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互聯網的大腦模型,分析騰訊與今日頭條出現激烈競爭的背后原因,同時得出結論,從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看,這種競爭對于兩家有可能是好的狀況而非壞事。
2018年以來,今日頭條與百度,騰訊產生激烈的競爭,6月20日,百度一名前員工因涉嫌違反競業協議加入今日頭條,被百度訴至勞動仲裁部門,而之前一個月,在5月份,今日頭條以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將百度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
另一方面,6月1日,騰訊宣布起訴“今日頭條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騰訊同時還暫停了與今日頭條系的合作。而今日頭條當天也同樣以“不正當競爭”起訴騰訊。
為什么風平浪靜的互聯網領域突然產生如此巨大的風波。我們在這篇文章中用互聯網的大腦模型分析了這種競爭產生的背后原因。
互聯網的大腦模型
互聯網的大腦模型就是互聯網向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類腦巨系統架構。互聯網大腦架構具備不斷成熟的類腦視覺、聽覺、軀體感覺、運動神經系統、記憶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互聯網大腦通過類腦神經元網絡將互聯網各神經系統和世界各元素關聯起來,互聯網大腦在群體智慧和人工智能的驅動下通過云反射弧實現對世界的認知,判斷,決策、反饋和改造。【1】
騰訊在互聯網大腦模型中的位置
騰訊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提供的服務種類繁多,服務的領域也遍布通訊、家庭、企業、城市建設、娛樂、文化等各個領域。
從核心特點說,騰訊首先解決的是互聯網用戶之間信息溝通的需求,從1998年開始的點對點的OICQ服務,到2018年產生的具有近10億用戶的QQ、微信/WeChat、QQ空間等社交平臺。
從互聯網類腦智能巨系統的發展角度看,騰訊占據了互聯網大腦中一個非常優勢的位置:互聯網神經元網絡的構建。我們知道大腦中神經元和神經元網絡是最重要的基礎架構。騰訊通過實質的互聯網神經元網絡建設,可以很方便的向互聯網和人類社會的其他領域擴展,從人與人的通訊和社交,發展成為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大社交平臺。
今日頭條在互聯網大腦模型的位置
今日頭條2012年3月創建,在創始階段,今日頭條的內容主要來自于其他門戶新聞的匯總。然后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對數據進行挖掘,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信息,應該說在開始階段,今日頭條處于互聯網大腦模型的大數據區域,同時也與人工智能區域有關聯。
到2018年,今日頭條日活躍用戶已超過2億,注冊用戶超過3.5億,用戶可使用微信,微博,QQ賬號或注冊今日頭條賬號登陸今日頭條。根據其社交行為、閱讀行為、地理位置、職業、年齡等挖掘出興趣。通過社交行為分析,快速計算出用戶興趣;通過用戶行為分析,建立和更新用戶模型。
事實上,經過6年的發展,今日頭條已經從新聞內容聚合網站發展成為具有很強社交屬性的社交網站,用戶在今日頭條同樣可以建立個人主頁,發布自己創作的內容,相互加關注,加好友,發送私信等等。這樣今日頭條也具備了互聯網類神經元網絡的屬性。雖然離騰訊微信和QQ超過10億用戶的規模還有很大距離。但Ai+內容+社交形成了自己的特點。特別在2018年今日頭條通過抖音等產品對社交領域進行了進一步拓展
對騰訊與今日頭條競爭的分析
騰訊以用戶信息通訊為核心形成的類神經元網絡,和與今日頭條以內容智能分發為核心的類腦神經元網絡,在商業模型上已經有很大的重疊性,而且未來在人工智能、云機器人、物聯網、電子商務、信息分發等多個領域同樣具備拓展的空間,這就為2018年的激烈競爭埋下伏筆。
互聯網類神經元網絡型企業和產品具有獨特的屬性,與工業時代的經濟規律不同。那就是企業發展積累勢能很高,用戶粘度隨關系的連接數增多而變大,產業上下游蔓延性強,伴隨社交關系的復雜,鏈接會從人與人的社交網絡向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大社交網絡邁進。
對于互聯網中類神經元網絡的企業(如騰訊、今日頭條、Facebook、twitter),一方面由于互聯網的跨地域特性,很難拆分,另一方面由于馬太效應,產業積累勢能高,很難出現工業時代諸如蘋果手機快速顛覆諾基亞的現象。
未來如果此類企業一家獨大,社會和政府要求其基礎設施化的壓力會越來越強,因此,騰訊和今日頭條的競爭某種角度對兩家都是好事,甚至未來雙方可以通過保持競爭降低壟斷和基礎設施化的壓力。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70瀏覽量
103520 -
騰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59瀏覽量
49497
原文標題:從互聯網大腦模型看騰訊與今日頭條之爭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211d74f707ff,微信公眾號:重慶人工智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