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到了一個關鍵時期。埃森哲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工業尤其是制造業盈利水平停滯乃至下降、創新能力不足問題正日趨明顯,傳統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馬躍
而“中國制造2025”全面提升中國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大戰略部署則顯示,工業仍然是中國的“核心實力”,工業數字化將從根本上解決傳統工業在效率提升方面所面臨的困難,只有改變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中國才能實現長遠的增長目標。
作為較早就熱情擁抱“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跨國公司,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的智能制造理念、透明工廠、綠色制造等解決方案,都與“中國制造2025”密切呼應。
日前,在施耐德電氣的“賦能數字化轉型——2018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上,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馬躍表示;“面對數字化轉型的趨勢,施耐德電氣樂于為制造企業的數字化進程賦能,并與這些企業并肩探索轉型升級的最佳實踐路徑。”
進行時態的數字化轉型
基于全球企業用戶正在面臨的數字化沖擊,2016年,施耐德電氣發布新一代基于物聯網的EcoStruxure系統架構與平臺。該平臺既包括了向信息化軟件平臺提供大數據基礎的互聯互通能力,又能通過InTouch等軟件實現數據采集監控與運營控制,實現邊緣控制;其可擴展性應用、分析及服務能夠為用戶提供運營管理、資產管理、信息管理、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優化與升級,從而幫助企業提升在全生命周期內的連接、分析、運作、優化,助力工業數字化轉型。
此前,物聯網成為施耐德電氣戰略轉型的核心。而這一面向物聯網應用的架構的發布,意味著施耐德電氣將不再只是銷售技術和提供技術服務的企業,而是利用其豐富的行業積累,通過物聯網平臺幫助企業重新考慮流程和創新業務的合作伙伴。施耐德電氣正在以基于EcoStruxure,擁有完整架構、專業技術、開放生態圈和全生命周期工具的數字化生態系統,賦能樓宇、數據中心、工業和基礎設施四大終端市場的數字化轉型。
2017年,施耐德電氣正式推出面向工業市場的EcoStruxure,全面覆蓋工廠及機器設備。全球離散、過程和混合行業用戶能夠借此架構優化資產管理,適應快速變化的業務環境。
以基于EcoStruxure架構的透明工廠解決方案為例——該架構以精益運營為核心設計基礎,以數字化和自動化技術為輔助,通過覆蓋互聯互通的產品,邊緣控制以及應用、分析與服務層的完整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用戶打造“透明+融合”的工廠架構,真正實現了從數據采集、分析再到決策輔助的完整過程,實現工廠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制造,用數字化快速賦能客戶,實現全面的運營效率提升。
工業領域數萬億個設備和感應裝置進行互聯互通創造巨大的數據,經過分析整合后產生的“商業洞察”,正成為物聯網這一巨大新市場的核心價值。與此同時,隨著工業物聯網和數字化轉型的進程,軟件產品與其他業務的組合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2018年初,施耐德電氣宣布完成對英國工程軟件公司AVEVA的反向收購。二者將合力打造全球領先的工程與工業軟件公司。 利用與AVEVA獨有的合作關系,施耐德電氣可以為企業用戶提供一套涵蓋從流程模擬到設計、建造和制造運營管理與優化各個方面的全面數字資產管理解決方案。
事實上,早在2016年,施耐德電氣就與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簽訂了SimSci Spiral軟件解決方案全球合作協議,其專業開發和支持團隊與英國石油公司在其全球煉油廠合作部署用于油氣加工產業的現代化企業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借助云分布式計算的工具分析學,可實現更多場景的快速分析,提高英國石油公司燃料業務的效率。而軟件,是形成不同解決方案的新起點。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馬躍和他的團隊一直以全球行業的先進案例為線索,縱向思考數字化手段在中國各個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相應的賦能技術,希望通過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軟件技術,推動中國工業領域的數字化變革。
“連接”創造價值
