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專畢業后第一個工作的單位是電子工業部第22研究所, 剛到研究所,我才21歲, 處于人生的夢想階段,對未來充滿了幻想, 充滿了希望;今后的路怎么走,目標是做什么, 都是未知數。
在這里,第一次吃羊肉燴面、胡辣湯、漿面條等特色小吃。
在這里,第一次喝啤酒(在貴州上學時沒有喝過), 開始感到有泔水味,越喝越喜歡;
我們所是正廳級單位,下面分為處室,每個研究室下面分為行政小組,組長就是科研帶頭人。 每個研究室是一個研究方向,每個行政組又是分支方向下面的各個研究課題組。
跟我一起分配到所里的還有很多名牌和重點大學的本科生、研究生, 有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專業、武漢大學學地球物理專業、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在的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前身)、鄭州大學、杭州無線電工業學校電子專業、西安電訊工程學院(現在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前身)、廈門大學、還有考到研究所里的研究生等。
我們研究室主任陳玉春(后來升任研究所副所長, 調到湖南某市任副市長),組長是楊世泰(現在廣州通信研究所總工),還有盛老師、楊老師(后來調動到了無錫市某廠任總工)。
我感到人生的腳步在前進, 在這里遇到了貴人。周國乃是我們研究室陳主任力推的、通過人才引進的計算機軟件人才。他是黑龍江知青,華東師大數學系畢業的。他是軟件編程方面確實有天才, 他在去云南出差的火車上(當時到昆明坐車要2天2夜)把匯編語言學習完了。
他給我分配了個業余任務,讓我在完成科研項目的同時編寫一個程序。此程序可以進行文字的各種編輯功能: 輸入、增加、刪除、修改、存儲、打印功能。當時我國計算機還沒有漢字,都是英文編輯。
我使用了BASIC 語言編程,對于文字編輯的處理使用最常用的是控制光標(當時沒有鼠標, 就是用上下左右箭頭移動, 來編輯), 所以 BASIC 如何處理光標我從來沒有接觸過, 自己找資料學習,當時大多數知識都是從書上學習, 沒有像后來的《計算機世界》《電腦報》等雜志 , 正好我的師父周國乃有一本厚厚的《微型計算機操作指南》(好像是這個名字),我找到了一些思路,然后就用代碼調試, 果然可以控制光標了。
后來的困難是如何保存到軟盤或硬盤,并從硬盤讀取出來我保存的文檔,這個沒有多久也調通了。
關于打印問題。因為當時流行的打印機是四通打字機,軟硬件一體的打印機, 在我國八十年代紅了10年,我通過代碼控制直接打印有些難度,后來沒有調試通。
為了解決系統底層問題,我準備把DOS 操作系統內核剖析一下。
業余時間把 DOS 操作系統底層的源代碼反匯編出來打印了厚厚的一摞,剖析了DOS 操作系統, 使我對計算機底層的結構有所了解,當時我坐課題使用的是匯編語言,于是對計算機與外圍設備的接口進行控制更加熟悉了。 那時不像現在年輕人編程,直接引用一個類, 調用里面的一個方法直接搞定這么簡單。
1983年和1984年國家有個重大試驗任務, 我和楊主任、盛老師,張老師四人到了某基地參加了此任務。 基地是個部隊的駐營地, 我們每天都是和部隊官兵打交道。
在執行任務期間,周六日沒有忘記到臨潼旅游一下: 爬驪山, 爬華山;參觀蔣介石的五間廳;參觀了楊貴妃的華清池,想起了白居易的長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回到單位我繼續調試《文字處理軟件》,在基本功能完成后, 陳主任和老專家們首先試用(因為當時他們和國外寫信聯系都是用英文打字機, 我用電腦編輯比他們的方便, 英文打字機不能修改, 我的文字處理軟件可以任意加字刪除字段)。很高興, 非常贊賞。
1984年河南省召開了計算機經驗交流會, 我和周國乃參加了。 很幸運,會議上和我國計算機專家---五筆字型發明者王永民在一個小組討論。他的輸入法在國內也剛開始推廣,我們都很感興趣。
漢字在我國計算機上應用實踐有兩位不可磨滅功勞的企業家, 一個是四通集團總裁萬潤南,填補了我國打印機只能打印英文不能打印漢字的漢字輸出空白,成為一個里程碑; 另一個是五筆輸入法發明人王永民,他解決了鍵盤輸入漢字的國家空白,成為漢字又一個歷史里程碑。
當時我們承擔的一項軍工課題在實驗室調試完成后, 需要和其他設備—發射機、接收機一起進行系統大聯調,需要和九江某工廠的工程師們、南京通信工程學院的教授、研究生們一起對系統測試, 在北京和江西九江之間做實驗。
在我們研究所工程師和九江713廠的工程師們一起聯調時,出現了很多配合的問題。
其實在很多團隊工作中有很多的溝通藝術。不會溝通,工作就不好做。 我們在單位調試控制器時也存在很多溝通問題, 例如我做的信號處理器軟件要和總控制器軟件進行交互, 我這里認為把數據發送走了,對方說根本沒有收到, 這個官司怎么打?
