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19世紀初期,歐洲工業革命都先后完成,大批工業產品被投放在市場上,但設計卻遠遠落后,在這個時期,產品出現了兩種傾向:
1. 工業產品外形粗糙丑陋,缺乏美感
2. 手工藝人仍然以手工生產為少數權貴使用
19世紀下半葉,由約翰.拉斯金做理論指導的工藝美術運動開始了,運動的主要人物有:威廉.莫里斯(藝術家)福特?布朗(藝術家)愛德華.伯恩瓊斯(藝術家)但丁?羅西蒂(畫家)飛利浦?威伯(建筑師)。
·德國·
作為歐洲國家,在19世紀,法國、英國工業革命都已經結束的的時候,德國還是農業國家,工業革命比較晚。現在看來優質的德國設計在當時是不存在的,有很多設計是粗制濫造的。
但是在1980年代,德國一個搞政治的政治家穆特休斯看到國內這樣一個現狀,因為德國本身包括都現在,依然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很多天然資源都是進口的,那么他們只能靠技術出口來維持整個國家的運轉。
穆特休斯看到國內本身工業革命已經比較落后了,設計水平也沒有達到一個水準,抱著救國的心態,去學習當時,也就是19世紀末,設計領域不論理論和產品都是最好的國家——英國,考察了一兩年后回國。回國之后寫了本書叫《英國住宅》,雖然這本書大多講英國建筑風格,但是很多都為德國未來的工業設計包括其他領域的設計奠定了重要基礎。
19世紀 末期
·英國·
英國雖具有悠久的設計傳統。但是,在20世紀20、30年代卻落后了,正當德國、俄國、荷蘭人努力發展現代設計時,英國人卻在為設計定義喋喋不休地爭論,停留在理論的探討上,而沒有能夠在設計實踐上發展,因此,英國的現代設計有相當一個時期是落后于國際水準的。
英國產品設計的落后,除了以上原因以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英國的制造業在70年代以來不斷衰退。工業設計依附存在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制造業,如果一個國家的制造業不發達,工業設計也斷然不能發達。英國在戰后已經基本喪失了戰前的世界超級大國地位,國力逐步衰退,而國家經濟的主干之一的制造業則更加一撅不振。傳統工業,如機械制造、造船、冶金等等,作為夕陽工業而被新興工業取而代之,而英國在新興工業上則遠遠落后干美國、德國這些國家。因此,工業設計必然落后。
·德國·
德國在 19 世紀末期的工業水平迅速趕上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法國,居于歐洲第一位。德國在上升期不僅要求進一步工業化,而且希望成為工業時代的領袖。為了使后起的德國商品能夠在國際市場上與英國抗衡,企業家、藝術家和技術人員組成了全國性的組織──德意志制造聯盟,目的在于提高工業制品的質量以求達到國際水平。
1914 年,聯盟內部發生了設計界理論權威穆特休斯和著名設計師威爾德關于標準化問題的論戰,穆特休斯以有力的論證說明:”現代工業設計必須建立在大工業文明的基礎上,而批量生產的機械產品必然要采取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在此前提下才能談及風格和趣味問題。“這次論戰是現代工業設計史上第一次具有國際影響的論戰,是德國工業盟所有活動中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事件。
德意志制造聯盟宗旨是通過藝術、工業和手工藝的結合,提高德國設計水平,設計出優良產品。同盟認為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業設計師是社會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現為目的的藝術家,在肯定機械化生產的前提下,把批量生產和產品標準化作為設計的基本要求。它努力向社會各界推廣工業設計思想,介紹先進設計成果,促進各界領導人支持設計的發展,以推進德國經濟和民族文化素養的提高。它表明德國在工業設計方面已進入一個新階段,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主要思想:
一、藝術、工業、手工業相結合
二、主張通過教育、宣傳提高德國設計藝術的水平,完善藝術、工業設計和手工藝
三、強調同盟走非官方路線,保持同盟作為業界組織的性質,避免政治對設計工作的干擾
四、在德國設計藝術界大力宣傳和主張功能主義,承認并接受現代工業化
五、設計中反對任何形式的裝飾
六、主張標準化下的批量生產,并以此為設計藝術的基本要求
七、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
戰后
·英國·
戰后英國的工業設計的恢復和發展得益于英國政府的重視引導和支持,也得益于英國設計組織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英國政府扶持型的發展模式下,英國工業設計的組織及活動得到規范,全民對設計的尊重和認識得到提高,工業設計的專業地位得到鞏固,為世界工業設計的發展開創一種有別于美國式市場的引導的方式,也為英國后來躋身世界優秀設計之林創造了條件。
