,拿到批文后的富士康,并未延續“閃電發行”的神話,“遲到”的批文節奏讓富士康從新股申報到領取批文花了100天。此前,欲打造“醫藥界阿里巴巴”的藥明康德(41.390, 3.76, 9.99%)率先拿到IPO批文,上市時間早于已過會的富士康與寧德時代兩只獨角獸。
不少市場人士猜測,富士康之所以遲遲難以獲得批文,和其272.53億元的擬募資金額有關,募集資金過大估值太高一直被業內認為是難以快速核發的重要原因。而藥明康德之所以率先拿到IPO批文,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折價”上市,即募集資金規模大幅縮水。
4月16日,藥明康德在上交所網站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顯示,其IPO發行數量不超過1.04億股,預計募集資金使用額為21.3億元,較公司此前預披露的57.41億元減少63%,計劃投資項目也由10個調減為4個。
募資規模料縮水
藥明康德“縮水”發行、富士康遲遲未獲批文、批文中并未明確募資金額……種種跡象表明,富士康募資規模縮水將是大概率事件,監管層將在新經濟IPO與市場穩定之間尋求最大平衡,不可能任由一大批“巨無霸”空降A股。
2018年初至今,單只新股平均募資規模約10.9億元。在今年2月5日登陸深交所募資49.67億元的華西證券(12.550, -0.29, -2.26%),成為2017年以來新股募資額的最高點。由此可見,監管層對于新股募資規模還是非常審慎的,在行情不穩時對巨無霸上市很難大開綠燈。
按照發行審核流程,發審委過會后,需履行一定的會后事項方可獲得批文。富士康想順利上市,較為可行的就是降低募資金額,以后再增發或者發行債券。想一口吃成個胖子,一步到位解決募集資金問題,恐怕較難。
不過一切都未成定論,募資額到底如何還需等待富士康正式刊登招股文件。一般來講,在現有的市場條件下,發行人多愿意在拿到批文后盡快發行,大部分都在拿到批文后的第二周擇機發布招股文件,下周是時間窗口,市場不妨屏氣期待。
富士康“大體格”
根據此前富士康公布的信息來看,2017年富士康總體營收3530.8億元人民幣,其中,通信網絡設備營收為2145億元人民幣,占比60.75%,云服務設備(包含傳統服務器)1203.9億元人民幣,占比34.10%,精密工具與機器人(19.800, -0.56, -2.75%)收入9.66億元,占比0.34%。
超過3500億元年營收的體量確實巨大。在當下中國,僅華為和富士康兩家公司超過了這一規模,聯想、百度、阿里和騰訊的年收入均未超過3000億。
富士康的大股東鴻海精密,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而且,富士康已經是中國國內對外貿易的巨無霸。2016年,富士康在河南的進出口額高達3172億元,占到整個河南省進出口額的七成以上。2016年,富士康進出口總額占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的3.6%,富士康對中國外貿影響力較大。
富士康的主要客戶是包括了 Amazon、 Apple、 ARRIS、 Cisco、 Dell、HPE、華為、聯想、NetApp、 Nokia、 nVidia 等,皆為全球知名電子行業品牌公司。這些公司目前也多數如日中天,Apple市值接近9000億美元,Amazon市值超過7000億美元。
雖然利潤絕對數據龐大,但是凈利潤率并不高,以2017年為例,158.7億元的凈利潤背后是3545億元的營收數據,凈利潤率不到5%。代工行業一向是薄利多銷,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0.50%、10.65%和10.14%,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相當。
另外,截至2017年底,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總資產1486億元,總負債1204億元,負債率約81%,相比于截至2016年底的43%上漲了近一倍。富士康負債的增加主要是因為應付賬款的增加,據招股書,2017年末,公司應付賬款賬面價值較2016年末增加337.96億元。
根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富士康擬募資的272.53億元主要投資八個部分,包括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云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云服務設備、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制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智能制造產能擴建等。
其中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智能制造新技術研發應用、通信網絡及云服務設備等所需資金排名靠前,分別需投資86.62億元、51.08億元和49.68億元。
估值差異較大
有券商預計富士康本次IPO將發行19.6953億股,預計發行價在13.84元左右,對應發行市盈率為17.18倍。按此估算,富士康估值2731億元人民幣。各大券商對富士康的估值分歧很大,低至15倍市盈率、高至40多倍,落差達3000億元人民幣之巨。
按照證監會行業劃分,富士康應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目前該板塊市值最大的公司為海康威視(39.980, -0.47, -1.16%)市值接近4000億,42倍市盈率,參考國證指數給出的該板塊加權平均市盈率為43.07。若按此計算,富士康股份市值或達到6800億元人民幣。
顯然這種說法可能過于樂觀,也不太可能。多位券商分析師普遍認為在20倍至25倍之間較為合理,合理市值在3200億元至4000億元之間。
一家券商TMT行業分析師表示,“吸引眼球不等于獲得高的估值,富士康股份母公司鴻海精密當前市盈率僅10倍,近期股價并沒有受到富士康股份在A股上市的影響,說明海外投資者仍比較謹慎。按照其各業務分布式估值,22倍至25倍較為安全。”同時,該分析師認為,受到蘋果等重要客戶市場表現的影響,預計2018年富士康股份業績同比持平概率較大。
-
聯想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11瀏覽量
6283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7瀏覽量
252129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7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