我們商量好了, 各自都編寫一個測試自己程序的小軟件,模擬對方的軟件接口進行發送和接收。 這個方法節省了很多扯皮的事情。
我們跟713廠的發射機和接收機做調試時,也存在數據交互問題, 這下就不想我們內部這么好溝通了。
經常爭吵,最后妥協。各自都認為自己沒有問題。
業務時間我們也不忘記賞賞美景。
九江就在廬山腳下,長江邊上。風景秀麗,空氣新鮮。九江過去叫潯陽江,詩人墨客們在這里留過不少詩詞。
宋江曾經在此留下一首《西江月》:“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
白居易曾經留下《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p>
在聯調休息期間我們爬了廬山,參觀了有名的仙人洞。
廬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文化內涵深厚,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文壇巨匠或陳運和等詩文名家1500余位登臨廬山,留下4000余首詩詞歌賦。
陳運和這樣寫道:“三疊泉直瀉青史,五老峰聳立古詩,仙人洞深藏抱負,龍首崖騰飛情思,含鄱口難吐感觸,蘆林湖匯聚現實,花徑走過歷代名士,天池閱盡蒼茫人世,白鹿體壯養于書院 東林綠蔭盡染佛寺”。
蔣介石在廬山的舊居叫“美盧“,他愛游覽全國的名山名水,選擇了廬山作為南京之外的第二處政治中心,名曰“夏都”。對廬山的鐘愛,似乎超過了他對全國所有名山的情結。
廬山的仙人洞深三丈 ,高二丈余 ,系天然巖洞 ,門上刻 “ 仙人洞 ” 三字 ,相傳為 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修煉之地 。洞前是個大懸崖,據說呂洞賓就是從這里跳下去成仙的。
洞旁邊有個道觀,里面有個女道人守著老君殿。 道觀里寫了一副對聯“騎牛西去, 紫氣東來”。
九江期間,我們幾個人晚飯后經常出去散散步,夏天的江邊涼爽無比,我們坐在江邊,欣賞著江水凈凈的奔流不息地向東流著。
昂頭看著月亮的亮麗光華,如同晶瑩的白霜流布,隨著波浪閃耀到天邊。
低頭看著江水不停地流走春景, 江潭上方美好的夜月,也開始偏西了。 殘月掩映著大江兩岸的樹木,深深激蕩人的心情。
漫步江邊,別有一番詩意。一邊是滾滾的長江水,不時有幾條小船游來,一邊是樓臺亭閣,古色古香。 我們邊說邊漫步走過九曲小橋,進入洞門,即到四周環水的煙水亭。
煙水亭相傳為三國時名將周瑜的點將臺故址。 亭中的石碑,上刻大草書“壽”字,由“九轉煉丹”四字組成,傳為呂洞賓手跡。
-
電子工程師
+關注
關注
252文章
769瀏覽量
956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