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2018中期業績幾天前已發布,可謂喜憂參半。根據《中國移動2018中期業績》報告,中國移動總連接數達14.25億,同步增幅28.3%;其中,最耀眼的是物聯網智能連接,連接規模已達3.84億,半年時間凈增1.55億,同比增速超過150%。
粗略估計,中國移動已是全球最大的物聯網運營商。今年年初,一份研報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的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占全球32%的份額,在全球運營商排名中遙遙領先。
▲來源:IoT Connections Tracker(2017年第三季度)
中國移動的“大連接”正在瘋狂擴展,據《物聯網智庫》觀察,這一驚人的增長速度已超過中國移動的預期,令決策者們不得不調整戰略目標。
2018年初,中國移動制定的物聯網智能連接數的全年目標是凈增1.2億,可僅用半年時間就凈增了1.55億,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中國移動已將全年目標重新調整為凈增2.4億。
不過,遺憾的是,瘋狂增長的連接數并未轉化為相應的收入增長。
隱憂:連接數與收入“剪刀差”不斷擴大
中國移動物聯網智能連接數同比增速超過150%,但物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僅為47.6%。連接數量大幅增長的背后,意味著每連接設備的收入下降超過40%。
再比較中國移動2017年財報,中國移動2016年物聯網智能連接數為1.03億個,2017年凈增1.26億個,達2.29億個,連接數量大幅增長,但收入增幅僅為44.4%,意味著平均每連接設備收入下滑幅度超過30%。
也就是說,在物聯網業務方面,中國移動一直面臨著較大的量收“剪刀差”壓力。
如何將大規模的連接轉化為收入來源,這是中國移動面臨的新挑戰,而這也是“大連接”戰略的關鍵目標。
下一步:超越“連接”
收入增長放緩,量收剪刀差不斷擴大,這幾乎是全球運營商跨越物聯網時代時均會面臨的問題。未來的物聯網連接數數十億計,運營商在不斷擴大連接的路上迫切需要維持利潤率,這就需要“超越連接”。
所謂中國移動的“大連接”戰略,即通過提升連接規模、優化連接服務和創新連接應用,通過端到端的網絡基礎、內容和應用創新,將產品從連接服務擴展到平臺級服務和垂直應用,最終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化創新運營商。
未來運營商的核心支柱不再是“連接”,而是超越“連接”開發新產品和新服務,并成為更豐富的生態系統的推動者,從而根本性的改變業務模式,有業內人士稱之為“電信2.0時代”。
要推動這一變革,運營商至少需要三大抓手:數字化運營、平臺和服務創新。
?數字化運營:通過降低復雜性、自動化流程以及改善客戶體驗,來減少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
數字化運營是夯實網絡能力、“優化連接服務”的基礎,也是緩解轉型陣痛的一劑良藥。中國移動2018年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資本開支由去年同期853億元下降至795億元;預計全年資本開支由1775億元,減少至1661億元。
?平臺和服務創新:充分利用強大的“連接”優勢,廣泛與內容、云和垂直領域等生態合作,徹底改變商業模式。
未來運營商的商業模式不再是獨自面對消費者,而是將形成一種面向上下游的“雙面商業模式”。
在融合的大環境下,媒體、互聯網企業、零售、政府、工業等既是運營商的客戶也是合作伙伴,沒有一家企業能自給自足,唯有共同合作創新,才能更好的為最終客戶提供更完整、更豐富的創新服務。
事實上,在平臺與服務創新上,中國移動已經邁出了幾大步。
比如,中國移動咪咕重點圍繞“大連接”戰略,憑借“內容+流量”的差異性優勢,在移動互聯網應用領域打造開放的生態合作。在不久前結束的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咪咕視頻成為2018年央視世界杯新媒體官方合作伙伴,依靠“優質內容+會員權益+大流量套餐” 差異化互聯網營銷,創下世界杯期間共計43億人次通過咪咕視頻觀看比賽的可喜成績。
前段時間中國移動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下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正式簽署協議,在5G技術研發、4K超高清頻道建設、內容分發、大數據以及資本等六大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打造新時代的“內容帝國”。
不過,以上這些服務創新主要基于手機用戶和家庭寬帶連接,對于狂增的物聯網新連接,如何實現連接變現并走出新的商業模式,是中國移動新面臨的一道坎。
相信中國移動未來還有更多的合作動作,以真正實現物聯網時代的“大連接”夢想。
可還有多遠呢?
不知道。但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中國移動的物聯網服務依然存在量收“剪刀差”,但在物聯網時代,運營商更具端到端和生態掌控能力,也意味著更有能力在物聯網中獲取更大價值,而不是像以前的智能手機領域那樣,輕易而舉的就被OTT截了胡。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57瀏覽量
372790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48瀏覽量
71091
原文標題:中國移動離實現“大連接”夢還有多遠?
文章出處:【微信號:hr_opt,微信公眾號:網優雇傭軍】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