·德國·
包豪斯成立的背景是德國戰敗之后,國家由政權自由派的魏瑪共和國執掌,政府提倡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各個領域進行大膽改革,而包豪斯的創建,是順應政府在藝術改革上的創舉。
包豪斯學校的發展:
1919—1925年,魏瑪;
1925—1932年,德騷;
1932—1933年,柏林。
理解包豪斯的歷史作用及影響,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認識:
一是它在現代主義設計思想的建立、傳播和設計實踐的影響上;
二是它對現代設計藝術教育體系的建立上。
如前所述,包豪斯從成立之日起,就在其宣言中倡導建筑家、畫家、工程師和工藝技師要“面向工藝”,經過曲折的實踐和發展,逐漸形成了重視功能、技術和經濟因素的設計實踐、創作方法和教學體系的現代設計藝術思想。其設計思想從總體上來說,表現為以下三點:
第一、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
第二、設計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產品。
第三、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法則進行。
20世紀
·英國·
波普一詞源于英語的“大眾化”(popular)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于1954年起源于英國,這話“大眾化”藝術的思想根源來自于英國的人眾文化,代表新達達、新寫實主義等流派藝術家所創造的完全生活化、大眾化、甚至垃圾化的藝術。它反映了當時西方社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觀、消費觀及其反傳統的思想意識和審美趣味。它受到美國20世紀50年代人眾文化和20世紀60年代波普美術的影響,認為藝術不應僅供少數人享用,而應走向普通大眾.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因此要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線.打破一切傳統的審美觀念。
波普設計運動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時裝界有:英國的瑪麗.匡特所設計的迷你裙,在全世界風靡十幾年;法國的古亥熱的宇宙服.表現出最新科技觀念而使當代人驚喜。家具設計有:科蘭的廉價、鮮艷、奇異的家具.深受青少年歡迎:穆多什以英文字母為裝飾圖案的纖維板椅子和羅杰.丁的如玩具般的吹塑椅子.都極受歐洲消費者青睞。在包裝、書籍裝幀、廣告等平面設讓上,也都出現了醒目的波普風格。
·德國·
從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德國在綠色設計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始終保持領先的地位,傳統設計思想中對于人類自身從整體到個體的生存狀態的關注,在后工業時代自然延伸出一種對于環境、資源和生態由衷的關注。而對于環境、資源和生態的關注,正是對人類自身的關注。
綠色設計不是一種具體的設計風格或流派,而是一種設計理念和思想,它著眼于人與自然的平衡關系,強調設計過程中對環境效益的充分考慮,以期達到在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能源,最大程度地減少污染。
在眾多為綠色設計的形成和發展有所貢獻國家中,德國無疑是最具影響力的一個。無論是就設計的人性化而言還是就設計的環保精神而言,德國設計總是走在時代的前列;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民眾,德國人的反應總是更具現實意義。
所有這一切并非是歷史的偶然,德國設計所固有的文化背景和理性功能主義的精神實質決定了德意志對于綠色設計的必然選擇。
德國設計在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方面始終領先于其他國家,各式各樣綠色化程度不斷提高的環保產品相繼問世,含有氟里昂(CFC)材料的電冰箱、罐裝噴劑、含水銀的電池等商品被全面地從商品目錄中清除,就連商品目錄本身都是用再生紙制造的。
-
工業設計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7瀏覽量
15438 -
工業革命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7瀏覽量
15812
原文標題:設計史論丨英國與德國工業設計史梳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