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沒有傳感器就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已然成為全世界公認的觀點,各國將傳感器提到了較高的位置,在發展傳感器產業方面任誰也不想落后于人。我國傳感器市場亦在智能制造浪潮的推動下,進入快速增長的新階段,而隨著物聯網行業的全面爆發,傳感器廠商也正式迎來發展的紅利時期。
工信部正式下發《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簡稱“指南”),《指南》提出總體目標,規劃到2019年實現傳感器產業取得明顯突破,智能傳感器產業規模達到260億元,其中主營業務超過10億元的企業達到5家,超過1億元的企業實現20家。微機電系統(MEMS)工藝生產線產能穩步增長。
智能化傳感器乃大勢所趨
工信部正式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為2018年到2020年人工智能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計劃中的重點內容是培育八項智能產品和四項核心基礎,而智能傳感器正排在核心基礎的第一位,處于最基礎、最重要的地位。
計劃中提出要發展市場前景廣闊的新型生物、氣體、壓力等智能傳感器,并對傳感器發展的水平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到2020年,壓電傳感器、磁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的性能顯著提高,達到水平以內的壓力傳感器實現商用,弱磁場分辨率達到1pT的磁傳感器實現量產。
智能傳感器屬于物聯網的神經末梢,成為人類全面感知自然的最核心元件,各類智能傳感器的大規模部署和應用是構成物聯網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對應不同的應用范圍會使用不同的傳感器,其覆蓋范圍包括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安保、智能家居、智能運輸、智能醫療等。
相較于普通傳感器的感知——輸出的單一功能,以及失效后無法及時判定等問題,智能傳感器本身具備的各類自主功能是“智能”的主要表現,包括針對安裝使用過程中的自主校零、自主標定、自校正功能,使用過程中應對各類環境干擾及變化的自動補償功能,工作狀態下的數據采集及自主分析、數據處理及執行干預等本地邏輯功能,數據采集后的上傳及系統指令的決策處理功能等,特別是面向更多無人值守應用環境,以及大數據分析數據采集產品中的自學習功能等,這些都是傳感器智能化的表現,這其中多數都屬于典型的物聯網特征應用。
不得不說,傳感器日趨智能化對于傳感器制造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傳感器的應用,其實就在身邊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日趨智能化的傳感器對于制造商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紅利時期,畢竟現在許多行業領域都需要傳感器讓設備對外界進行感知,今天,工控小編跟您談一談近幾年最受人關注的三個代表性領域:智慧工廠、智能電網和自動駕駛。
智慧工廠:在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幾乎都需要傳感器進行監測,并把數據反饋給控制中心,以便對出現異常節點進行及時干預,保證工業生產正常進行。業界普遍認為,新一代的智能傳感器是智能工業的“心臟”,它讓產品生產流程持續運行,并讓工作人員遠離生產線和設備,保證人身安全和健康。例如在汽車制造行業中,汽車零部件工廠和裝配線上的金屬沖壓機器的每個動作都需要傳感器跟蹤。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0文章
51040瀏覽量
753095
原文標題:一文帶你看完我國傳感器的發展與未來
文章出處:【微信號:scinaniot,微信公眾號:司南物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