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炮轟”證監會,要求“發展中國芯,證監會需與國家意志一致”。文章以“昨天,又一本土芯片公司上市受阻”為開頭,并舉了上海博通集成、瑞芯微、萬盛股份、韋爾股份、兆易創新、奧瑞德等公司的收購或IPO因證監會“阻撓”而告吹。
然而,只要對相關行業信息有一定了解就會發現,媒體的“炮轟”是毫無道理的,證監會的做法恰恰是對廣大股民負責的體現,一些媒體混淆視聽,“炮轟”證監會,已然充當了財團資本急先鋒的角色。
君正、韋爾收購豪威失敗是咋回事
豪威科技主營業務是CMOS傳感器,打個比方,CMOS傳感器就好比是智能手機攝像頭里的“視網膜”,最大競爭對手是日本索尼,由于早些年在市場競爭中敗給了索尼,所以現在已經淪為二流。正是因為在技術上已經跌出第一梯隊,所以美國沒有干涉中資收購豪威,早幾年,豪威就被中資收購回來了。
君正的骨干源自方舟,屬于MIPS陣營,產品比較偏向商業化,像步步高的早教機很多都用了君正。由于君正和豪威有合作關系,當時兩家希望能夠合并,當然,也不排除兩家企業大股東有通過收購資本運作的念頭。
當時,證監會出于規范市場的考慮,限制亂收購,亂兼并,要求收購兼并的時候,必須以大量現金為基礎進行收購。但君正收購豪威是典型的蛇吞象,拿不出這么多現金,在政策變動的情況下,君正躺著中槍,因而收購就告吹了。
韋爾是做芯片貿易起家的,是一個芯片代理經銷商,后來想轉型,搞過貼牌,也搞了一些比較簡單的器件,比如二極管、三極管,之后通過運作成功上市。
由于韋爾以貿易起家,做的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器件,技術上比較低端,缺乏支撐股價的技術和商業宣傳噱頭。換句話說,即便要講故事,也缺乏故事的素材。
韋爾收購豪威,一方面不乏股東希望轉型的可能,另一方面恐怕也是著眼于更好的講股市,方便圈錢。
在早些時候,韋爾和國內某財團搭上線,在回避豪威大股東的情況下,私底下討論收購豪威的問題。
但紙是包不住火的,事情爆光后,豪威大股東堅決反對收購。
后來,在國內財團介入下,把韋爾的老板運作成豪威的董事會成員,等于是在豪威里埋了釘子。
2018年4月份,韋爾又提收購。由于埋了釘子,收購就相對順利,但豪威的大股東還是反對,最后只是達成書面協議,原本韋爾想收購100%,結果只能收購豪威的1.97%的股份。隨后,收購案就被火眼金睛的證監會卡住了。
鐵流認為,韋爾收購豪威,可能會造成兩個負面后果:
一是韋爾把自己打扮成高科技,然后大肆圈錢,收割韭菜。
二是韋爾會可能會搞傾銷。之前提到,韋爾是代理商做貿易起家的,在渠道建設上有基礎,因而不排除韋爾利用自己的渠道搞傾銷,這樣一來,反而會對本土CMOS傳感器企業造成沖擊。
因此,證監會的做法無可厚非,既是對股民負責,也是對中國CMOS傳感器產業良性發展負責。
兆易創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高轉送被上交所問詢
兆易創新在媒體的報道中是一家明星企業,并被譽為“中國存儲芯片龍頭企業”。然而,媒體的這種鼓吹是極不負責的,也是與客觀實際不相符的。
那媒體把兆易創新標榜為“中國存儲芯片龍頭企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兆易創新在存儲方面有一定積累的是Nor Flash。對于NAND Flash和DRAM的技術積累就非常有限了。
由于Nor Flash的市場規模只有30億美元,遠遠低于NAND Flash+DRAM的上千億美元市場規模。因而國外大廠都不太重視。
加上Nor Flash在技術上不可能做到比NAND Flash更低的單位比特成本,這使得諸多過去被Nor Flash占據的市場被NAND Flash攻克。技術的進步也使Nor Flash在很多領域從必要器件變成累贅。在未來,大容量高密度的Nor Flash市場將逐年萎縮,恐怕只有低密度的Nor Flash才能生存。
因此,Nor Flash有限的市場很難養活多個大公司。
以堅持走Nor Flash路線的飛索半導體為例,雖然飛索把Nor Flash市場份做到額第一,但卻已經連續虧損了十個季度……然后被Cypress收購。而Cypress收購了飛索之后,轉眼就不玩了,退出了Nor Flash這個大坑。
正是因為Nor Flash市場偏小,而且增長潛力遠遠遜色于DRAM、NAND Flash,以及Nor Flash市場會逐年萎縮。所以國外大廠對Nor Flash壓根不重視,像鎂光和Cypress等大廠都已經推出了Nor Flash市場。
