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Effect of Induced Metal Contaminants on Lithium-ion Cell Safety 》,這里做了一個1.4Ah的多層軟包樣本做的實驗。
研究問題定義和實驗驗證
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可能形成內部短路,鋰離子電池中的金屬顆粒可能會帶來安全風險。不同的外部濫用實驗與真實的金屬顆粒殘留可能存在差異性的問題,所以想要評估金屬顆粒如何導致電池短路需要解決以下的問題:
1)短路的嚴重程度是否取決于電池內顆粒的位置?
2)短路的嚴重程度是否取決于顆粒的大小?(隔膜穿透與枝晶形成,引發的四種不同的內短路形式)
不同內短路形式下的產熱功率和曲線
在不同的粒徑下,如何檢測到金屬顆粒引起的影響,并在制造過程中拒絕電池?
3)內短路的嚴重程度是否隨循環或存儲而增加?
實驗的方法
測試1: 500-700μm鐵顆粒(易于處理)
測試2:50-150μm鐵顆粒(已知金屬污染物最小尺寸)
檢測方法和測試
電極堆組裝后的Hi-Pot測試
這個實驗有置信度的問題,較大顆粒是能給檢測出來的,在陰極表面上才會讓測試結果有差異
自放電(Delta-OCV)在老化過程中檢查(50%SOC,35oC下7天)
循環壽命測試(100%DOD,1C / 1C速率,電芯加壓下做35oC)
不同循環下的實驗結果,在正極中心處最為明顯,使得容量的衰減要更快一些。
較大尺寸的金屬顆粒
較小尺寸的金屬顆粒
儲存測試(在35oC加壓下100%SOC)
采用自放電測試,在正極極片上的金屬顆粒會產生較大的電壓降,實際顆粒對于存儲容量衰減差異并不大
在經歷過循環和存儲以后,電芯的自放電速度還是要更快
我們檢出來自放電大的電芯,其金屬污染物在陰極中心的比較明顯,這個循環壽命在后面會明顯加速跳下來
小電池實驗結論:
即使是遠大于隔膜厚度(20-28倍)的顆粒也不會產生內部短路,實驗條件為加壓下下循環
陽極的金屬顆粒不會導致內部電池短路
只有初始位于陰極上的金屬顆粒,如果尺寸和質量足夠,會導致內部電池短路
在制造商的老化/存儲工藝步驟中,可通過自放電和容量損失檢測到大的金屬顆粒
100μm以下的顆粒影響有限,而150μm附近的顆粒確實會導致電芯循環壽命失效
一些想法:在沒有外部濫用的條件下,如果在制程過程中有金屬顆粒帶來結果是可控的,用循環和日歷存儲實驗的結果還可以,電芯沒有出現安全性的問題。還有就是自放電實驗,還是我們檢測新電芯最有效的手段,能夠把后期跳水的電芯有效的檢測出來
-
鋰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85文章
3240瀏覽量
77706 -
電極
+關注
關注
5文章
813瀏覽量
27221
原文標題:金屬污染物對電芯安全的影響
文章出處:【微信號:QCDZSJ,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設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