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段譽,我們就會想起凌波微步和六脈神劍。提到喬峰,我們會想起降龍十八掌。提到王語嫣,我們會想到她驚為天人的容貌和熟知各門派功夫的淵博知識。提到歐陽鋒,我們會想起蛤蟆功。提到李尋歡,我們會想起小李飛刀。提到……
提到Linus Torvalds,我們會想起Linux。提到雷軍,我們會想起WPS和小米。提到Bill Gates,我們會想到微軟和Windows。提到王江民,我們會想起江民殺毒。提到侯延堂,我們會想起網際快車。提到……
每一個人,不管是小說中的還是現實中的,被提起時,聽者都會聯想到和這個人相關的一種或幾種能代表他身份的東西,這是身份認同,也是品牌效應。雖然身份不等于人,一個人可以有多重身份,身份只是人內在能力的結果,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是以身份論人、挑人、交人。
作為程序員,如果能有自己的身份和品牌,那是最好不過了,你走到哪里,不管是找工作還是參加活動,都能以某種方式被人記住。所以,個人品牌,對于程序員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程序員的個人品牌,按我粗淺的理解,就是這個程序員所做的那些讓人覺得他有獨特價值的事情、產品、活動。互聯網創業者面對投資方時,不可避免地都會被問到開發團隊的構成、曾經做過的產品等問題,也說明投資人對團隊的看法,假如你的研發團隊成員來自百度、阿里、騰訊、網易等,就很容易讓投資人生出信任的感覺。其中道理不說自明。
這次呢,我們就來總結一下,看看程序員該如何經營個人品牌。主要有以下幾點:
– 產品
– 所在公司和團隊的背景
– 開源項目
– 技術博客
– 出版技術書籍
– 持有專利
– 證書(各種工程師證書、獲獎證書、學歷證書等)
– 口碑
好啦,我們一個一個來扒一扒。
產品
雖然說程序員縱馬江湖的個人英雄主義時代已經過去,一個程序員個體已經很難獨自完成重量級的產品,但獨具特色的產品依然是一個程序員最好的證明。
全球第一個走紅的P2P音樂交換軟件Napster,它的創始人是肖恩·范寧。
最早的P2P下載軟件BitTorrent,作者是布萊姆·科恩。
豪杰超級解碼梁肇新,UCDOS鮑岳橋,江民殺毒王江民,網際快車侯延堂……
這些赫赫有名的程序員,都是因為他們的產品而被人所知。也許他們離普通的程序員太遠,但道理是通的。作為一個普通的程序員,如果你參與過一個知名軟件產品的開發,毫無疑問會給你的履歷增添一抹亮色。進而,如果你獨立開發了一款頗有影響的App,那就更是讓人刮目相看了。
所在公司和團隊的背景
我們寫簡歷時,都會寫上工作經驗。招募方挑選簡歷時,也會瀏覽工作經驗。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或團隊很牛X,往往會給招募方帶來深刻的印象。有些單位在招人時都是盯著某個公司的研發團隊來的,甚至有的直接去目標公司目標團隊挖人。
有一款社交軟件叫碰碰,有一陣在微信里也瘋傳過。利用碰碰,如果你想測試你的朋友[你懂我嗎],你可以發給你的朋友幾個死人問題,看他有多了解你,結果你會發現,你的大部分朋友都回答不出你提供的諸如你的生日、愛玩的游戲、愛吃的水果、早上幾點起床、之前有過幾個女朋友之類的問題。
是的,人和人之間是很難相互了解的。熟人之間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陌生人了。僅僅靠幾分鐘或幾十分鐘的面試,就能真的了解到一個人嗎?非也!
正因為人和人之間的難以了解,程序員的工作背景才會變得很重要。假如你在IBM的云計算團隊工作過,那華為就可能找到你把你挖走,而至于你這個人是否真的很牛X,其實人家一時半會兒是了解不到的。所以,這個時候,是公司和團隊在為你的個人品牌背書,招募方看的是背書者的影響力。
所以,作為程序員,如果你有機會到牛B公司的牛B團隊工作,會對你的個人品牌及后續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開源項目
開源改變世界,這不是一句空話。
很多程序員在開發軟件時,都喜歡先搜索一下有沒有開源項目可以拿來用。說實話,國內很多牛B公司的牛B軟件都是在開源項目的基礎上搞起來的,比如做視頻的會去用ffmpeg,比如做視頻會議的多數都從webrtc改過來……
假如你能有一個被人喜愛和傳播的開源項目,那你一定會被別人刮目相待。退一步講,你自己沒有這樣的開源項目,你能參與到一個知名的開源項目中去為其貢獻代碼,也是值得一說的事情。
Node.js是開源項目,它的創始人是Ryan Dahl。后來這個開源項目非常火爆,Joyent這個公司注意到了Node.js,決定贊助這個項目。Ryan Dahl于2010年加入該公司,全職負責Node.js項目的開發。
關于Node.js,后來因為Joyent的管理問題,幾個重要的開發者出走,另立山頭,開始了一個叫做io.js的開源項目,其社區一度非常活躍。不過,2015年9月15日,io.js和Node.js再度合體,Node.js v4.0.0發布了。
雖然我們不可能像Ryan Dahl一樣牛X,但參與開源確實也是你構建個人品牌的一個途徑。
技術博客
其實技術博客和開源是類似的事情,它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一個程序員的分享精神和技術能力。假如你有一個非常牛B的技術博客,別人也會因為這個而對你的印象加分。
