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海思,大家一定會想到華為,不管是在華為內(nèi)部還是業(yè)界,好像海思就是華為,華為就是海思。
1991年,創(chuàng)立僅僅4年的華為成立了自己的ASIC設計中心,專門負責設計專用集成電路。這個ASIC設計中心的成立,意味著華為開始了IC設計的漫漫征途。
1993年,ASIC設計中心成功研發(fā)出華為第一塊數(shù)字ASIC。后來分別在1996年、2000年、2003年成功研發(fā)出十萬門級、百萬門級、千萬門級ASIC。總的來說,每一步走的都算沉穩(wěn)有力。
到了2004年10月,華為的實力已經(jīng)今非昔比,其銷售額達到462億人民幣,員工人數(shù)也達到數(shù)萬人。有了一定底氣的華為,在ASIC設計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華為海思。
海思的英文名是HI-SILICON,也就是HUAWEI-SILICON的縮寫。SILICON是硅的意思,因為硅是制造半導體芯片的關鍵材料,硅這個詞也就成了半導體的代名詞。
一直以來,華為海思都是華為百分之百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按照華為內(nèi)部的說法,華為就是海思,海思就是華為。因為華為海思和華為一樣沒有上市,很多信息都沒有公開披露,再加上一向低調(diào)的行事作風,為海思增加了許多神秘感。因此外界多華為海思的了解十分有限,甚至有很多誤解。
十年磨一劍
說到華為海思,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華為手機現(xiàn)在普遍使用的麒麟(Kirin)處理器。
不過麒麟處理器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也是經(jīng)歷了十年的磨礪。畢竟SoC芯片在一顆芯片上集成了CPU,GPU、通信芯片、定位芯片、藍牙、WiFi等多種功能,因此手機處理器的設計非常復雜,就連Intel、博通、Marvell等技術雄厚的廠商在手機芯片領域發(fā)展的也不順利。華為海思移動處理芯片業(yè)務的發(fā)展也是一波三折。
海思成立之初,任正非曾要求海思盡快實現(xiàn)營收超過30億、員工超過3000人。結果第二個目標很快就實現(xiàn)了,但營收卻始終上不去,移動處理器開發(fā)更是失誤連連。
2009年,華為推出的第一款智能手機芯片——Hi3611(K3V1),由于不是很成熟,用戶體驗很不好,K3V1最終沒有走向市場化。
2012年,華為發(fā)布K3V2芯片,采用1.5GHz主頻四核,集成GC4000的GPU,采用40nm制程制造。這款芯片用在了華為D2、P2、Mate 1和P6手機上,這是華為第一次把海思芯片用在了自家手機上,因為K3V2的40nm制程落后和GPU兼容性不好,導致最終體驗不好。
自從海思獨立運營開始,任正非就一直給予海思極大的人力、資金和政策支持。任正非曾對海思總裁何庭波說:“我每年給你4億美元的研發(fā)費用,給你2萬人,一點要站立起來,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即使海思初期研發(fā)的K3系列芯片不盡如人意,任正非一直堅持在華為的中高端手機上使用K3系列,給予海思極大的支持。
在任正非的鼓勵下,海思也漸漸有了成績,2013年6月,華為發(fā)布了搭載1.5GHz海思K3V2適合處理器的終端智能機Ascend P6,這款手機初步獲得市場的認可,全球出貨量超過400萬臺。同年,海思推出Kirin 910芯片,該芯片配備了首款支持LTE cat 4規(guī)范的Balong 710多模基帶,成為海思第一款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移動處理芯片。
2013年,海思首次實現(xiàn)盈利,智能手機芯片出貨超千萬,員工超過5000人,營收達到13.55億美元。從2013年開始,海思和華為手機發(fā)展進入“快車道”。
