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架構到業務實踐,位列全球光傳送第一梯隊的烽火通信已經在承載上為5G的規模商用部署做好了準備。
隨著3GPP 5G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的完成,產業進入了全面沖刺的新階段,而作為整網基石所在的承載網亦邁入了商用前期。在去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MWCS 2017)上,烽火通信發布了業界首個聚焦于5G承載的FitHaul全新承載解決方案,提出“泛在、超寬、極簡、隨需”的建網理念;今年(MWCS 2018),這家公司進一步推出了面向5G的云化網絡解決方案,與物理承載網一起構成了支撐運營商5G新增長乃至轉型成功的使能平臺。
“在5G多樣化需求的驅動下,5G承載將呈現出許多全新的變化、向更高層次演進,目標是提供大容量高效的帶寬支持、靈活隨需的業務調度和‘管控合一’的云化智能運維。FitHaul回答了5G承載網應該解決什么問題,需要哪些關鍵技術,云化網絡解決方案在FitHaul基礎上進一步延展,強化了云網間的協同,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回答了網絡如何部署實施?!狈榛鹜ㄐ鸥笨偛梅吨疚脑诖髸陂g的專訪中向C114表示。
▎烽火通信副總裁 范志文
同時他還指出,5G承載的競爭力不僅僅局限于承載技術的競爭力,烽火通信在該領域的根本優勢在于其全面而系統性的光網絡基礎研究、底層技術支持,以及將云化架構、人工智能與傳統光網絡融合為一所迸發出的新價值。此外,經由郵科院與電科院的合并重組,新集團將很快推出基于3GPP標準的包括無線接入、承載網、核心網在內的端到端全系列5G商用產品。
從4G到5G:
驅動承載網向更高層次演進
如今我們正處于一個大變革的時代,數字化的無形觸角正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角落、數字經濟日益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能。5G不僅是一個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史上的代際,更將由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延展到人與物、物與物,使能全行業數字化、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已成公論。
當地時間6月13日,5G NR SA方案在美國圣地亞哥的3GPP第80次TSG RAN全會正式完成并發布,標志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包括中國三大運營商在內的多家領先運營商也已紛紛就5G展開了行動,提前探索新場景、新業務和新商業模式。
“5G成功、承載先行”,承載網作為端到端高速公路將在5G網絡中發揮重要作用,直接決定5G的商用進度;另一方面,5G的到來也將對承載網提出諸多新需求與新挑戰,主要體現在超大帶寬、超低時延、靈活連接、網絡分片、智能化運維等方面,推動其向更高層次演進。
針對5G承載的演進,范志文從網絡架構、網絡帶寬、網絡管理三個方面作出剖析。首先在架構上,為應對無線側的帶寬和時延指標壓力,接入承載將從功能上進行重新切分,從單一的回傳演化為前傳、中傳、回傳等多種方式并存;核心網的云化及下沉,使得核心匯聚層的業務流量從以“南北向”為主向“南北向”和“東西向”并重轉變,承載網要從適合匯聚型業務的環網架構向適合匯聚和分布型業務并重的MESH化網絡演進,由此驅動組網技術上的變化,由傳統分組或ODUk的電交叉向電+ROADM/OXC的光電混合交叉轉變。
帶寬方面,為應對5G數據洪流,無論接入還是核心匯聚,帶寬要求都會出現較大增長。經過科學估算,烽火認為5G時代的接入層將會從4G時代的GE為主升級至25GE或50GE、匯聚層由10G升級至100G、核心層需要部署N*100G+。
由于5G時代網絡的復雜性更甚以往、OPEX相較CAPEX的持續上升,范志文特別強調了網絡管理的重要性。4G時代管控分離的部署模式并未徹底改變傳統網絡煙囪式低效管理的現狀,云化智能的下一代管控系統是5G承載的一大核心訴求,亟需將傳統的網絡管理與SDN控制集中、實現“管控合一”,來大幅提升業務發放與運維效率、降低OPEX,并為AI技術在電信運維領域應用提供土壤。無獨有偶,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大會主論壇的演講中亦提出“發展5G要把降低OPEX作為戰略重心”。
從FitHaul到云化網絡:
構建5G新增長使能平臺
5G腳步漸近,5G承載從即將商用走向了小規模試點。烽火通信今年以“5G已來、烽賦未來”為主題參展世界移動大會·上海,帶來了不少新的進展與突破。
2017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烽火發布了FitHaul 5G承載解決方案,旗幟鮮明地提出5G承載的目標網絡將以數據中心互聯為核心,支持多樣化的業務需求及接入方式,呈現“泛在、超寬、極簡、隨需”的特征,從而提煉出了FlexE/FlexO、超100G、SR、SDN、eClockSync和新型以太網接口六大關鍵技術。如今,FitHaul已經完成了技術測試,并在現網進行試點應用,確保為用戶提供更低時延、更高精度、更靈活的網絡承載和業務感知。也因此,具體的5G承載應用場景成為其今年展示的一大亮點。
