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進一步明晰我國人工智能發展道路,將人工智慧發展提升到新的高度。規劃還進一步提出人工智能發展在理論、技術與應用等方面的發展要求。提出了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戰略發展目標。
根據規劃的要求,國內多個地區相繼出臺了人工智能發展相關規劃,切實推動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促進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潮流的興起。
安徽省政府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副主任萬士其解讀了最新出臺的《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以下簡稱《規劃》),預計到2030年,全省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集聚區。
打造“一核兩區多點”產業布局
根據規劃,安徽將以“技術驅動+應用引領”為雙核驅動,發揮本地科大訊飛、中科大等技術和科研優勢,重點突破類腦芯片、情感交互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以“AI+”戰略為導向,促進人工智能在傳統優勢產業和民生建設中的深度應用,成為全國范圍內“科技強省”示范。
全省人工智能產業將重點打造“一核兩區多點”的產業布局,其中“一核”指合肥市(包括高新區、經開區),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核心區,集人工智能芯片研發、算法開發、智能傳感器研發、開放平臺搭建以及人工智能的行業應用為一體,形成產業鏈完整的高科技產業集群。
基礎優勢: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占全國近10%
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在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具有競爭優勢的省份,安徽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語音及語言處理、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研發機構,集聚了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數百家上下游相關企業,初步構建了從基礎設施、技術、產品到應用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2017年,安徽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接近70億元,同比增長46.3%,在全國占比約為9.8%。
“當前我省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五大主要特點,分別是:核心技術優勢明顯,科研實力較為雄厚,重點領域應用廣闊,區域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基礎保障比較有力。”張天培表示,安徽已經初步形成以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市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汽車、家電、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產業化最重要的三大領域,而這恰恰都是安徽的優勢產業,2017年3個產業的產值已經突破6000億元。同時,在安徽農業、教育、醫療、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人工智能也具有廣闊應用空間。
多點布局:打造千億產業生態圈
“我們具有人工智能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天培介紹,目前安徽已初步形成了以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市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根據《規劃》,到2025年,安徽省將在智能無人設備、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確立競爭優勢,培育若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人工智能企業和人才團隊,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到2030年,安徽省將打造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先行區和戰略高地,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
為此,安徽省在人工智能產業方面,將重點打造特色集群,著力構建“一核、兩地、多點”的布局。
其中,“一核”是以中國(合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中國聲谷)為安徽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核心區,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立足“兩地”,是依托蕪湖和馬鞍山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打造智能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實施機器人智能化升級改造,并延伸至其他智能裝備產業。面向“多點”,即發揮宿州、淮南、蚌埠等地優勢,打造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基礎器件、智能農業、智能家電、智能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等產業。
“做強‘一核’的重點,是對人工智能全產業鏈進行布局,重點開展人工智能芯片研發、算法開發、智能語音技術及產品開發應用、智能傳感器和傳感網研發、智能軟硬件研制、開放平臺構建以及人工智能的行業應用。”張天培表示。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國家級規劃的出臺,人工智能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競爭和搶位發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技術開花、應用落地的重要時期,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產業將進入發展快車道,產業格局尚未最終形成,各省市均有搶位發展的機會。只是目前來看,安徽省已經搶到先機。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199瀏覽量
238268
原文標題:GGAI 頭條 | 政策先行,產業聯動,安徽加緊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
文章出處:【微信號:ggservice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未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