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將自己打造成全球電力供應商”,英國《金融時報》7日刊發如題文章,關注中國電力企業海外建設和投資情況,尤其是中國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
報道稱,連接100多個國家電網的設想雄心勃勃,但中國確實有強大的組織力、財力和技術實力。有學者認為,第一個實現海外電網互聯的地區可能是非洲。
不過,《金融時報》的報道中仍彌漫著“中國威脅論”的氣息。雖然多位學者和工程師指出,中國推動能源網絡互聯互通并不意味中企擁有或運營電網。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創辦負責人喬治科爾此前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過去幾年世界上最有意義的倡議之一。中國領導人具有非常高的前瞻思維,但世界很多國家政治家都非常短見,不會做長遠規劃。”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金融時報》介紹,中國正在努力推動一項電力技術,希望以此連接全球電力市場。記者采訪了中國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謝秋野,他正負責為老撾制定電力計劃,要使老撾成為可向東南亞地區輸送電力的區域樞紐。
報道指出,在老撾、巴西、非洲中部以及中國大部分地區,特高壓(UHV)輸電技術使得電力能以更低的成本進行商業運輸,并能承擔更高負荷,從而有能力支持大規模的電力工程項目。
執掌國家電網公司12年的原董事長劉振亞力主發展特高壓技術,曾稱特高壓技術相當于軍事上的“洲際彈道導彈”。
特高壓技術使得中國可以在山區腹地建設大壩,再將電力運送到千里之外的東部沿海地區。不過,特高壓的項目和工程已使中國西部電力供應過剩,劉振亞在2016年曾提出利用該技術向德國輸電。
文章指出,劉振亞正通過全球能源互聯網計劃在國際推廣特高壓輸電技術,并希望實現全球電網互聯。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學者鄧麗嘉(Erica Downs)對《金融時報》稱,“所有這些都符合中國擴張并想成為全球標準制定者的目標”,“這也與中國想成為領先的工業超級大國有關。”
中國電力企業海外投資情況(圖源:FT,觀察者網漢化)
推動者們強調,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將控制由此產生的電網,只是將網絡連起來,以便更好地跨區域分配電力盈余。
2015年9月,***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提出了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倡議。2016年3月份,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成立,成為首個由中國發起成立的能源國際組織。
《金融時報》指出,一些西方觀察家認為此倡議與“一帶一路”倡議一脈相承,是一項宏大計劃,旨在于全球80多個國家推動中國領先的基礎設施投資。
報道援引美國RWR顧問公司CEO安德魯˙達文波特(Andrew Davenpor)的話稱,“雖然中國在電力領域的迅速‘擴張’在商業上解釋的通,但也要注意,中國的經濟、外交和戰略舉措是交織在一起的。”
達文波特稱,“電力行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至關重要,伴隨對這一領域的‘控制’,中國的影響力和軟實力也隨之加強。”
根據RWR的統計數據,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企業已宣布在拉丁美洲、非洲、歐洲以及其他地區的83個輸電基建的建設或收購項目中投資1020億美元,加上對海外電網的貸款投資,總額達到1230億美元。
中國海外電網項目投資分布(圖源:FT,觀察者網漢化)
《肌肉力量: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政治》(Sinews of Power)一書的作者、格林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徐義沖(音,Xu Yi-chong)指出,中國國營電力企業正積極推行海外擴張戰略,在一些國家投資建設和運營能源網絡,在另一些國家投資股權。但中國推動能源網絡互聯互通并不意味中企就由此擁有或運營電網。”
《肌肉力量: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政治》
報道稱,走海外收購路線的中國國有電力企業都是全球重量級的。在2017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家電網公司排名第二,僅次于沃爾瑪。在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這樣的問題上,這些企業會通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來協調行動。而中國的政策性銀行,如中國國家開放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也將助力中企的海外投標。
中國的全球電網設想得益于特高壓輸電技術。報道稱,雖然德國西門子和瑞士ABB集團也擁有這項技術,但中國已率先開展大規模部署,并制定全球行業標準。
報道稱,中國國內已展示出這項技術的性能。中國正在建設的37,000公里特高壓電纜可承載150GW的電力,相當于英國最大用電負荷的2.5倍。
報道還援引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的話稱,中國在特高壓技術的成熟,使得美國再次處在“人造衛星時刻”(Sputnik Moment)。1957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后,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用了這個說法來刺激本國與對手開展太空競賽。
朱棣文稱,“中國輸電線路最好,承壓最高、耗損最低”,“他們可以輸電2000公里以上,僅耗損7%的能源。我們傳輸超過200公里,損耗就的比他們多了。”
2017年月1月2日,江蘇泰州,世界首座交直流合建泰州變電站。(圖源:視覺中國)
劉振亞在倫敦時表示,特高壓技術有望重塑全球電力消費的方式。他舉例稱,如果將剛果(金)的水電以每千瓦0.03美元的價格通過中國特高壓電纜輸送到歐洲,交付價格僅為每千瓦0.07-0.08美元。而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數據,歐盟國家家庭用電成本為每千瓦0.20歐元(約合0.23美元)。
報道指出,劉振亞對全球電網互聯的設想也存在爭議。雖然相比其傳輸技術,電力損耗較低,但中國部署電纜的距離較長,總損耗度仍然不容小覷。
此外,報道還稱,國家電網并沒有在海外特高壓輸電建設項目上大獲全勝。主要的成功之一是在巴西,國家電網在巴西投資超過210億美元,已成為該國最大的發電和配電企業。國家電網還表示五年內將再投資380億美元。報道稱,從亞馬遜貝盧蒙蒂(Belo Monte)水電站到巴西南部城市、長達2000公里的輸電線路,是中國在海外的第一條特高壓輸電項目。
報道稱,目前,中國電力企業更加注重建造海外并購。三峽集團是世界最大的電力集團之一,5月以91億歐元報價,爭取全面收購葡萄牙電力公司EDP的股權。目前,三峽集團持有EDP 23.27%的股權,是其單一最大股東。
《金融時報》相關報道截圖
徐義沖教授對此稱,如果收購成功,建立一個互聯的南歐電網倡議就將更進一步了。2012年,國家電網成為葡萄牙國家電網REN的最大股東;2014年,國家電網持有意大利CDP REtide的股份;2017年,國家電網完成收購希臘電網運營商ADMIE的24%的股份。
徐義沖教授稱,第一個實現電網互聯的地區最有可能是非洲。RWR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非已有39份電力協議,超過其他地區。
德國工程院院士弗蘭克˙貝倫特此前表示,本地主義、保護主義是全球能源互聯的“絆腳石”。上月,聯合國多位官員表示,中國在解決能源問題上為各國樹立了榜樣。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帕特里西亞?埃斯皮諾薩5月受訪時曾表示,“中國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提倡開發和使用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它能夠將能源集中送往需要用電的地方,這是一個極大的貢獻。”
據《經濟參考報》5月2日報道,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創辦負責人喬治˙科爾坦言,在能源安全領域仍存在不信任和舊思維,不少國家與鄰國彼此不信任。科爾指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過去幾年世界上最有意義的倡議之一。中國領導人具有非常高的前瞻思維,但世界很多國家政治家都非常短見,不會做長遠規劃。”
-
國家電網
+關注
關注
8文章
516瀏覽量
33726
原文標題:英媒:中國正將自己打造成全球電力供應商
文章出處:【微信號:SmartGrid-cn,微信公眾號:智能電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