StackOverflow和StackExchange,開發人員都知道(咦,你不知道!!!),它們的創始人,Jeff Atwood,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博客,CODING HORROR,國內的技術大牛,現在愛奇藝的技術總監陸其明還翻譯了Jeff Atwood在Coding Horror上的一些文章,集結成書,其中一本是《高效能程序員的修煉》。
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Jeff Atwood那樣,但再小的個體也有品牌——作者也有一個技術博客(http://blog.csdn.net/foruok),學習Qt的人可能會知道。
維護技術博客是相當有挑戰的事情,你需要錘煉你的技術和寫作能力,還需要有很好的自控力。不過,一旦你堅持下來,收獲多多,哈哈,到時你就知道了。
出版技術書籍
OK,現在出版技術圖書的門檻已經比較低了,像我這種半路出家的野和尚,也出了《Qt Quick核心編程》和《Qt on Android核心編程》兩本書。所以,我覺得,有相當一部分人都可以出書。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實在還輪不到比拼天賦。所以,出,或不出,關鍵在于你是否努力和堅持。
寫一本技術書是非常大的挑戰,除了堅持和努力,還要求你對所涉技術有全面、系統的了解,還要求你有比較好的書面寫作能力,因此,一本認真的技術書籍是一個人能力的一種證明,能夠成為你個人品牌的一部分,對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帶來一些便利。
現在很多出版社都通過技術博客尋找技術圖書作者,你看看CSDN上有多少博主出版了圖書就會明白這一點。所以,維護一個高質量的技術博客,能增大你出版圖書的機會。
持有技術專利
哦 My God,這個看起來比較難!我從來沒這方面的想法……
不過,即便是在小公司,開發人員持有技術專利也是可能的。我之前所在的公司,就有兩個人擁有專利,還是技術方面的,讓我有高山仰止之感。
其實,專利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事情。Google一下圖像處理、視頻處理,專利多如牛毛,有的專利看起來似乎也不是那么難……
還是那句話,你可以試試的。
證書
我把學校、學位、軟考、ACM程序設計大賽獲獎、PMP等等都歸類到這里。
知名大學計算機、數學、電子等相關專業的學位,對剛走出學校的程序員是很好的個人品牌,這和有經驗的程序員的工作背景類似。但是隨著工作經歷的增加,學校和學位的影響會逐年降低。
很多人在學校時就參加軟考(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拿到了初級、中級或高級的證書。這些證書有一定含金量,有一部分公司會看重它,比如有些傳統的軟件公司或國企。
還有的人參加過ACM程序設計大賽或其它的比賽,拿到過獎牌,這當然是極好的。即便有人覺得現在的ACM已經注水,可前幾名總還是有吸引力的。
PMP(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參加這個考試要花3000多大洋,熟讀PMP Book就可以通關。有些企業招聘項目經理會加上一條:有PMP證書者優先。
還有很多其他的資格或證書,比如微軟的MVP……
總之,有各種各樣的證書可以豐富你的履歷,給你的個人品牌錦上添花。有的時候,甚至能當做敲門磚來用。
口碑
很可能我們作為一個非著名程序員,前面的哪一條都沾不著邊兒……
那也不必沮喪,這最后一點,真真是一視同仁的,無論你在大公司小公司、無論你高學歷低學歷、無論你顏值高或顏值低,都可以通過實踐來獲取。
大多數程序員都工作在一個團隊中,會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你在別人的眼中是什么形象,別人怎么評價你,這很重要。真的,非常非常之重要。
現在的軟件公司,人員流動性很高,有些單位的程序員,經常是過兩年置換個百分之八九十。在這樣高流動性的背景下,你能流向哪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既往的工作組織里別人對你什么印象。也就是說,你的口碑如何。
那么這個口碑,其實是你自己經營、塑造出來的。
假如你留給別人的印象是認真、能干、學習能力強、各種技能強悍、獨當一面,別人提起來你就會點頭,“嗯,這人靠譜”或者“嗯,這人iOS開發門兒通,沒什么問題他搞不定”,那么,你那些曾經的同事、朋友,在軟件江湖里泛舟月下之時,很可能就會想到你,“噯,這事兒讓那誰誰來做肯定沒問題”。于是呢,你的各種機會和邀約自然會多了,即便我們一直在小公司奮斗,即便還沒有知名產品開發出來,也一樣能夠自由自在地飛翔。
而假如別人提到你就搖頭或皺眉,心里犯嘀咕,“這家伙太不靠譜了”或“事兒逼一個,什么都搞不定還牛逼哄哄”,那估計就算他們身邊有工作機會,也斷然不會邀請你的。
春耕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你今天的負責、努力、上進、能鉆研、與人為善、樂于助人、有擔當,一定會為你樹立良好的個人口碑和形象,一定能在將來幫得到你。即便前面7條于我們都是浮云,做好口碑這一點也可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工程師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570瀏覽量
685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