在國外大廠紛紛退出Nor Flash的大背景下,兆易創新抓住了鎂光和Cypress等大廠退出留下的巨大市場空缺,進而斬獲了10%的市場。
可以說,兆易創新的這個“龍頭”,并非能夠打敗國外大廠,而只是在國外大廠拋棄的市場找到了存在感。
誠然,在一個被國外大廠不看好和退出的Nor Flash上取得成績,確實有值得慶賀和贊揚的地方,但如今媒體對兆易創新的追捧和夸耀,卻有一點過猶不及了。
相對于兆易創新在Nor Flash上取得成績,其在資本市場的成績顯然更加耀眼。在兆易創新上市后,歷經N次漲停,數次“失蹤”,股價更是翻了10倍,堪稱妖股。
去年,兆易創新高送轉事項遭上交所問詢,上交所要求兆易創新披露以下事項:
1、本次擬實施的股本轉增方案與實際經營規模和業績之間存在較明顯的不匹配情況。請公司董事會補充說明在經營規模和業績僅有一定幅度提升的情況下,超比例轉增股本的考慮及其合理性,并充分提示相關不確定性和風險。
2、公司2016年8月首發上市,鎖定期為12個月的4867.27萬股限售股將于2017年8月18日上市流通。請核實董事會提出高送轉預案是否與相關股東的后續減持安排有關。
鐵流認為,上交所敲打一下兆易創新未必不是壞事,畢竟兆易創新在Nor Flash上還是有一定技術積累的,如果上交所敲打能讓兆易創新迷途知返,從今往后改過自新,深耕技術,而不是整天想著資本運作,這未必不是好事。
瑞芯微IPO失敗的根源在于自身
首先,瑞芯微的發家史就非常不光彩。
瑞芯微早起最成功的產品RK2606/2608系列復讀機芯片,而RK2606/2608系列芯片如果深究的話,就會扯出一大段黑歷史——一位參與過國家重點項目的資深IC設計工程師表示,他的碩士導師是一位浙大教授,在讀碩士時還曾經給瑞芯微做過項目,瑞芯微老板勵民其實是坑了浙大的技術派一把......
原步步高教育電子廠副廠長、東莞智能達公司董事長賀向陽在新浪博客上發表了他的《中國芯片第一人——勵民發家史》長篇紀實小說,該書全面披露了福州瑞芯微公司CEO勵民不光彩的發家歷史。
隨后《中國芯片第一人------勵民發家史》長篇紀實小說被新浪微博刪除,目前網絡上也僅存只言片語。
之后又發生了一件令人驚駭的事情,福州人大代表、中國芯片著名品牌瑞芯微董事長、法人代表黃旭在福州高科技軟件園對賀向陽和其姐夫大打出手,導致賀向陽姐夫手部受傷......
其次,瑞芯微芯片市場表現一般,在宣傳上非常浮夸。
瑞芯微在轉型做平板芯片之后,實際上在平板初期,RK2918問題多多,功耗大,發熱暖手寶,頻率虛標,價格高,對客戶態度惡劣等等,也因此被全志A10打得措手不及,A10價格低,性能穩定,針對客戶需求定制性開發,以致瑞芯微不得不緊急推出RK2906,通過閹割規格降低價格,以期能對抗A10,但在全志隨后推出A13后RK2906仍然慘淡收場,2011年底至2012年初,國產平板電腦新品一度被全志A10/13刷屏,根本沒有RK29XX的機會。
隨后RK3066的頻率虛標事件和安兔兔跑分作弊事件一度沸沸揚揚,安兔兔曾經針對瑞芯微等國產廠商的跑分作弊行為,專門推出了防作弊的安兔兔X版本——最早東窗事發的是藍魔,隨后發現所有采用瑞芯微處理器的平板都有作弊的情況,顯然不是平板廠所為,而是芯片廠的行為,若不是全志后來策略失誤,瑞芯微在接下來幾年里恐怕會依舊被全志壓制。
因為RK29系列和RK30系列的一連串被吊打以及一連串造假風波,瑞芯微的信譽已經嚴重下滑,用戶市場上更是一片聲討,為了挽回形象,瑞芯微在2013年末至2014年初大量造勢,說即將推出基于Cortex A12的RK3288,現在網上仍然能搜索到當年大量的造勢文章提的是Cortex A12。
然而就是這么一款A12核心的處理器在美國CES展上搖身一變,所有宣傳資料一瞬間變身Cortex A17。時至今日,瑞芯微仍然假裝看不見當年海量的宣傳RK3288是Cortex A12的文案,一口咬定RK3288是Cortex A17,雖然A17和A12在性能上非常接近,但這種指鹿為馬的做法還是比較值得商榷的。
當時展會的一張照片耐人尋味。布展時瑞芯微的宣傳稱RK3288是全球首款A17處理器,但隨后國內開始有質疑聲音出現,質疑點為:為何前期宣傳的A12突然搖身一變成了A17?隨后事件在國內迅速發酵并開始像國外蔓延。而到了幾天后展會正式開始時,出現了上圖的圖片,布展時的A17的7被一張貼紙覆蓋,貼紙上面寫的是一個阿拉伯數字2。
而且MTK很明確表示,MT6595是第一款集成Cortex A17的芯片,而MTK的說辭和瑞芯微的宣傳不可能兩者同時為真。那么,MTK和瑞芯微到底誰說謊了呢?
