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代表先進生產力,區塊鏈代表新的生產關系。這一說辭將現實世界的兩個核心的概念范疇移植到虛擬世界和未來世界,有助于生活在現實世界的人類,理解人工智能與區塊鏈在虛擬世界和未來世界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會限制相應的想象力。類似的說法是,人工智能是自學習,區塊鏈是自組織。
一、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相互賦能
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相互賦能,用人工智能優化區塊鏈的各個層面及其基礎設施。
每個智慧合約都會生成關于交易的人工智能模型,按照輸入條件設定執行出來的結果應有一個合理區間,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肯定不對。用戶可通過申訴委員會申訴,人工智能模型容易對此進行分析判斷。
基于人工智能的形式驗證技術,可以理解為區塊鏈的殺毒軟件。在形成智能合約的過程中主動發現代碼與合約的漏洞。
生成對抗網絡,通過不斷自我攻擊,發現漏洞。合約生效前,人工智能一直在進行自我攻防測試。
吃一塹長一智。虛擬現實技術的價值之一是,虛擬吃一塹,現實長一智。虛擬現實技術的這一優勢可以應用到區塊鏈。
其一,可以作為學習機。新手做區塊鏈,會碰到一些不能在鏈上的操作,可以先在虛擬區塊鏈上做場景化、有序化的案例。
其二,可以作為實驗室。很多攻擊實驗、安全實驗需要在虛擬區塊鏈上測試。
其三,也可以作為孵化器。新的想法、算法、難度調整的機制,先在虛擬區塊鏈上做,如果表現良好,再拿到真實鏈上去,保證區塊鏈的項目從法律上、政策上合法合規。
反過來,區塊鏈技術也可以推進人工智能。
各種人工智能設備通過區塊鏈實現互聯、互通。統一的區塊鏈基礎協議讓不同的人工智能設備在互動過程中積累學習經驗,提升人工智能的智能。
開源的公鏈用于管理人工智能,對外輸出人工智能服務。
算力通過區塊鏈離散地組合起來,更多公司參與大規模計算,厘清分配獎勵,成本端會發生大的變化,對中心化的算力機構依賴性變弱,甚至會出現新的組織形態,從而改變整個人工智能行業的布局。
人工智能所需的資源是數據。區塊鏈打破信息孤島,去中心化鼓勵數據共享。獲得數據溯源,保障數據的可靠性,保護隱私。
二、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優勢互補
正是因為人工智能、區塊鏈在生產和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應用與落地,使得人們開始探索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協同甚至融合發展。“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實現共存是最有價值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張首晟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拋出了這一觀點,他認為,區塊鏈可以讓數據市場變得更加公平。現代社會最大的不公平是人們容易歧視一些少數派。但在機器學習的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這些少數派擁有的數據。如果要將機器學習的精準率從90%提高到99%,它需要的不是已經學過的數 據,而是和以前不一樣的數據。因而,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共生將創造無限可能。
從技術本身看,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兩者在各自的領域應用和落地。不過,兩者也有一定的關聯,區塊鏈是新型的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因而在“數據”上,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有“合作”的空間。在中科聚信公司首席技術官賀光忠看來,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AI應用中數據可信度問題,有了區塊鏈技術,AI可以更加聚焦于算法。
人工智能應用有三大要點。賀光忠表示,一是數據,二是算法,三是計算能力。在數據領域,AI可以與區塊鏈技術結合,一方面是從應用層面入手,兩者各司其職,AI負責自動化的業務處理和智能化的決策,區塊鏈負責在數據層提供可信數據;另一方面是數據層,兩者可以互相滲透。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實際上也是一段實現某種算法的代碼,既然是算法,那么AI就能夠植入其中,使區塊鏈智能合約更加智能。同時,將AI引擎訓練模型結果和運行模型存放在區塊鏈上,就能夠確保模型不被篡改,降低了AI應用遭受攻擊的風險。
從上述觀點中能夠看到,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有望基于雙方各自的優勢實現互補。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今天的區塊鏈和人工智能還剛剛起步,如果將其比作一個人,那么他們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還不具備自立的能力。因此,對于區塊鏈和人工智能而言,當前最重要的使命依然是完善和成長。未來,只有兩大技術都相對成熟,并且有一定規模的應用落地,兩者的協同與結合才更有價值和空間。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文章
4617瀏覽量
9303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377瀏覽量
238881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1文章
15562瀏覽量
106229
原文標題:GGAI 前沿 |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相互賦能 優勢互補
文章出處:【微信號:ggservice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未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