2014年6月,海思發(fā)布麒麟920 SoC芯片,采用業(yè)界領先的big.LITTLE結構,采用4×A15 1.7GHz+4×A7 1.3GHz和Mali-T628MP4 GPU,采用28nmHPM工藝制造,集成了音頻芯片、視頻芯片、ISP,集成自研全球第一款LTE Cat.6的Balong720基帶,使得首次搭載麒麟920的榮耀6成為全球第一款支持LTE Cat.6的手機。當年搭載麒麟920的榮耀6一出來,就獲得了市場高度認可,其中Mate7等機型還被作為國家領導人贈送外賓的禮品。麒麟920不僅幫助華為進一步穩(wěn)住了中端智能機市場的地位,而且?guī)椭A為將產(chǎn)品延伸至高端智能機市場。當年海思營收達到26.5億美元。
2014年9月,發(fā)布麒麟925 SoC芯片,相較于麒麟920,大核主頻從1.7GHz提升到1.8GHz,并首次集成了命名為“i3”的協(xié)處理器。這款芯片用在華為Mate 7和榮耀6 Plus上,創(chuàng)造了華為Mate 7在國產(chǎn)3000價位上高端旗艦的歷史,全球銷量超750萬。
2014年10月,發(fā)布麒麟928 SoC芯片,相較于麒麟925,大核主頻從1.8GHz提升到2.0GHz。該款芯片隨榮耀6至尊版一起發(fā)布,到這時,海思開始試著提升主頻來提高自己駕馭芯片發(fā)熱的能力。
2014年12月,發(fā)布中低端芯片麒麟620 SoC芯片,采用8×A53 1.2GHz和Mali-T450MP4 GPU,后期發(fā)布麒麟620升級版,主頻從1.2GHz提升到1.5GHz,采用28nmHPM工藝制造,集成自研Balong基帶、音視頻解碼等組件,它是海思旗下首款64位芯片。這款芯片陸續(xù)用在榮耀4X移動版和聯(lián)通版、榮耀4C移動版和雙4G版,華為P8青春版的移動版和雙4G版、榮耀5A移動版和雙4G版,其中榮耀4X成為華為旗下第一款銷量破千萬的手機,緊接著榮耀4C和P8青春版銷量均破千萬臺。
2015年3月,發(fā)布麒麟930/935 SoC芯片,其中麒麟930采用4×A53 2.0GHz+4×A53 1.5GHz + Mali-T628MP4GPU + 微智核i3,麒麟935采用4×A53 2.2GHz+4×A53 1.5GHz + Mali-T628MP4 GPU + 微智核i3,采用28nm工藝制造,集成自研Balong720基帶,集成音視頻解碼、ISP等組件,集成i3協(xié)處理器。在未能獲得14/16nm制程的前提下,海思巧妙避開發(fā)熱不成熟的A57架構,轉而使用提升主頻的能耗比高的A53架構,因為高通驍龍810因為A57大核發(fā)熱功耗過大,在2014年出現(xiàn)滑鐵盧,而海思麒麟930/935憑借散熱小和優(yōu)秀的能耗比打了一個翻身仗。麒麟930陸續(xù)用在榮耀X2、P8標準版、M2 8.0平板和M2 10.0平板上,麒麟935則用在P8高配版、榮耀7和Mate S上。
2015年11月,發(fā)布麒麟950 SoC芯片,采用4×Cortex A72 2.3GHz + 4×Cortex A53 1.8GHz + Mali-T880MP4+ 微智核i5,采用16nm FinFET Plus工藝制造,集成自研Balong720基帶,首次集成自研雙核14-bit ISP,首次支持LPDDR4內(nèi)存,集成i5協(xié)處理器,集成自研的音視頻解碼芯片,是一款集成度非常高的SoC手機芯片。麒麟950也是全球首款采用A72架構和采用Mali-T880 GPU的芯片,該芯片的綜合性能再次飆至第一,憑借性能優(yōu)勢和工藝優(yōu)勢,贏了高通差不多半年的時間差,打了又一個翻身仗。該款芯片陸續(xù)用在華為旗下的Mate 8、榮耀8、榮耀V8運營商定制版和標配全網(wǎng)通版等手機上。
2015年12月,市場調(diào)研機構IC Insights發(fā)布2015年全球前十大芯片設計公司排行及整體銷售額,海思名列第六。
2016年4月,海思發(fā)布麒麟955 SoC芯片,把A72架構從2.3GHz提升到2.5GHz,集成自研的雙核ISP,助力徠卡雙攝加持的P9和P9Plus、榮耀V8頂配版和榮耀 NOTE 8手機上。徠卡雙鏡頭,攝影新潮流,麒麟955將帶領P9系列成為華為旗下第一款銷量破千萬的旗艦機。