在中國,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對研發、生產、運營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進行有效管理,優化運營、提升利潤,有著比全球工業領域更為迫切的需求。有數據顯示,未來15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11.3萬億元。其中91%的企業計劃采用工業云,37%的上“云”企業希望加大預算,繼續用工業互聯網改造傳統制造業。到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占整體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22.5%。
這些積極的信號顯示商業環境的變化讓數字化轉型成為工業領域提高競爭力勢在必行的途徑。但“從整個市場的角度看,基于數字化的轉型在中國工業領域并沒有達到質變的階段。”馬躍說。
但這并不妨礙一些勇于探索的中國合作伙伴開始嘗試通過施耐德電氣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智能化改造——寶鋼股份1580熱軋智能車間是鋼鐵業首個正式入圍工信部“中國制造2025”的試點示范項目。該智能車間通過施耐德電氣優化車間互聯互通性的方案,將行車全自動投入率穩定在98.5%以上,共減少全部20個行車操作工和地面庫管理人員,日均產能提升15%到30%,增至10500噸,成為全球首個無人值守智能車間的吉尼斯紀錄保有者。
“以前我們分享案例時,往往忘記了強調我們客戶的貢獻,實際上這些成功應用中有超過一半的貢獻是客戶與我們攜手合作的結果。他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實上,中國企業客戶對創新技術的勇敢嘗試,給了施耐德電氣的中國團隊巨大的信心,并激勵我們的團隊根據中國市場業務模式的變化,調整與企業客戶的交互方式。
“我們認為,我們不光自身要在每一個精專的領域做到前列,實現跨自動化和軟件平臺的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去搭建起跨平臺的生態體系與合作伙伴系統。”馬躍說,“這些是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經濟轉型的關鍵。我們要找到行業內的合作伙伴,夯實行業能力,比如制藥、食品飲料等行業;然后再通過跨領域的行業能力,建立生態協作體系。”
一方面,企業客戶能力的擴展已經突破了既往的邊界,更多新的領域正出現前所未有的業務模式。另一方面,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帶來的變化,要求施耐德電氣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新的行業知識等待開發和定義,更多的技術資產需要模塊化,以便進行復制。
2018年2月,施耐德電氣國內首個工業數字化運營中心成立,區別于傳統的數字+模型方式,工業數字化運營中心通過后臺研發、產品、運營與前臺運營中心、線下服務團隊、客戶的雙閉環貫通,利用其專家能力與數據分析能力,通過包括變頻顧問(Drive Advisor)和EcoStruxure機器顧問(EcoStruxure Machine Advisor)在內的數字化技術與解決方案,充分融合IT及OT技術,將諸如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作為發展重點,以創新的數字化服務模式為工業用戶提供數字化服務。
“我們正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將一些變頻系統現場運營的脫敏數據傳回數字化運營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幫助我們看到一些原來我們的專家也認識不了的東西,把知識提煉出來,將類似‘加鹽少許’這樣模糊的行業知識變成一個標準化的行業應用模板。”馬躍說。不僅如此,通過成立“合作伙伴關系管理系統”,施耐德電氣將電工、設計師和行業專家組成“社區”,與客戶及合作伙伴在“社區”中進行交互。
目前,基于物聯網、開放可交互的EcoStruxure平臺已經部署在全球超過48萬個安裝現場,得到了超過20,000名開發者和系統集成商的支持,正在云端管理著超過160萬份資產。
而談及中國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長遠目標,馬躍表示:“我們正在幫助工業用戶應對來自生產效率、能耗和質量方面的挑戰。但我們并不是特別強調每件事都扮演majority(指占多數的那一方)。”
如今,考慮到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復雜性,施耐德電氣正在“重新看待自己在未來數字化轉型中扮演的角色”。對施耐德電氣來說,將生態圈中利益相關的“盟友”組織起來,以創新的方式解決問題——人們所見不同,勝過所見略同——這正是生態系統的意義和價值。
-
施耐德電氣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0瀏覽量
15256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0瀏覽量
94099
原文標題:【經典案例】施耐德電氣:賦能數字化轉型 工業互聯網“下半場”開啟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