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全新梅賽德斯-奔馳A級轎車,即奔馳A級三廂版車型正式發布,該車搭載了奔馳全新的多媒體交互系統MBUX(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這套系統發布于2018CES。
該車搭載的大屏幕配置可選2x7寸,7+10.25寸,2x10.25寸,HUD可選,并首次首次使用了上了觸屏技術。雙大屏的系統配置NVIDIA Parker 128,6 核,2x Denver+4xA57。
6月25日第四代寶馬X5發布,此款車型基于CLAR平臺打造,中控液晶顯示屏與儀表盤相連,中控顯示屏將升級到12.3英寸,并且增加了許多拓展功能,同時搭載全新的人機交互系統,支持iDrive控制器、觸摸控制、語音控制和手勢控制四種方式。
液晶大屏、HUD、智能語音交互、手勢交互,這些元素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新車型上,而且有從高端車型到中低端車型下探普及的趨勢。
這些元素可以統稱為智能座艙的一部分,隨著新技術的興起、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原本只在進口高端車型上搭載的交互設施,未來2-3年,也會大面積出現在自主品牌車型當中。
但液晶大屏、HUD、智能語音交互、手勢交互由于各自技術的成熟程度不同,以及成本考量,各自“普及”上車的時間點也會不同。
業內人士表示,大屏和語音交互由來已久,在技術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成熟度。相對而言,會更快的從高端車型,普及到中低端車型中。
而HUD和手勢交互,能夠提供成熟穩定技術的供應商并不多,且在交互方式還沒有形成行業規范,因此未來還將會是以少量高端車型試點,視技術成熟度和市場情況推廣。
大屏當道背后暗流涌動
6月26日19點,比亞迪正式發布唐二代,這款車型分為混動、燃油和電動版,采用了14.6英寸智能自動旋轉懸浮Pad,手機、車機100%兼容生態,還可調用車內攝像頭開啟微信視頻通話;車聯網開發平臺,DiLink智能網聯系統,集成Di平臺、Di云、Di生態、Di開放四大平臺,還搭載了ADAS系統。
吉利推出的新車型博瑞GE,采用了12.3英寸的電子儀表和中控屏幕尺寸相同的配置,并且具備了ECO、 Comfort 、 Sport 三種模式,支持雙屏互動。同時也有語音控制、 CarLife 車聯系統。
液晶屏的替換有儀表,中控,傳統的做法是,采用獨立的中央處理器各自驅動液晶屏,兩塊屏之間也沒有交互,這是出于安全的考慮。
由于液晶顯示對處理器算力要求不高,很多廠商也在考慮將雙屏甚至多屏的中央處理器融合,業內人士表示:未來2-3年全液晶儀表加大屏中控會首先成為主流標配,且一機多屏的方案最終會被大多數OEM青睞。
但從單一處理到統一處理,也需要一個過程,這其中技術的原因可能并不是首當其沖。因為市場上有多種支持多屏顯示的處理器方案,如高通820A、英特爾凌動Apollo Lake、NXP的i.MX 8QM等都支持多屏處理。
高通驍龍 820A 支持 QNX,以及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支持多屏。英特爾?凌動?車載處理器Apollo Lake采用14nm工藝,能支持超高清 4K 視頻的,最高可同時運行三***立顯示器。
恩智浦i.MX 8 系列應用處理器是一種功能和性能可擴展的多核平臺,最高支持4路 1080p或者1路 4K 顯示,支持Android?*,Linux?*,FreeRTOS,QNX?*,Green Hills?,Dornerworks* XEN等系統。