2016年5月,華為發(fā)布針對低端手機的麒麟650芯片,雖然是為了配合華為的中低端手機市場,卻在統(tǒng)計芯片中表現(xiàn)突出。麒麟650支持全網(wǎng)通制式,成為繼高通和MTK之后全球第三家具有CDMA芯片的廠商,在技術和綜合性能上,麒麟650比對手同類芯片領先一到兩代,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幫助華為擺脫了中低端手機芯片對高通的依賴,進一步鞏固了再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的地位。
2016年4月,全球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HIS發(fā)布了全球前25大半導體廠商排名,海思半導體名列第23,是唯一入圍的大陸半導體廠商。
十年磨一劍,華為從2004開始研發(fā)手機芯片,到2009年第一顆K3、2012年K3V2的失敗,到2014年海思麒麟手機芯片開始躋身業(yè)界主流,歷經(jīng)十年。而從2014年麒麟910開始到2016年麒麟955,海思麒麟芯片出貨量突破一億顆,不到三年出貨就已經(jīng)破億。
近兩年華為更是進入王朝盛世,麒麟955助力華為P9成為華為旗下第一款銷量突破千萬的旗艦手機;麒麟650作為一款終端芯片,是海思第一款集成了CDMA全球通基帶的SoC芯片;麒麟960不僅解決了CDMA基帶問題,還極大提升了GPU性能,成就了榮耀V9的“性能怪獸”之名。
2017年9月2日,在2017年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chǎn)品展覽會上,華為發(fā)布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為推出的旗艦型Mate 10和其他高端手機提供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低的功耗。麒麟970最大的特點是設立了一個專門的AI硬件處理單元——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jīng)元網(wǎng)絡),用來處理海量的AI數(shù)據(jù)。華為把970稱為“首款人工智能(AI)移動計算平臺”,以凸顯華為在AI領域的領先性。
海思將在2018年9月份推出麒麟980處理器,這款處理器使用臺積電的第一代7nm工藝制程,相比上一代基于10nm的970來說,單從工藝上來說,性能至少提高20%,而功耗可以降低40%。麒麟980依然是八個核心,內(nèi)部組成是四核A76+四核A55,主頻最高3GHz。
麒麟980將搭載寒武紀1M的人工智能NPU,也就是該芯片將是華為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更加擅長處理視頻、圖像類的多媒體數(shù)據(jù)。
麒麟980上首發(fā)自主研發(fā)的GPU性能大約會是高通驍龍Adreno 630的1.5倍左右,而且在GPU Turbo(通過軟硬件的協(xié)同處理,達到60%的性能增長,以及 30% 的功耗降低)加持下,游戲表現(xiàn)應該會更加出色,這一點可以更高的彌補麒麟處理器GPU性能不足的缺陷。
目前海思麒麟芯片僅用在華為自己的產(chǎn)品上,麒麟芯片已經(jīng)成為華為手機獨有的特色之一,而隨著麒麟芯片越來越強大,海思麒麟芯已經(jīng)成為華為手機的優(yōu)勢競爭力之一。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791瀏覽量
423491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33瀏覽量
251692 -
海思
+關注
關注
42文章
460瀏覽量
116374
原文標題:海思:十年磨一劍,成就華為核“芯”競爭力
文章出處:【微信號:SSDFans,微信公眾號:SSDFan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