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lphaGo誕生,帶來的“深度學習”日益普及,人工智能開始從智能化工具向智能機器進軍。原有的MCU已無法滿足深度學習的高速海量數據運算要求,AI芯片便應運而生。如今嵌入式芯片領域正面臨AI芯片的新一輪機遇。
AI芯片與MCU本質上都是實現人工智能的一個智力內核。新一輪AI芯片的智能機器與歷史上MCU的智能化工具,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產業發展規律。我們從幾十年的MCU發展史看到了IT產業領域中,“生態系統為王”、“平臺應用為基礎”、“扇形產業模式市場壟斷”的三個基本發展規律。在新一輪AI芯片的發展機遇中,能否成功,任重道遠,成敗之間在于觀念是否符合IT產業發展規律,順之者興、逆之者亡。
在新一輪AI芯片的機遇面前應該做到:
1從找技術差距轉而找生態差距
歸根到底,芯片之爭是生態系統之爭。早期MCU的生態體系,體現在MCU廠家的全面技術支持和第三方的開發環境支持。后來MCU廠家為了完善其生態體系,不惜投巨資,全面自主構建。在推出新款MCU的同時,提供相應的集成開發環境(包括開發工具、操作系統、產品化的軟硬件平臺),使MCU的易用性、可靠性、繼承性成為在MCU市場競爭中克敵致勝的法寶,反映了芯片創新中“生態體系為王”的客觀規律。
2從歷史現象中尋找IT產業發展規律
在MCU幾十年發展歷程中,其核心的產業發展規律是“平臺模式”與“扇形產業生態體系”。知識創新者將創新知識成果轉化成知識平臺,不介入創新知識應用;創新知識應用者在知識平臺基礎上實現知識成果的應用創新。這種平臺模式形成“平臺產業”與“平臺應用產業”,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典型事例有早期的PC機領域中的Intel模式(處理器平臺與OEM產業)、VCD/DVD領域半導體廠家與鄉鎮企業的分工模式(VCD/DVD器件平臺與平臺與鄉鎮企業的產業分工),也有后來ARM與半導體廠家的知識產權模式(MCU知識產權平臺與半導體廠家的MCU芯片產業)。
在IT產業中,平臺產業與平臺應用產業構成了上下游的扇形生態體系。這是一種相互依存、共同成長、共同繁榮的良性生態體系,一旦形式,很難撼動其壟斷地位。AMD多年與Intel生態體系競爭未能成功;ARM公司與眾多半導體廠家形成MCU領域的扇形產業生態體系,形成了一家獨大的態勢。
3不要在AI芯片領域重犯過去的錯誤
幾十年歷史證明,“生態體系”、“平臺模式”、“扇形產業模式”是IT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應該用這些規律來審勢當前國內外AI芯片領域的新形勢:
1.世界巨頭已布局AI芯片平臺產業
目前幾乎所有的IT產出巨頭都爭相布局IT芯片產業。其中最具實力的有Intel、谷歌、微軟、英偉達,還有ARM及其追隨者,形成了各具特色群雄逐鹿的局面。Intel企圖找回嵌入式領域地盤,微軟力爭在算法領域突圍,ARM則在原有的MCU生態體系基礎上,穩扎穩打地布局AI芯片平臺的扇形產業生態體系。
2.華為、小米AI芯片的產業模式分析
說到底,AI芯片的競爭、生態系統之爭,是平臺產業的競爭,一旦平臺產業逐漸清晰,留給應用產業的課題,則是選擇投入哪個陣營。作為有龐大應用產業的IT大佬華為、小米,進軍AI是必然之舉。然而,它們終究是AI芯片應用商,必然要遵循扇形產業生態體系的客觀規律。目前華為、小米開發自用型AI芯片,顯然是過程大于結果,煅練隊伍。未來還是要尋找最好的AI芯片平臺商。20多年,MCU從百花齊放到ARM一枝獨秀是一個最好的見證。
3.阿里、騰迅進軍AI芯片的機遇與挑戰
理論上講,在群雄逐鹿時代,誰都有機會取得成功,特別是阿里、騰迅這樣的IT巨頭。與華為、小米相比,它們沒有應用產業的歷史包袱,與國際巨頭相比,又有可以與之對抗的資金。投入AI芯片領域無疑是一大機遇。然而,面對Intel、ARM這些芯片領域的老將,微軟這樣的軟件大佬,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如今,在科技的全球化時代,一山難容二虎。Intel幾次回歸嵌入式領域失敗,深知ARM的產業生態體系之奧秘;微軟知道自己在芯片、硬件領域的弱點。它們在進軍AI芯片領域時,都有“老謀新算”。而阿里、騰迅在沒有“老謀”時,它們的“新算”會面臨巨大挑戰。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0瀏覽量
251935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62瀏覽量
144318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889瀏覽量
35062
原文標題:中國AI芯片的機會在哪里?請牢記三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world,微信公眾號:嵌入式資訊精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