面向5G,更高的線路速率、更靈活的節點調度、更優的器件模塊將是下一階段光網絡演進的主要方向,烽火憑借光領域的長期積累和創新研究持續在這些方面保持業界領先。范志文舉例說,結合多項領先技術,烽火實現了T比特的光傳送,在業界率先提供單槽位1.2T背板的POTN設備以及雙載波1.2T的光線路板卡;其基于全光背板的OXC在滿足靈活調度的同時,可避免高維度ROADM的海量連纖;硅光技術能夠大幅降低光器件及模塊的尺寸功耗,為5G時代傳送網節能降耗奠定基礎;這家公司亦將WSON(基于WDM的自組織網絡)技術融入OTN等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智能化的特性。
實際上,烽火早在2013年即啟動了面向5G承載的預研工作。目前為止,已經組成了橫跨武漢、南京、西安乃至北美、歐洲等地數千人規模的研發團隊,并與光迅科技、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創新中心等相關單位展開全方位合作,實現了硬件軟件協同、芯片-器件-系統協同、國內海外研發資源協同。
本屆大會,這家公司還隆重推出了面向5G的云化網絡解決方案。在范志文口中,該方案是對FitHaul 5G承載解決方案的進一步深化與細化,與之共同構成了高品質的下一代網絡和5G業務的使能平臺,真正實現“網隨云動,云網一體”。
從AT&T Domain 2.0、西班牙電信Onlife Telco、德國電信Pan-Net到中國電信CTNet2025、中國移動NovoNet2020、中國聯通CUBE-Net 2.0,網絡云化轉型已成業界共識。他提出,在不久的將來,云化網絡和物理承載網將成為運營商價值的兩極,且云化網絡的價值終將凸顯,雖然過程不會很快;云化網絡需要依賴物理承載網實現云間互聯,物理承載網同樣需要利用云化網絡改善其敏捷性和實時性,兩者相輔相成。
“起源于IT行業的云技術并不能簡單地復制到電信領域,比如在可靠性上要達到‘5個9’,還有像可操作可維護性方面的要求?!狈榛鹜ㄐ旁谠苹W絡解決方案上采取的是“四層解耦,平臺為基,場景優先,商用為本”的策略,以電信級云平臺FitTelecom OS為基礎,針對5G的熱點應用場景先后推出了基于FitCER的SD-WAN解決方案、基于FitBNG的vBRAS解決方案、基于ONAP的FitMANO新一代管理編排系統等一系列產品,其中部分已實現規模商用。
此次云化網絡解決方案的提出,亦是烽火從“光網絡專家”到“云網專家”ICT轉型的成果體現。在之前的“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該公司重磅發布了《云化網絡解決方案白皮書》,圍繞電信級云平臺、NFV/SDN解決方案以及業務編排系統發表觀點。解決方案的正式發布以及“從零構建云化網絡”為主題的現場演示標志著烽火“云網融合”的構網理念已正式落實到產品解決方案上,而非單純的口號。
從標準到實踐:
全力助推5G商用落地
作為主流ICT技術及解決方案提供者和5G承載演進的主要推動力量,烽火通信在5G的標準制定、生態建設、部署實踐等環節均扮演著重要角色。
比如在5G承載方面,烽火累計提交了50多篇標準提案,積極推動接口、保護、前傳、架構等方面的標準立項,大都得到采納,在標準提案數量和質量上位列全國第二。而隨著郵科院與電科院合并重組獲批,這家公司未來將進一步加大標準制定參與力度。
5G的商業化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努力。烽火是我國“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專項中“5G網絡與業務”項目主要成員單位之一;目前已經與國內三大運營商以及西班牙電信、MegaFon、馬來西亞電信等領先運營商就5G承載解決方案和關鍵技術進行了廣泛、緊密的探討與合作,并根據運營商網絡各自特點和訴求形成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在實踐方面,這家公司已經參與國內三大運營商多個重點城市的5G試點工作。在武漢的5G規模試驗網建設中,烽火、大唐攜手為中國移動提供了端到端的產品解決方案,2018年1月完成了首站開通,今年年底將在武漢三個區域完成逾百站的規模覆蓋;在沒有建筑物遮擋及其他信號干擾的情況下,測得1.6Gbps下行速率,相當于幾秒就能下載一部高清電影,為用戶提供極致體驗。
此外,烽火還積極與運營商、東風汽車以及武漢大學、華科大學共同合作,利用5G網絡研發新應用——搭載5G網絡的無人汽車、無人機可更精準運行,網絡時延降至1ms,比人眼的反應速度還快;北斗導航嵌入5G網絡,可實現地圖定位誤差由米級降至厘米級。
“一次就將事情做對很重要,助力運營商構建一張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網絡是烽火在5G領域所作努力的出發點;同時,烽火本身正在進行ICT轉型,推出了眾多智能化應用,幫助和配合運營商將網絡價值釋放出來,最終服務于社會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做最好的產品、最具競爭力的方案,是我們矢志不渝的目標?!狈吨疚脑诓稍L的最后如是總結道。
-
3GPP
+關注
關注
4文章
417瀏覽量
45243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6瀏覽量
563965
原文標題:對話范志文:5G承載邁入商用前期 烽火FitHaul+云化一次將網建對
文章出處:【微信號:C114-weixin,微信公眾號:C114通信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