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5日-26日,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包括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德國前總統、世界中小企業聯盟主席武爾夫等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3000多名政要名流與商界代表云集參加了十多場大會與各類論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文受邀主持其中“智能制造”專題論壇并在第二天下午大會上發言。現將發言完整內容整理如下:】
王文:感謝主辦方的邀請。這兩天與數十位國際企業高管深層交流,深切感受到中國制造仍然高度被世界看好的盛況。這種對中國制造業的高預期超過我此前的想象。要知道,當下,逆全球化浪潮席卷各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聳增,制造業一度被輿論唱衰。近年來中國還不時曝出制造企業群體倒閉的消息。一些外國智庫研究報告也在講,中國制造業勞動力優勢已喪失,缺乏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中國制造業只是“短暫的輝煌”,或是“虛假的繁榮”。近年來,還有一些西方報紙刊登“中國經濟將崩潰”的論點。
不過,這兩天,我看到上千位國際企業高管自發到合肥來,聽說還簽約了數百個項目,這不正說明大家以“用腳投票”的方式,認定已成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的中國發展潛力仍很大,未來必然成長為“制造強國”嗎?
這兩天,我在就餐、茶歇、來回會場間與許多國際朋友交流,問他們對中國政府的最大建議或感受是什么?說實話,我很少聽到外國企業的抱怨,反而很多是感謝。三菱電機執行董事富澤克行先生昨天講的一句話令我作為中國人很感動。他說,作為日本企業,在中國考慮更多的,不只是企業,而是如何為中國當地做出貢獻,因為受到了當地政府的許多照顧。
我從外國朋友眼中看出,中國政府是全球最重視制造業、并給予制造業發展真正“優先政策選項”的政府,沒有之一。這是我近日感受到中國制造業被世界所看好的制度優勢、也是第一原因。這些年,我們很清晰地看到,從中央到地方,幾乎所有行政主官都帶著緊迫感在考慮智能革命下的產業發展與創新驅動。昨天開幕式上,安徽省省長李國英先生有一個很有趣的演講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他說,安徽要成為“審批事項最少,辦工效率最高,營商環境最優,投資獲得最大的省”,然后在0.5秒鐘后加了“之一”兩字。我覺得,他加的“之一”是對的。因為中國幾乎所有省市自治區都在爭相做這些事,都在深化改革,推出各項減政放權的制度等等。
昨天還有一位外國企業家對我說,沒有任何國家像中國官員這樣如此優待企業家的錢,他們不像歐美政客那樣想著為選舉而籌資,“錢不會到官員的腰包,反而是那些官員會向你推薦當地好的項目”。昨天馬鞍山市專門設午餐招待大家,市委書記挨桌敬酒,每桌都親切地問“這一桌外國朋友有到我市來投資嗎?”這是怎樣的“拉票”精神啊。其實,中國官員的確不必擔心所謂的“選票”。因為只要地方發展,他們就得到了最大“票倉”。
更重要的是,在政府影響下,多年來,中國社會也有對制造業發展保持永不松懈的熱情?,F在,在遍及全國的900多家五星級酒店大堂,那些在交談的企業人群,我敢保證,討論最多的話題多半是智能制造背景下的轉型與發展。這說明,中國制造業這些年來出現的企業倒閉并不是制造業的沒落,而是產業的升級換代。這與歐美國家那樣呈現產業空心化的狀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二,除了政府的制度優勢外,全產業鏈的技術優勢是中國制造業發展將長期被看好的技術原因。新中國成立以后,經濟一度陷入倒退,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改革開放前,中國就已逐漸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從低端生產,到中端組裝,再到高端智造,從品牌、采購、營銷、服務到創新升級,從資源整合到技術轉換再到信息供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產業鏈復合度、完整性像中國這么強大。剛才有位中國企業家告訴我,“絕大多數創新產品理念對中國企業家來說,只要一看一聽,在中國就能在一兩個月內找到制造企業將其大批量地復制、生產出來?!敝袊@種高效與批量生產的支撐能力,在任何國家都沒有,這恰恰是當下“優于設計、鈍于生產”的歐美設計師們的天堂,也是全球處于同一起跑線“智能化革命時代”讓中國形成“彎道超車”優勢的關鍵。
第三,人才優勢也是中國制造業發展被全球青睞的關鍵因素。與歐美國家過去20年優秀學生都投入金融、工商管理、法律等學科不同,從1990年代后期中國大學擴招以來,中國平均每年產生500萬左右優秀理工科畢業生,創造了8000萬-1億人左右的工程師社會人員儲備。比如,像承擔“神舟”飛船、“嫦娥”探月工程的數萬科技人才當中,35歲以下的占66%。每年還有三四十萬留學人員回國,中國正在掀起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歸國潮。中國私企近年來也成了人才的聚集地,比如,在華為公司,就擁有10多位院士。更重要的是,中國具有全球最齊備的全門類、全跨度的工程師群體,人均勞工成本至今仍是日本的1/5、歐美國家的1/7,這使得產品制造在中國仍然長期享有“物美價廉”的保證。
第四,市場優勢更是中國制造業未來遙遙領先于西方的重要保證。14億人的統一大市場是世界獨一無二的。近年來,像成都、合肥、武漢、鄭州等數十個二三線城市在制造業與消費市場上的集體爆發,讓中國經濟呈現了成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中國每年新增2000萬城鎮居民,居民60萬億元的固有儲蓄正在逐漸轉化為支出,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使得中國在2018年底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市場。加之“一帶一路”倡議試圖塑造國際互聯互通格局,以形成中國主導的更大統一市場,這些都是全球制造業發展繼續在中國噴發的積極背景。
當然,中國的挑戰也不少。中國支持制造業的政策配套與執行力度仍然不足,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仍有待檢驗,多層次投融資體系仍不完善,全球經濟增長起伏對中國的沖擊越來越大,中國教育水平與消費促動需要提高,制造業一些核心技術的突破仍未見曙光,“工匠精神”在中國要發揚光大難度很大,人均勞動生產率提升道路很漫長,城市病與生態污染治理仍很迫切,社會輿論時時出現的消極干擾也很明顯。
中國制造業的未來肯定不是坦途,但至少從這次世界制造大會筆者所親歷的現實看,世界看好的正是中國敢于面對現實難題、且有解決難題的社會勇氣與戰略定力。這也正是中國制造業有前途的根本動力。
-
核心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625瀏覽量
19599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35瀏覽量
53583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49瀏覽量
76316
原文標題:中國制造業是“虛假繁榮”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gongkongBBS,微信公眾號:工控網智造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