RK3288不論是在宣傳中,還是跑分中,都延續了不太光彩的手段:除了引起軒然大波的A12變A17的瞞天過海之外,GPU規格中mali-T760MP4和mali-T760MP16的偷梁換柱,以及針對安兔兔及安兔兔X的更隱秘的跑分作弊手段。
如果按瑞芯微的宣傳參數,RK3288的規格足以秒翻同期蘋果IPAD上用的A7處理器數倍,但實際用過該處理器的平板產品的用戶都對其和蘋果IPAD相比完全無法望其項背的體驗有深刻印象。當時曾經一度出現了和當年Intel Pentium4處理器“高頻低能”類似的熱門詞匯,叫做“國產PPT處理器”。
另外,聯想、惠普、華碩、Intel等大廠用實際行動評價了瑞芯微的技術水平。
聯想搭載瑞芯微處理器的A10變型平板,只是后來因為未知(當然對廣大用戶來說也許是已知)的原因不再繼續使用了。
惠普在推出了采用RK3066的Selate7之后,立馬在selate7 3G版中更換為了非瑞芯微處理器。華碩在使用瑞芯微處理器的平板樣機都曝光的情況下最終沒有上市。
瑞芯微曾經與Intel合作SoFia芯片,然而作為合作伙伴,Intel對瑞芯微的評價卻比較耐人尋味。將瑞芯微的產品歸為X3系列,并且非常明確地在正式文件中說明X3系列是最低端最廉價的系列。
最后,業績逐年下降,利潤主要依賴政府補貼。
根據瑞芯微的IPO申報文件顯示,瑞芯微的業績從2013年的14億大幅下降到2015年的10億,利潤更是從2013年的1.6億大幅下降到2015年的2500萬。
就算拋開營收和利潤雙雙大幅下降,10億的公司,利潤才區區2500萬。這還是在2015年獲得2218.16萬元政府補貼的情況下才有的利潤額,其中隱含的信息耐人尋味。
可以說,瑞芯微IPO失敗,責任完全在于自身,證監會火眼金睛是幫股民掃雷。
媒體不應充當資本喉舌
媒體喊冤的另外幾家媒體也問題多多:
萬盛股份就是一家化工企業,完全就是在跨界蹭芯片熱點炒股價的。
奧瑞德在今年6月初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根據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編號:渝證調查字 2018011號)顯示:“因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會決定對你公司立案調查,請予以配合。”
隨后,奧瑞德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左洪波夫婦陷入危機,持有累計3.9億股股份絕大部分質押,且被司法輪候凍結。
上海博通集成雖然被媒體包裝為“曾推出全球首顆ETC芯片,產品包括5.8G產品、WiFi產品、藍牙數傳、通用無線、對講機、廣播收發、藍牙音頻、無線麥克風等”。
然而,博通集成因自己的營業收入數據與第二大客戶兼經銷商博芯科技購銷數據不一致,并且相應的營收得不到相關現金流量的佐證,被質疑虛增營業收入。
按照常理,買家和賣家的購銷的數據應當是一致的。
但據媒體報道:
博通集成2017年含稅營業收入達到了61705.46萬元。理論上,在這樣的含稅營業收入規模之下,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之中必然有相同規模的相關現金流量及應收賬款等經營性債權對其起到數據佐證作用。合并現金流量表顯示,公司2017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53349.92萬元,在對沖這一年預收款項減少的422.91萬元影響后,與這一年度營業收入相關的現金流量有53772.83萬元,以之與61705.46萬元含稅營收進行對比,理論上將有7932.63萬元未能獲得現金流入的營業收入會在資產負債表中形成應收賬款等經營性債權新增。
然而,事實上,博通集成2017年末應收賬款14674.84萬元,相比期初金額僅新增了4960.23萬元,與此同時,壞賬準備也很少,幾乎可以忽略。由此來看,理論值與真實值之間還是相差了2972.40萬元,即這一年存在2972.40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既沒有收到現金,也沒有出現應收賬款新增的現象。
另外,博通集成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何毛利率都在逐年下降:
從2015年至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2,117.26萬元、6,046.44萬元、5,376.39萬元。
2015年至2017年毛利率分別為42.58%、36.47%、34.03%。
媒體還爆出,博通集成實際控制人是Pengfei zhang、Dawei Guo,均為美國國籍。誠然,外籍實際控制人并不與圈錢跑路劃等號。但就圈錢跑路而言,美國國籍的商人相對于賈躍亭要方便太多。
對于上述這些問題多多的企業,媒體居然鼓吹要“讓本土企業能在IPO上市募集資金、上市后再并購及增發方面獲得更好的優待,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行業競爭門檻,提升本土半導體公司的競爭優勢”。
不知媒體是真的眼瞎,還是淪為資本喉舌,昧著良心說話?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0文章
51037瀏覽量
753085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77瀏覽量
180114 -
中國芯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76瀏覽量
32324
原文標題:發展中國芯 媒體為何“炮轟”證監會
文章出處:【微信號:guanchacaijing,微信公眾號:科工力量】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