各個計算平臺都在加大自己處理器的性能,以符合OEM的要求。但OEM并不一定會立刻買帳。
因為一方面OEM會擔心功能集中后的安全性問題;另一方面,這種類似于域控制器的統一處理門檻,會導致行業集中度變高,主要供應商的話語權會變高,OEM會更難掌控。OEM對于自己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尤為關注,處理器供應商的單方面積極推進可能反而會拖慢發展進程。
芯片廠商都在爭相推出各自平臺,并極力拉攏合作伙伴,包括但不限于OEM、Tier1,除了新品開發成本高企,還有汽車產業鏈中沒有足夠的隊友很難走得遠的原因。
因此動輒就講開放,實則是在意圖建立自己的勢力圈。因為OEM的平臺切換成本高,一旦選擇一個計算平臺,就基本會沿用。而這一點,也正是OEM所擔憂的。
雖然液晶大屏背后有多股實力角力,但由于技術成熟,以及消費端的青睞,在隨后的幾年中,將會大規模普及。屏后的處理方式,也會經歷獨自處理到協作處理,最后統一處理的過程。
HUD、手勢交互的撲朔迷離
業內人士表示:手勢交互目前技術狀態沒有語音交互成熟,體驗上有瑕疵,未來如果技術上沒有突破不會很快普及。
HUD的情況也類似,目前技術成熟的是WHUD,但OEM更青睞的是ARHUD,可無論哪種HUD,成熟的供應商都不多。
2016年,寶馬BMW7就引進了手勢控制系統,可以在直視前方道路時通過手勢操控部分系統功能,簡單易上手。
手勢控制的傳感器位于車內后視鏡前方的車頂部位,將手伸到擋把上方,高度大約在出風口前方的時候,傳感器就可以識別手勢。通過簡單的手勢,可以實現調節音量,接打電話的效果。
在2017年大出風頭的拜騰BYTON Concept概念車,除了49寸超大屏幕外,還支持了豐富的手勢交互功能,用戶還可以通過翻動、滑動、抓取、拖拽、“ok”等常用的“手勢”來操控這款智能屏。
近日,君馬汽車最新車型君馬SEEK 5流出一組智能手勢交互系統的功能圖,似乎也準備上手勢交互。如果該車型確認搭載智能手勢交互系統功能的話,君馬將會成為國內第一家推出具有手勢控制功能車型的品牌。
手勢交互之所以如此神秘,千呼萬喚難出來,根本原因在于在現有的駕駛模式下,法律規定駕駛員必需雙手握方向盤。手勢交互必須要求駕駛員騰出一只手來進行操控,如何保證駕駛與交互的安全性,是業內的難題。
目前還沒有標準的規范,供應商和OEM都在處在嘗試階段。而如果是未來自動駕駛的情況下,駕駛員可以掙脫親自駕駛的攀籬,那么手勢交互的便利性將會得到釋放,但這個過程無疑會很遠。
同樣是寶馬,其標配HUD的車系包括5系、6系、7系、X3、X5、X6等車型,寶馬的HUD已經不僅可以顯示車速,車距,導航和并線提示而且還能識別歐盟標準的路牌。HUD 系統可將信息分層顯示,并將駕駛員當前需要的信息自動放置到最醒目的位置,次要的信息則放到后層顯示。
不止寶馬,奧迪、標致、凱迪拉克、吉利、本田等眾多OEM也嘗試了HUD,但直至今日,HUD仍然沒有走入大眾視野。
業內人士表示,HUD屬于增值配置,WHUD 技術上簡單,但在體驗上的實際效果提升有限,而ARHUD受制于成本、體積、技術以及布置位置,雖然目前已經快速在提升,但還難言成熟。
因此就目前的市場而言,作為一項增值配置,基本出現在高配車上,出于市場競爭考慮,主流廠商如果要大規模普及,可能更傾向于一步到位,直接等待ARHUD的成熟,而非目前尷尬的WHUD。
-
人機交互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206瀏覽量
55384 -
HUD
+關注
關注
15文章
158瀏覽量
46522
原文標題:液晶大屏背后的暗中角力,HUD、手勢交互的撲朔迷離 | GGAI深度
文章出處:【微信號:ilove-ev,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