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1日廣州光亞展舉辦的汽車照明與應用論壇上,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教授、中國國際汽車照明論壇(IFAL)首席執行人林燕丹教授在現場對《汽車照明應用與發展白皮書》的關鍵數據進行了發布,林教授對全球汽車燈具的市場規模、智能網聯大燈的發展趨勢,中國汽車發展趨勢與技術需求進行了精彩的分析。
圖1:上海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 林燕丹教授
2017年汽車燈具的市場規模達300億美元,未來會穩步增加
近三年全國汽車進口數量高于出口數量,進出口總體是增長趨勢,進口數量突破120萬輛,出口數量突破105萬輛。林燕丹教授分析說,90年代開始,中國汽車照明逐漸開始起步,常州星宇等一批車燈公司的興起都是自90年代開始,上海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研究所成立汽車照明工程研究中心,之后經過十幾年的持續追趕,中國一直縮短與西方國家主流廠商汽車照明燈具的技術差距,特別是有了LED照明和技術引入,使得國內企業在應用層面加快了步伐,未來甚至有了超越的可能。
汽車照明的增速和汽車銷量的增速是保持一致的。汽車照明企業的布局是圍繞汽車廠商來建立的。圍繞整車企業的發展,分為六大區域。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汽車產業集團,以武漢為代表的中部產業集團,以廣州為代表的汽車產業集團,以重慶為代表的西南產業集團,零部件配套企業密集。
林燕丹教授指出,2017年全球汽車燈具市場的規模大約3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大約1950億;中國汽車行業的產銷量占全球汽車產銷量的30%左右,2017年中國汽車燈具市場的規模大約500億,2030年中國汽車燈具市場的規模大約630億。2017年汽車燈具企業前十名的銷售額合計400億,占比大約80%,在汽車燈具行業的產銷量更加集中。其中華域視覺(原上海小糸車燈公司)在華公司銷售位列第一,銷售額達到134.23億,SL三立和常州星宇分別位列第二、第三位。
汽車照明光源的技術演進
國內的光源企業在逐步成長,國際大廠歐司朗、亮銳等起到了業界的領導作用。國內汽車大燈的光源技術采用量比較大的是國際大廠的光源產品。
林教授表示,現在市面上60%以上的新車依然使用了鹵素大燈,優點是制造和維修成本低,便于更換,而缺點也很明顯,亮度不夠。氙氣大燈作為過渡產品,亮度高、照射距離遠是它最大的優勢,比后面的LED汽車大燈價格便宜,在汽車的后裝市場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LED汽車前照大燈是主流的發展方向,激光大燈有LED大燈不具備的特點,照射到比較遠的地方。激光大燈是目前法規不予承認,未來可能會獲得合法的市場準入資格。LED不管是性價比、技術和設計感都讓原來已經走到天花板的汽車照明看到了無限發展的生機。
2011年配備的激光前照大燈的概念汽車出現,2011年比亞迪宋系列汽車采用了LED前照大燈的模塊。這是一個里程碑,自主研發的汽車用上了LED前照燈的整套系統。
車規級LED器件廠商,我們很欣喜看到后裝市場從一開始不規范,現在有些產品逐步走向前裝市場。1、后裝市場所用的LED燈逐步沿著前裝車燈的設計;2、采用中小功率的CSP組成模組實現智能化前照燈。3、從制造LED光源邁入開發一體化的模組,透鏡及整套燈具;4、激光大燈逐漸被越來越多關注。
早在1958年,智能大燈概念首次被提出,一直到HID燈出現,這種方式才得以實現。智能大燈光源主要由LED矩陣式/ LCD式/ DLP式/ uAFS式,奔馳、奧迪上標配的LED矩陣式大燈,其Matrix矩陣式全LED大燈可以直接通過對光源的控制來達到精準的光型變化,成為一種潮流。智能大燈的功能主要是多道路模式切換、智能隨動轉向、自動識別對向來車的無眩光遠光、路標識別和行人警示。
很多汽車照明大廠的高管感嘆,以往公司里光學設計、結構設計和熱設計的工程人員最多,現在有達到60%的技術人員是做軟件編程的。汽車照明成為高科技化、IT類的公司,如果沒有軟件編程的人員和技術積累,支撐不了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要求。
林燕丹教授強調,未來,隨著智慧城市、無人駕駛和智能物聯的出現,未來汽車燈具要考慮到智能物聯、信息交互的可能性,如果汽車照明廠商不能跟上這股潮流,企業就會面臨生存危機。未來進入到無人駕駛時代,汽車照明信號功能會增強。無人駕駛時代,車與人的互動,車與車的互動,信號功能會變得更加重要。
-
汽車照明
+關注
關注
5文章
257瀏覽量
29022 -
歐司朗
+關注
關注
2文章
391瀏覽量
50906 -
LED前照燈
+關注
關注
1文章
7瀏覽量
105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